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97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包括固定架、操控箱、烹饪装置、分菜装置、餐盒输送装置、升降机构,操控箱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一侧,烹饪装置、分菜装置、餐盒输送装置、升降机构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架内,分菜装置位于烹饪装置下方,餐盒输送装置位于分菜装置下方,分菜装置上设有分餐口,分餐口与餐盒输送装置的末端对齐,餐盒输送装置上设有夹爪机构,夹爪机构位于升降机构上方,操控箱分别与烹饪装置、分菜装置、餐盒输送装置、升降机构电连接;本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有利于菜品的自动化烹饪,提高了餐饮行业的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都市工作生活中,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休闲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外出就餐,而在日常餐饮过程中,在时间成本和餐厅因为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力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行也造成成本的急剧上涨。
[0003]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包括固定架、操控箱、烹饪装置、分菜装置、餐盒输送装置、升降机构,所述操控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一侧,所述烹饪装置、所述分菜装置、所述餐盒输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分菜装置位于所述烹饪装置下方,所述餐盒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分菜装置下方,所述分菜装置上设有分餐口,所述分餐口与所述餐盒输送装置的末端对齐,所述餐盒输送装置上设有夹爪机构,所述夹爪机构位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方,所述操控箱分别与所述烹饪装置、所述分菜装置、所述餐盒输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分菜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驱动装置、拨动杆、软性托盘、气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气缸均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所述分餐口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与所述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杆位于所述软性托盘下方,所述软性托盘的四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四周的边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且推杆与所述软性托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L型转接器,所述电机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所述L型转接器一端设有连接端,所述电机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并与所述连接端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L型转接器一端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拨动杆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软性托盘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拨动杆上方且与所述拨动杆接触,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分餐口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软性托盘设有装菜槽,所述装菜槽与所述出料口导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驱动装置、升降出餐组件,所述第
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所述升降出餐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侧设有出餐口,所述出餐口位于所述升降出餐组件一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出餐组件包括升降架、滑动架、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所述升降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架与所述升降架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底部并贯穿所述升降架且与所述滑动架形成传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表面设有滑轨,所述滑动架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转轴上设有齿轮,所述滑动架底部设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包括固定架、操控箱、烹饪装置、分菜装置、餐盒输送装置、升降机构,在菜品放置于烹饪装置内进行烹饪后,菜品则倾倒在分菜装置上,餐盒输送装置则将餐盘输送至分餐口下方并由升降机构进行支撑,分菜装置则将菜品按照预设分量分出至餐盘内,分好后升降机构下降,将餐盘送至出餐口处,此时餐饮工作人员则能够直接取出;综上所述,本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有利于菜品的自动化烹饪,提高了餐饮行业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4为图3标号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标号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考图1

图5,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包括固定架1、操控箱2、烹饪装置3、分菜装置4、餐盒输送装置5、升降机构6,操控箱2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一侧,烹饪装置3、分菜装置4、餐盒输送装置5、升降机构6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内,分菜装置4位于烹饪装置3下方,餐盒输送装置5位于分菜装置4下方,分菜装置4上设有分餐口41,分餐口41与餐盒输送装置5的末端对齐,餐盒输送装置5上设有夹爪机构51,夹爪机构51位于升降机构6上方,操控箱2分别与烹饪装置3、分菜装置4、餐盒输送装置5、升降机构6电连接。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
[0025]固定架1用于为操控箱2、烹饪装置3、分菜装置4、餐盒输送装置5、升降机构6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结构;
[0026]操控箱2用于为餐饮人员提供一个操控烹饪装置3、分菜装置4、餐盒输送装置5、升降机构6运作的操控结构;
[0027]烹饪装置3用于烹饪菜品;
[0028]分菜装置4用于将烹饪好的菜品分发到餐盘内;
[0029]分餐口41用于为分菜装置4内的菜品提供一个引导的结构;
[0030]餐盒输送装置5用于将餐盘输送至分餐口41下方;
[0031]夹爪机构51用于将餐盘夹持并放置在升降机构6上;
[0032]升降机构6用于将装有菜品的餐盘带动下降至出餐口611处;
[0033]具体的,在菜品放置于烹饪装置3内进行烹饪后,菜品则倾倒在分菜装置4上,餐盒输送装置5则将餐盘输送至分餐口611下方并由升降机构6进行支撑,分菜装置4则将菜品按照操控箱2所设置的预设分量分出至餐盘内,分好后升降机构6下降,将餐盘送至出餐口611处,此时餐饮工作人员则能够直接取出;
[0034]综上所述,本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有利于菜品的自动化烹饪,提高了餐饮行业的工作效率。
[0035]进一步的,分菜装置4包括第一支撑架42、第一驱动装置43、拨动杆44、软性托盘45、气缸46,第一驱动装置43、气缸46均与操控箱2电连接,分餐口41设于第一支撑架42上,第一驱动装置43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42一侧,第一驱动装置43的转轴与拨动杆44固定连接,拨动杆44位于软性托盘45下方,软性托盘45的四周与第一支撑架42四周的边框固定连接,气缸46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42内且推杆与软性托盘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操控箱、烹饪装置、分菜装置、餐盒输送装置、升降机构,所述操控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一侧,所述烹饪装置、所述分菜装置、所述餐盒输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分菜装置位于所述烹饪装置下方,所述餐盒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分菜装置下方,所述分菜装置上设有分餐口,所述分餐口与所述餐盒输送装置的末端对齐,所述餐盒输送装置上设有夹爪机构,所述夹爪机构位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方,所述操控箱分别与所述烹饪装置、所述分菜装置、所述餐盒输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菜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驱动装置、拨动杆、软性托盘、气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气缸均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所述分餐口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与所述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杆位于所述软性托盘下方,所述软性托盘的四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四周的边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且推杆与所述软性托盘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L型转接器,所述电机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所述L型转接器一端设有连接端,所述电机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并与所述连接端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烹饪设备的防油烟分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