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晶圆减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晶圆是指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晶片,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为晶圆;在硅晶片上可加工制作成各种电路元件结构,而成为有特定电性功能之IC产品。伴随着器件微型化的趋势,三维堆叠密度的增加对晶圆的厚度提出了更薄的要求。在三维集成技术中,将加工好的晶圆背面减薄至50μm以下是无可避免的,而晶圆减薄过程的效率和良率又直接影响芯片加工的产量和成本。
[0003]目前最常用的晶圆减薄方法是先进行机械磨削,然后进行化学机械抛光或刻蚀。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加工方法,一般都是在两台设备上分两步进行,这种分两步进行的减薄方法造成设备投资过大,且增加了超薄晶圆在运输过程中破碎的风险。
[0004]传统的磨削减薄主要是基于恒定进给方式进行,但此方式存在由于机床性能稳定性,特别是轴向进给装置精度不够高引起的进给速度变动,使得磨削力的过大变动从而导致晶圆破损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风险,需要采用进给速度和工件转速稳定性极高的超精密磨床,这又进一步导致设备投资的过大。此外,轴向进给装置的精度也限制了超细金刚石砂轮的应用。在晶圆磨削减薄的过程中,磨粒的切深受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影响,一方面,对于实现塑性域去除所需的小切深需要主轴进给精度很高,带来了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反过来受进给机构精度的影响,限制了超细金刚石磨粒使用,造成了磨削损伤层无法精确控制,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横向移动机构(2)、均可上下移动的磨削机构(3)及抛光机构(4)、可自转的回转装夹机构(5)、控制系统,所述横向移动机构(2)与所述回转装夹机构(5)均装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磨削机构(3)与所述抛光机构(4)并排设置且均与横向移动机构(2)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横向移动机构(2)、磨削机构(3)、抛光机构(4)、回转装夹机构(5)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机构(3)包括磨削移动机架(31)、磨削组件(32)、恒压控制的磨削移动组件(61),所述磨削移动机架(31)与横向移动机构(2)滑动连接,所述恒压控制的磨削移动组件(61)装设于磨削移动机架(31)且与磨削组件(32)连接,恒压控制的磨削移动组件(61)还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磨削移动机架(31)上还装设有第一纵向移动组件(71),所述恒压控制的磨削移动组件(61)装设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组件(71)上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一纵向移动组件(71)还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控制的磨削移动组件(61)包括磨削配重块(611)、磨削传动件(612)、至少两个磨削滑轮(613)、磨削导轨(614),所述磨削导轨(614)装设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组件(71)上且与磨削组件(32)滑动连接;两个磨削滑轮(613)分别装设于横向移动机构(2)顶部两侧,所述磨削配重块(611)放置于横向移动机构(2)远离磨削机构(3)的侧部,所述磨削传动件(612)分别绕过两个磨削滑轮(613)且两端分别与磨削配重块(611)及磨削组件(3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4)包括抛光移动机架(41)、抛光组件(42)、恒压控制的抛光移动组件(62),所述抛光移动机架(41)与所述磨削移动机架(31)并排设置,且与横向移动机构(2)滑动连接,在抛光移动机架(41)上还装设有第二纵向移动组件(72),所述恒压控制的抛光移动组件(62)装设在所述第二纵向移动组件(72)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抛光组件(42)与恒压控制的抛光移动组件(62)连接,抛光移动机架(41)、抛光组件(42)、恒压控制的抛光移动组件(62)、第二纵向移动组件(72)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恒压复合固结磨粒的硬脆性晶圆材料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控制的抛光移动组件(62)包括抛光配重块(621)、抛光传动件(622)、至少两个抛光滑轮(623)、抛光导轨(624),所述抛光导轨(624)装设于所述第二纵向移动组件(72)上且与抛光组件(42)滑动连接;两个抛光滑轮(623)分别装设于横向移动机构(2)顶部两侧,所述抛光配重块(621)放置于横向移动机构(2)远离抛光机构(4)的侧部,所述抛光传动件(622)分别绕过两个抛光滑轮(623)且两端分别与抛光配重块(621)及抛光组件(4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泓,刘跃财,王富全,杨兴,林豪,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菲精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