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5509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将天然磷脂与水溶性药物溶解于含5%(v/v)乙酸的二甲基亚砜中,冻干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药物复合物;将磷脂/药物复合物、PLGA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上述二氯甲烷溶液加入0.1%(w/v)PVA水溶液中乳化成微乳液,继续搅拌使二氯甲烷挥发,之后离心、洗涤沉淀,得到载药PLGA微球;将载药微球加入PMMA粉末中,制备得到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天然磷脂包覆水溶性药物能提高药物在PLGA微球中的稳定性和包封率,PLGA微球包覆药物能避免骨水泥聚合放热导致药物失去活性。失去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病,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组织损坏为特征,易导致非外伤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约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5%。经皮椎体成形术 (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 是最常用的治疗 OVCFs微创技术,目前PVP术中常用填充骨水泥为PMMA骨水泥,该骨水泥力学强度高,但弹性模量大,并且不具备刺激成骨生物活性。部分学者专注于研究PVP术后局部改善骨质疏松的骨水泥材料与方法,如将元素锶混入磷酸钙骨水泥中,利用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成骨活性的作用,局部改善PVP/PKP术后椎体骨质疏松情况[Lode, Acta Biomaterialia, 2018]; 如将矿化胶原材料混入PMMA骨水泥中,构建出同时具备高力学强度和成骨效应的生物活性MC

PMMA骨水泥[Zhu, Theranostics, 2020]。但由于PMMA骨水泥固化过程中伴随着聚合放热,蛋白多肽类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药物往往难以应用于PMMA骨水泥的改性,限制了其在骨修复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0003]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专利技术使用PLGA微球负载天然磷脂包覆的水溶性药物,作为填充物与PMMA粉末混合,制备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产品。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磷脂/药物复合物的制备:将天然磷脂与水溶性药物按质量比4:1

10:1混合,溶解于含5%(v/v)乙酸的二甲基亚砜中,之后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药物复合物;(2)载药PLGA微球的制备将PLGA、磷脂/药物复合物按质量比5:1

25:1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含5%(w/v)PLGA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上述溶液按体积比1:20加入0.1%(w/v)PVA水溶液进行乳化,乳化方式为室温下磁力搅拌。之后继续室温搅拌24h以上,使二氯甲烷挥发,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用超纯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后得到载药PLGA微球;
(3)改性PMMA骨水泥制备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由PMMA预聚体粉末84%、载药PLGA微球10%、显影剂硫酸钡5%,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1%组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分数。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

2g/mL进行混合,得到载药PLGA微球改性PMMA骨水泥。
[0008]步骤(1)所述的天然磷脂是指在动、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含磷脂类,如大豆卵磷脂、蛋黄磷脂。
[0009]步骤(1)所述的水溶性药物包括促骨分化、促血管化、抗肿瘤、抗生素类小分子药物、生物活性蛋白,如BMP

2、VEGF、盐酸阿霉素。
[0010]步骤(2)所述的0.1%(w/v)PVA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80℃水浴中磁力搅拌4h以上。
[0011]步骤(3)所述的骨水泥固相粉末的配制方式为将粉末用干法球磨混合,转速为120rpm。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根据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在制备负载生物活性药物的PMMA骨水泥材料中的应用。
[0014]将天然磷脂与水溶性药物溶解于含5%(v/v)乙酸的二甲基亚砜中,冻干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药物复合物;将磷脂/药物复合物、PLGA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上述二氯甲烷溶液加入0.1%(w/v)PVA水溶液中乳化成微乳液,继续搅拌使二氯甲烷挥发,之后离心、洗涤沉淀,得到载药PLGA微球;将载药微球加入PMMA粉末中,制备得到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
[0015]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天然磷脂与水溶性药物按质量比4:1

10:1混合,溶解于含5%(v/v)乙酸的二甲基亚砜中,之后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药物复合物;步骤2.将PLGA、磷脂/药物复合物按质量比5:1

25:1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含5%(w/v)PLGA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步骤3.将配制0.1%(w/v)PVA水溶液,配制方法为80℃磁力搅拌4h以上;步骤4.将上述二氯甲烷混合溶液按体积比1:20加入上述PVA水溶液进行乳化,乳化方式为室温下磁力搅拌。之后继续室温搅拌24h以上,使二氯甲烷挥发,之后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用超纯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后得到载药PLGA微球;步骤5.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由PMMA预聚体粉末84%、载药PLGA微球10%、显影剂硫酸钡5%,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1%组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分数;步骤6.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

2g/mL进行混合,得到载药PLGA微球改性PMMA骨水泥。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天然磷脂包覆水溶性药物能提高药物在PLGA微球中的稳定性和包封率,PLGA微球包覆药物能避免骨水泥聚合放热导致药物失去活性。
[0017]2、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能使疏水的骨水泥材料均匀负载并释放亲水性生物活性药物,根据负载药物种类扩大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实施例以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1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按如下步骤制备:(1)磷脂/药物复合物的制备:将大豆卵磷脂与BMP

2蛋白按质量比10:1加入含5%(v/v)的二甲基亚砜中,配置成含5%(w/v)磷脂的溶液,之后冷冻干燥48h以上除去溶剂,得到磷脂/BMP

2复合物;(2)载药PLGA微球的制备将0.05g磷脂/BMP

2复合物与0.25g PLGA溶解于5mL二氯甲烷中,之后加入100mL 0.1%(w/v)PVA水溶液进行乳化,微乳液继续室温搅拌24h以上,使二氯甲烷挥发,之后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用超纯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后得到载药PLGA微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磷脂/药物复合物的制备:将天然磷脂与水溶性药物按质量比4:1

10:1混合,溶解于含5%(v/v)乙酸的二甲基亚砜中,之后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药物复合物;(2)载药PLGA微球的制备将PLGA、磷脂/药物复合物按质量比5:1

25:1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含5%(w/v)PLGA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上述溶液按体积比1:20加入0.1%(w/v)PVA水溶液进行乳化,乳化方式为室温下磁力搅拌。之后继续室温搅拌24h以上,使二氯甲烷挥发,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用超纯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后得到载药PLGA微球;(3)改性PMMA骨水泥制备PMMA骨水泥固相粉末由PMMA预聚体粉末84%、载药PLGA微球10%、显影剂硫酸钡5%,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1%组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分数。将PMMA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1.5

2g/mL进行混合,得到载药PLGA微球改性PMMA骨水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天然磷脂是指在动、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含磷脂类,如大豆卵磷脂、蛋黄磷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水溶性药物包括促骨分化、促血管化、抗肿瘤、抗生素类小分子药物、生物活性蛋白,如BMP

2、VEGF、盐酸阿霉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0.1%(w/v)PVA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80℃水浴中磁力搅拌4h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骨水泥固相粉末的配制方式为将粉末用干法球磨混合,转速为120rp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载药PLGA微球改性的PMMA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1)磷脂/药物复合物的制备:将大豆卵磷脂与BM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祥杨迪诚朱君徐艳余将明魏岱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