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08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它解决了数据中心布线不便等问题,其包括机房以及呈矩阵式排列在机房内的机柜,每个机柜分别配备有ARM管理模块,ARM管理模块通过通信总线与感应模块连接,感应模块内置线路检测模块,机柜背部安装有导线机构,线路检测模块与导线机构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布线方便、可满足复杂拓扑布线结构等优点。满足复杂拓扑布线结构等优点。满足复杂拓扑布线结构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库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

技术介绍

[0002]数据中心通常占用一幢大楼的一个房间,一层或多层,甚至整栋大楼。大部分的设备常常放在具有19英寸的隔层的机架中。这些机架成排放置,形成一个走廊。这允许人们从前面或后面访问隔层。服务器从1U的服务器到独立筒仓的存储设备在尺寸上有很大的不同,存储设备要占掉很多块地砖。一些设备,像大型计算机和存储设备常常像他们的机架那么大,并被放在他们的旁边。非常大的数据中心可以使用集装箱来放置,每个集装箱可以放置1000或者更多的服务器;当有维修或升级需要的时候,整个集装箱会被替换而不是维修单个的服务器。本地编译的代码可以控制最小的上升限度。现有的数据库布线方式通常采用一次性布线,可以节约较大的机房机架位,但在实际的布线过程中,该布线方式无法满足机构复杂拓扑布线需求,且不便后期维护。除此之外,对于大型数据库,常规的布线方式布线效率较低,无法有效监控接线状态。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设备的综合布线装置[201720429673.8],其包括数据中心设备主体,数据中心设备主体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布线槽,布线槽的一侧并列设置有一排接线孔,布线槽与接线孔交错设置,布线槽靠近接线孔的一侧侧壁上等距离设置有布线穿插孔,且布线穿插孔的位置与接线孔的位置相对应,布线槽的上侧设置为开口。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中心布线监控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无法满足复杂拓扑结构的布线需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适应复杂拓扑布线结构的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包括机房以及呈矩阵式排列在机房内的机柜,每个机柜分别配备有ARM管理模块,ARM管理模块通过通信总线与感应模块连接,感应模块内置线路检测模块,机柜背部安装有导线机构,线路检测模块与导线机构相对。机柜通过背部的导线机构引导布线,并由导线机构实时监控接线状态,通过ARM管理模块对数据中心接线布线管理,对于复杂的拓扑布线结构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0007]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导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柜背部的导线板,导线板内部通过立体支撑组件安装有并联导线组件以及独立导线组件,并联导线组件与独立导线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离组件,机柜上端设置有导线架体。导线机构中的并联导线组件以及独立导线组件满足并联接线以及独立接线需求,其互不干扰方便维护人员
理线。
[0008]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导线板包括内部中空且由竖直设置的分隔框板划分为一级布线腔体以及二级布线腔体,立体支撑组件设置在一级布线腔体以及二级布线腔体之间。导线板实现双层布线,配合交换机可实现大批量机柜的接线。
[0009]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立体支撑组件包括穿过一级布线腔体以及二级布线腔体的支撑轴,导线板内设置有与支撑轴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导线板前后由可拆卸的盖板封闭;并联导线组件包括安装在一级布线腔体内且与支撑轴转动连接的导线筒,导线筒连接有呈T字形的并联筒,并联筒交叉处设置有相对的通线口;独立导线组件包括设置在二级布线腔体内的导线软管,二级布线腔体内部设置有与导线软管相对的卡扣;隔离组件包括设置在二级布线腔体内的隔离板,隔离板相对通线口周向环绕。根据需要调整并联筒朝向方位,各并联筒独立转动,实现星型、总线型、环型以及树型等拓扑结构的穿线。
[0010]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导线架体包括主架体,主架体底部由导线网板封闭,导线网板之间留有与机柜相对的出线口,主架体两侧设置有竖直的导线挡板以及连接杆,连接杆顶端与机房上端连接;导线挡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开有若干插接槽,插接槽之间滑动插接有若干分线板,分线板两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与插接槽滑动连接的插接板,分线板相对导线挡板倾斜或者水平插接固定;分线板为长条伸缩结构且两端与插接板铰接。导线架体实现机房外部接线,内部多层次结构进一步提高布线规整度。
[0011]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机柜包括若干上下等距排列的主腔体,主腔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副腔体,副腔体内转动安装有若干T形的穿线筒,穿线筒通过自适应封闭组件与主腔体连通,相邻机柜的副腔体之间设置有与穿线筒连通的转接机构。机柜的主腔体内存放机箱,之间的副腔体满足上下相邻的机箱之间的相互接线需求。
[0012]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穿线筒包括上下相对布置且呈T形的穿线板,穿线板的长边通过一体成型的竖板连接而短边通过铰接的竖条连接,穿线板端头相互连通。穿线筒为开放式结构,方便维护人员观察线路状态。
[0013]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自适应封闭组件包括设置在穿线筒中心上下方且与穿线筒内部连通的封闭筒,封闭筒与副腔体转动连接且与主腔体连通,主腔体内部固定有与封闭筒相对的封闭板,封闭板上开有若干穿线槽,封闭板与封闭筒相对的一侧安装有若干穿线座体;转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柜之间的转接架体,转接架体内安装有若干T形的转接筒,转接筒与转接架体转动连接处设置有与穿线筒端口相对的转接口,转接筒与机柜相对侧开有转接槽,转接架体与转接筒之间设置有若干转接座体,转接座体设置在相邻转接筒之间。自适应封闭组件实现穿线筒的转动安装,由转接机构实现相邻机柜内部机箱的接线需求。
[0014]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机房内部设置有接线廊桥,接线廊桥设置在转接架体上端之间,接线廊桥包括与转接架体连接的斜板,斜板连接有直板,直板分别滑动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相互转动连接且连接处固定有与机房上端连接的延伸杆,斜板与直板之间设置有三角架。当机柜处于隔离状态时,转接机构保持接线状态并为机柜留出通道。
[0015]在上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中,机柜安装在机房内部,机房下端
开有网格状和圆弧状的滑动槽,机柜下端安装有与滑动槽滚动连接的滚轮,机柜与滚轮之间设置有一对转动连接的旋转座体,机柜下端与机房地面之间设置有进线组件;进线组件包括在机房地面上的进线槽,机房地面上端通过拓展架体安装有进线板,滑动槽设置在进线板上端,进线板开有与机柜相对的进线口;拓展架体包括设置在机房地面与进线板之间的工字钢,工字钢之间设置有若干上下叠加布置的进线条,进线条与进线槽底部以及进线板下端贴合,进线条之间开有一一对应的夹线口;ARM管理模块通过通信总线与视频监控模块连接,ARM管理模块连接有警报模块,感应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ARM管理模块连接有数据管理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机柜可相对机房调整位置,同时机房底部也留有接线空间,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包括机房(1)以及呈矩阵式排列在机房(1)内的机柜(2),其特征在于,每个机柜(2)分别配备有ARM管理模块(3),所述的ARM管理模块(3)通过通信总线(31)与感应模块(32)连接,所述的感应模块(32)内置线路检测模块(33),所述的机柜(2)背部安装有导线机构(4),所述的线路检测模块(33)与导线机构(4)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机构(4)包括安装在机柜(2)背部的导线板(41),所述的导线板(41)内部通过立体支撑组件安装有并联导线组件以及独立导线组件,所述的并联导线组件与独立导线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离组件,所述的机柜(2)上端设置有导线架体(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板(41)包括内部中空且由竖直设置的分隔框板(42)划分为一级布线腔体(43)以及二级布线腔体(44),所述的立体支撑组件设置在一级布线腔体(43)以及二级布线腔体(4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支撑组件包括穿过一级布线腔体(43)以及二级布线腔体(44)的支撑轴(45),所述的导线板(41)内设置有与支撑轴(45)固定连接的支撑架(46),所述的导线板(41)前后由可拆卸的盖板(47)封闭;所述的并联导线组件包括安装在一级布线腔体(43)内且与支撑轴(45)转动连接的导线筒(48),所述的导线筒(48)连接有呈T字形的并联筒(49),所述的并联筒(49)交叉处设置有相对的通线口(491);所述的独立导线组件包括设置在二级布线腔体(44)内的导线软管(492),所述的二级布线腔体(44)内部设置有与导线软管(492)相对的卡扣(493);所述的隔离组件包括设置在二级布线腔体(44)内的隔离板(494),所述的隔离板(494)相对通线口(491)周向环绕。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架体(5)包括主架体(51),所述的主架体(51)底部由导线网板(52)封闭,所述的导线网板(52)之间留有与机柜(2)相对的出线口(53),所述的主架体(51)两侧设置有竖直的导线挡板(54)以及连接杆(55),所述的连接杆(55)顶端与机房(1)上端连接;所述的导线挡板(54)相对的一侧分别开有若干插接槽(56),所述的插接槽(56)之间滑动插接有若干分线板(57),所述的分线板(57)两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与插接槽(56)滑动连接的插接板(58),所述的分线板(57)相对导线挡板(54)倾斜或者水平插接固定;所述的分线板(57)为长条伸缩结构且两端与插接板(58)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数据库集中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柜(2)包括若干上下等距排列的主腔体(21),所述的主腔体(21)之间分别设置有副腔体(22),所述的副腔体(22)内转动安装有若干T形的穿线筒(23),所述的穿线筒(23)通过自适应封闭组件(6)与主腔体(21)连通,相邻机柜(2)的副腔体(22)之间设置有与穿线筒(23)连通的转接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秦一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振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