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507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眼科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该方法如下:(1)进行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记录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数值;(2)然后,依次进行散瞳、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并记录,记作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眼科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儿童在常规验光时由于儿童眼内的睫状肌比较强大,如果进行常规的散瞳验光则度数波动比较大,验光度数中很容易存在假性近视,因此需要散瞳,散瞳验光是在验光前使用散瞳眼药水或者眼药膏,暂时的麻痹掉睫状肌,以去掉验光中的假性近视度数,以便得到真实的度数,但散瞳验光整个步骤比较复杂,需要时间从一小时到数天不等,并且在散瞳后需要数小时到数周的时间瞳孔才能恢复,在恢复之前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畏光和看近模糊,所以,如果在每一次度数检查中都进行散瞳验光,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很多不便。
[0003]CN113288576A披露了一种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验光方法。它要解决现有验光无法做到近视度数充分足矫视网膜清晰成像的同时,又能使孩子眼镜配戴精准舒适的问题。方法:一、问诊;二、电脑验光、综合验光、试镜、调节训练、电脑验光、试镜;三、散瞳后综合验光仪远视力验光,试镜;四、处方:制作眼镜,对散瞳中存在眼睛调节紧张的待测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本专利技术中的增加了调节训练,真正做到了近视度数充分足矫视网膜清晰成像的同时,又能使孩子眼镜配戴精准舒适,不存在头晕目眩不适应的问题,为足矫配镜扫清了障碍;另外改变了对散瞳前后取值的问题,采用散瞳前屈光度数,真正做到足矫验光配镜。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验光虽然提高了精准度但是并没有解决散瞳带来的麻烦。
>[0004]李晓茹等人发表的文章中,披露了偏心摄影验光法中,采用垂轴线光源并以近视眼为例,分析了眼瞳图像中垂轴子午线上的光强分布,利用任意两端点的光强比值,导出了人眼屈光度的计算公式。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复查时,仍然需要进行验光。关于如何做到复查时不再通过验光也能准确的获得人眼屈光度数值,上述的文献显然并未提及。
[0005]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减少散瞳次数的验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最大特点为:只需在第一次检查时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以后的检查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便能得到无限趋近于屈光度数的真实值,既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复查效率,又减少了待测者接受检查时的痛苦。
[000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记录眼轴长度AL1和角膜
曲率CC1的数值;(2)然后,依次进行散瞳、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并记录,记作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在验光前先询问待测者症状和视力情况对眼部进行检查,以便于验光检查时获得的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更加准确;散瞳用的药物为阿托品,后马托品,环戊酮,托吡卡胺,或其他一切合适的散瞳(睫麻)药物,详细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药品的说明书以及相关医疗规范;验光检查方法包括:电脑验光,手持式验光筛查仪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剪影验光等;不限于以上的方法;第一次验光得到球镜度数,负球镜度数(D)
×
100即为近视度数,正球镜度数(D)
×
100即为远视度数;(3)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和角膜曲率CC2;(4)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获得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Y: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A
×
(337/CC1‑
337/CC2)+B
×
(AL1‑
AL2);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负数时判定为近视,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正数时判定为远视。
[0008]A取值为5~7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5、7这两个端点值,B取值为2~4,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2、4这两个端点值。
[0009]本专利技术中,先测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再进行散瞳验光,验光测得的数值为散瞳情况下真实的度数,即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与第二次检查时所测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状态相同,此时推算出的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结果更准确,当然步骤(1)与步骤(2)的顺序可以互换。
[0010](3)中,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和角膜曲率CC2的时间与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的时间间隔2~12个月,直接使用A超测量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使用角膜曲率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第二次的角膜曲率CC2;A超测量仪,是眼科所采用的A型超声测量仪,该测量仪为普通的常用的测量仪。
[0011](1)和(3)中,利用A超测量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眼轴长度,利用角膜曲率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角膜曲率。
[0012]优选的,(4)中, 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6×
(337/CC1‑
337/CC2)+3
×
(AL1‑
AL2)。
[0013]角膜曲率半径CR=337/CC;眼轴长度AL每增长1mm,近视增加约为3D左右,角膜曲率半径CR每缩小1mm,近视增加约6D左右,远视则与近视相反,眼轴长度AL每增长1mm,远视减小约3D,角膜曲率半径CR每缩小1mm,远视减小约6D;以上为临床中常用的计量方法,(1D=100度)。
[0014]优选的,还包括(5):(5.1)收集多组(4)中所获得的数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5.2)对待测者进行与(5.1)相对应的第二次散瞳、验光检查,获得Y
第二次真性屈光度数
; 并将(5.1)与(5.2)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5.3)获得第二次优化预测屈光度数的计算公式:Y
第二次优化预测屈光度数
=0.995 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0.12。
[0015]优选的,当复查N次时,要获得较为准确的第N次预测屈光度数,其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记录眼轴长度AL1和角膜
曲率CC1的数值;(2)然后,依次进行散瞳、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并记录,记作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3)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和角膜曲率CC2;(4)测得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的眼轴长度AL
N
和角膜曲率CC
N
,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以下(5)中的N取值同;(5)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获得第N次预测屈光度数Y:Y
第N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A
×
(337/CC1‑
337/CC
N
)+B
×
(AL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记录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数值;(2)然后,依次进行散瞳、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并记录,记作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3)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和角膜曲率CC2;(4)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获得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Y: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A
×
(337/CC1‑
337/CC2)+B
×
(AL1‑
AL2);A取值为5~7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5、7这两个端点值,B取值为2~4,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2、4这两个端点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和(3)中,利用A超测量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眼轴长度,利用角膜曲率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角膜曲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散瞳时,采用的药物为阿托品、后马托品、环戊酮、托吡卡胺中的任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验光时,采用电脑验光、手持式验光筛查仪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剪影验光中的任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查时快速得到屈光度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4)中, 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6×
(337/CC1‑
337/CC2)+3
×
(AL1‑
AL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国营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