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93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9
本申请涉及智能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包括管道和变送器本体,所述变送器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夹紧机构,所述管道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有紧固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于变送器本体下表面的两个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和两个挡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该基于智能工程的风管温湿度变送器,通过设置的夹紧机构,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并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螺纹杆一起旋转,第一螺纹杆旋转时使两个移动板相对移动,夹持管道,完成安装,使变送器本体能稳定的安装在管道的上表面,有利于检测时的准确度。测时的准确度。测时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工程
,具体为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工程具有多门学科融合集成的综合特点,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外对它的定义有各种描述和不同理解,尚无统一的确切概念和标准,智能工程,也就是创建多种形式的智能化系统,既是适应现代经济、军事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智能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在一些智能工程中,一般在管道上安装有。
[0003]管道非常适合测量如、烟气管道、密闭容器、中央空调进出风口等适于管道安装的各种场所的温湿度测量,而管道通过智能工程对风管内部进行检测,并将信号传输,一般变送器的安装,通过在通风管道上打孔,安装好法兰盘后,再将风管插入到孔中,并未对变送器于管道之间进行安装,导致变送器容易松动,影响变送器的检测效果,故而,提出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具备安装稳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于智能工程的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安装不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包括管道和变送器本体,所述变送器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夹紧机构,所述管道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有紧固机构;
[0006]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于变送器本体下表面的两个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和两个挡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挡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箱体内腔的前后两侧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贯穿并延伸至箱体外部的移动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螺纹为两段,两段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夹紧机构,能对管道与变送器本体进行快速的安装,防止变送器本体在工作时脱落,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并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螺纹杆旋转,并通过第一螺纹杆旋转带动两个移动板同时相对或相背移动。
[0008]进一步,所述移动板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孔和滑孔,所述移动板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所述移动板通过滑孔滑动连接于固定杆的外表面。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纹杆使移动板移动,通过固定杆增加移动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相对的一侧分别抵接于管道的前后两侧。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板的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通过橡胶垫增加夹持时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0012]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方孔,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于方孔内部。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方孔,方便移动板的移动,对管道进行夹持。
[0014]进一步,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变送器本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管道的内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管进入管道内部,对管道内部的温度进行测量。
[0016]进一步,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开设于安装块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紧固机构还包括开设于安装块上下两侧的多个滑槽。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紧固机构,进一步的对检测管进行固定,有利于检测的效果。
[0018]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旋转把手,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夹块呈弧形,两个所述夹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相对的一侧抵接于检测管的外表面。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增加夹块对检测管夹持的稳定性。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基于智能工程的风管温湿度变送器,通过设置的夹紧机构,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并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螺纹杆一起旋转,第一螺纹杆旋转时使两个移动板相对移动,夹持管道,完成安装,使变送器本体能稳定的安装在管道的上表面,有利于检测时的准确度。
[0022]2、该基于智能工程的风管温湿度变送器,通过设置的紧固机构,通过旋转旋转把手使第二螺纹杆旋转,并带动夹块对检测管进行夹持,进一步提高了变送器本体检测的准确。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夹紧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管道;2、变送器本体;3、夹紧机构;301、箱体;302、电机;303、第一锥齿轮;304、第一螺纹杆;305、第二锥齿轮;306、移动板;307、挡板;308、固定杆;4、安装块;5、紧固机构;501、第二螺纹杆;502、夹块;503、滑块;504、滑槽;505、第一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包括管道1和变送器本体2,变送器本体2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夹紧机构3,用于将变送器本体2和管道1夹紧,管道1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块4,安装块4的内部设有紧固机构5,进一步对变送器本体2固定。
[0030]其中,安装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变送器本体2的下表面固定有检测管,检测管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管道1的内部,通过检测管进入管道1内部,对管道1内部的温度进行测量。
[0031]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变送器本体2,属于现有技术中的内容,可采用现有的安装于管道上的变送器本体2,因此,对于其如何进行温湿度测量、以及其结构,不再文中进行赘述。
[0032]请参阅图2,为了安装变送器本体2,本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3包括固定于变送器本体2下表面的两个箱体301,箱体301内腔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302和两个挡板307,电机30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03,两个挡板307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杆308,箱体301内腔的前后两侧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4,第一螺纹杆304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锥齿轮305,第一螺纹杆3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贯穿并延伸至箱体301外部的移动板306,通过移动板306的移动对管道1进行夹持,两个移动板30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包括管道(1)和变送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送器本体(2)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夹紧机构(3),所述管道(1)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内部设有紧固机构(5);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固定于变送器本体(2)下表面的两个箱体(301),所述箱体(301)内腔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302)和两个挡板(307),所述电机(30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03),两个所述挡板(307)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杆(308),所述箱体(301)内腔的前后两侧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4),所述第一螺纹杆(304)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锥齿轮(305),所述第一螺纹杆(3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贯穿并延伸至箱体(301)外部的移动板(306),所述第一螺纹杆(304)的螺纹为两段,两段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锥齿轮(303)与第二锥齿轮(305)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06)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孔和滑孔,所述移动板(306)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304)的外表面,所述移动板(306)通过滑孔滑动连接于固定杆(308)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温湿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春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创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