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93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9
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包括收获头壳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揉搓收获头组合,揉搓收获头组合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右揉搓头组合,左、右揉搓头组合上转动设置有左、右同步毛刷带,左、右同步毛刷带外周面均间隔设置有硬毛刷、软毛刷,硬毛刷长度大于软毛刷;收获头工作时,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的硬毛刷、软毛刷交错对应,同步向上运动,交错对应的软、硬毛刷对大葱的球状花序形成揉搓作用;在反复揉搓作用下,成熟的大葱种子及种皮从球状花序上脱落,嵌落在软、硬毛刷的缝隙中,并随着软、硬毛刷向上运动,输送至收获头壳体的上部;最终从收获头壳体上部的出料口通过负压风流实现大葱种子的自动采收。大葱种子的自动采收。大葱种子的自动采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大葱种子机械化收获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葱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需求量大、种植面积广,因此对大葱种子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为保证大葱种子质量,需要在其成熟后方可进行采收,由于大葱种子小而轻,且成熟后容易从球状花序中脱落,利用现有农业采收机械的采收原理对大葱种子采收时,导致种子的采收率极低,因此目前尚无法实现大葱种子的机械化联合收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包括收获头壳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揉搓收获头组合,揉搓收获头组合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右揉搓头组合,左、右揉搓头组合上转动设置有左、右同步毛刷带,左、右同步毛刷带外周面均间隔设置有硬毛刷、软毛刷,硬毛刷长度大于软毛刷;收获头工作时,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的硬毛刷、软毛刷交错对应,同步向上运动,交错对应的软、硬毛刷对大葱的球状花序形成揉搓作用;在反复揉搓作用下,成熟的大葱种子及种皮从球状花序上脱落,嵌落在软、硬毛刷的缝隙中,并随着软、硬毛刷向上运动,输送至收获头壳体的上部;最终从收获头壳体上部的出料口通过负压风流实现大葱种子的自动采收。
[0004]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包括收获头壳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揉搓收获头组合;收获头壳体前后两侧设有进料槽、出料槽,上部设有出料口;揉搓收获头组合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揉搓头组合、右揉搓头组合,左揉搓头组合上转动设置有左同步毛刷带,右揉搓头组合上转动设置有右同步毛刷带,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外周面均间隔设置有硬毛刷、软毛刷,硬毛刷长度大于软毛刷;收获头工作时,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的硬毛刷、软毛刷交错对应,同步向上运动;在大葱种子采收过程中,球状花序进入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之间,左、右同步毛刷带同步向上运动时,大葱的球状花序被左、右同步毛刷带上较长的硬毛刷反复来回推向对应较短的软毛刷,从而形成对大葱球状花序的揉搓作用,在反复揉搓作用下,成熟的大葱种子及种皮从球状花序上脱落,嵌落在硬毛刷、软毛刷的缝隙中,并随着硬毛刷、软毛刷向上运动,输送至收获头壳体的上部,最终从收获头壳体上部的出料口通过负压风流实现大葱种子的自动采收
[0005]进一步的,左揉搓头组合包括左主动齿形轴组合、左被动齿形轴组合、左同步毛刷带、主动齿轮、收获头皮带轮;左主动齿形轴组合、左被动齿形轴组合与收获头壳体转动连接,主动齿轮、收获头皮带轮与左主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外侧的圆周面固定连接;左同步毛刷带包绕在左主动齿形轴组合、左被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内侧的圆周面上;
[0006]右揉搓头组合包括右主动齿形轴组合、右被动齿形轴组合、右同步毛刷带、被动齿轮;右主动齿形轴组合、右被动齿形轴组合与收获头壳体转动连接,被动齿轮与右主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外侧的圆周面固定连接,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右同步毛刷带包绕在右主动齿形轴组合、右被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内侧的圆周面上;
[0007]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的硬毛刷、软毛刷交错对应。
[0008]进一步的,左主动齿形轴组合包括左主动齿形套、左主动轴;左主动齿形套与左主动轴通过平键连接,左主动齿形套外圆面设有同步齿,两端设有防窜挡边;左主动轴通过轴承套、轴承转动设置在收获头壳体后侧壁板上;主动齿轮、收获头皮带轮通过平键与左主动轴连接;
[0009]左被动齿形轴组合包括左被动齿形套、左被动轴;左被动齿形套与左被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左被动齿形套外圆面设有同步齿,两端设有防窜挡边;左被动轴通过轴肩法兰固定设置在收获头壳体后侧壁板上;
[0010]右主动齿形轴组合包括右主动齿形套、右主动轴;右主动齿形套与右主动轴通过平键连接,右主动齿形套外圆面设有同步齿,两端设有防窜挡边;右主动轴通过轴承套、轴承转动设置在收获头壳体后侧壁板上;被动齿轮通过平键与右主动轴;
[0011]右被动齿形轴组合的结构及与收获头壳体的连接方式与左被动齿形轴组合相同。
[0012]进一步的,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外周面的硬毛刷、软毛刷对应于入料口侧设有倒角,倒角构成揉搓收获头进料口;设置收获头进料口便于大葱的球状花序进入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之间。
[0013]优选的,左揉搓头组合还包括左进料口上轴组合、左进料口下轴组合,左进料口上轴组合、左进料口下轴组合与收获头壳体转动连接,设置于收获头壳体内侧;左进料口上轴组合与左主动齿形轴组合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设置有夹角;左进料口下轴组合与左被动齿形轴组合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设置有夹角;左同步毛刷带包绕在左主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内侧、左进料口上轴组合及左被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内侧、左进料口下轴组合圆周面上;
[0014]右揉搓头组合还包括右进料口上轴组合、右进料口下轴组合,右进料口上轴组合、右进料口下轴组合与收获头壳体转动连接,设置于收获头壳体内侧;右进料口上轴组合与右主动齿形轴组合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设置有夹角;右进料口下轴组合与右被动齿形轴组合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设置有夹角;右同步毛刷带包绕在右主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内侧、右进料口上轴组合及右被动齿形轴组合位于收获头壳体内侧、右进料口下轴组合圆周面上;
[0015]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在左进料口上轴组合、左进料口下轴组合及右进料口上轴组合、右进料口下轴组合作用下构成揉搓收获头进料口;通过左进料口上轴组合、左进料口下轴组合及右进料口上轴组合、右进料口下轴组合作用下构成揉搓收获头进料口,其开口尺寸更大,因此更利于大葱的球状花序进入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之间,改善大葱球状花序因进入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相邻面之间困难而导致的种子采收率低的问题。
[0016]进一步的,左进料口上轴组合包括进料口轴套、进料口轴;进料口轴套与进料口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料口轴套外圆面设有同步齿,其靠近收获头壳体前壁板端设有防窜
挡边;进料口轴通过轴肩法兰固定设置在收获头壳体前侧壁板上;
[0017]左进料口下轴组合、右进料口上轴组合、右进料口下轴组合的结构及与收获头壳体的连接方式与左进料口上轴组合相同;
[0018]左主动齿形套、左被动齿形套、右主动齿形套、左被动齿形套外圆面设有同步齿,其靠近收获头壳体后壁板端设有防窜挡边。
[0019]进一步的,收获头壳体进料槽两边设有分禾板,分禾板将分散的大葱杆茎聚拢,更利于大葱球状花序因进入左同步毛刷带、右同步毛刷带的相邻面。
[0020]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包括收获头壳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揉搓收获头组合,揉搓收获头组合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右揉搓头组合,左、右揉搓头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收获头壳体(1)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揉搓收获头组合(2);收获头壳体(1)前后两侧设有进料槽、出料槽,上部设有出料口;揉搓收获头组合(2)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揉搓头组合(2.1)、右揉搓头组合(2.2),左揉搓头组合(2.1)上转动设置有左同步毛刷带(2.1.3),右揉搓头组合(2.2)上转动设置有右同步毛刷带(2.2.3),左同步毛刷带(2.1.3)、右同步毛刷带(2.2.3)外周面均间隔设置有硬毛刷(2.1.3.2)、软毛刷(2.1.3.3),硬毛刷(2.1.3.2)长度大于软毛刷(2.1.3.3);收获头工作时,左同步毛刷带(2.1.3)、右同步毛刷带(2.2.3)相邻面的硬毛刷(2.1.3.2)、软毛刷(2.1.3.3)交错对应,同步向上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葱种子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头结构,其特征是:左揉搓头组合(2.1)包括左主动齿形轴组合(2.1.1)、左被动齿形轴组合(2.1.2)、左同步毛刷带(2.1.3)、主动齿轮(2.1.4)、收获头皮带轮(2.1.5);左主动齿形轴组合(2.1.1)、左被动齿形轴组合(2.1.2)与收获头壳体(1)转动连接,主动齿轮(2.1.4)、收获头皮带轮(2.1.5)与左主动齿形轴组合(2.1.1)位于收获头壳体(1)外侧的圆周面固定连接;左同步毛刷带(2.1.3)包绕在左主动齿形轴组合(2.1.1)、左被动齿形轴组合(2.1.2)位于收获头壳体(1)内侧的圆周面上;右揉搓头组合(2.2)包括右主动齿形轴组合(2.2.1)、右被动齿形轴组合(2.2.2)、右同步毛刷带(2.2.3)、被动齿轮(2.2.4);右主动齿形轴组合(2.2.1)、右被动齿形轴组合(2.2.2)与收获头壳体(3.1)转动连接,被动齿轮(2.2.4)与右主动齿形轴组合(2.2.1)位于收获头壳体(1)外侧的圆周面固定连接,被动齿轮(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弈王升升郭浩余福震卢梦晴吕惟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