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87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井筒上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箅设置在进水口上方,连接管设置在排水口下方,井筒内还设置:密封模块,包括第一电控门和第二电控门,第一电控门和第二电控门分别设置在进水口处和排水口处;去污模块,包括过滤组件和沉泥组件;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雨水深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监测模块的信号触发第一电控门和第二电控门的封闭和开启。本申请通过设置过滤组件进行泥沙的第一次过滤,通过沉泥组件,实现泥沙的二次沉降,从而达到雨水沉泥的目的,同时配合监视器,适当调整排水口处的电控门开关可实现储水、输水的功能。输水的功能。输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排水
,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

技术介绍

[0002]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的附属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排水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端,是城市道路上收集雨水的排水设施,路面上汇集的雨水首先泄入雨水口,经过雨水口连接管流入道路下面的排水管渠,最终汇入河湖水系。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硬化路面不断增加,单位汇水面积雨水径流量不断增加,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初期雨水污染严重,海绵城市建设等现状导致传统的雨水口无法满足需求。传统雨水口主要由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组成,由于进水箅缝隙较大,下雨时雨水将地面上的泥沙、落叶等杂物一起冲刷到雨水口,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会造成井筒堵塞,堵塞严重也会影响到连接管,从而影响雨水口泄流能力,在雨水口系统的平时运行中,甚至是出现上述等问题后,由于无法实时观测到雨水口的现状,导致无法及时的进行人工干预进而解决问题;同时,由于传统雨水口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无法实现打开和关闭,不能对汇入的雨水实现储水和输水功能,很难满足持续降雨期泄流要求,且无法保证城市的河湖水系能有稳定持续的水源输送,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无法实现“渗滞蓄净用排”,因此,作为传统的雨水口,不仅会产生堵塞,而且功能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实时监测且具备清理垃圾、沉泥、储水等多种功能的雨水口。
[0004]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所述井筒上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箅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上方,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下方,所述多功能雨水口还包括:
[0005]密封模块,包括第一电控门和第二电控门,所述第一电控门和所述第二电控门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和所述排水口处的井筒上;去污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井筒内的过滤组件和沉泥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下方用于第一次过滤,所述沉泥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下方用于对泥沙二次沉降;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井筒内用于监测雨水深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模块的信号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门和所述第二电控门的封闭和开启;其中,所述第一电控门、所述第二电控门和所述监测模块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处设有两扇第一电控门,所述进水口两侧的井筒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两扇所述第一电控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两扇第一电控门可相对移动以使其关闭时可将所述进水口密封。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处设有两扇第二电控门,所述排水口两侧的井筒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电动伸缩杆,两扇所述第二电控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两扇第二电
控门可相对移动以使其关闭时可将所述排水口密封。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网状收集袋,所述网状收集袋的开口端连接至所述进水口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网状收集袋下方还设置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倾斜向下设置,缓冲板与所述井筒顶壁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通过设置缓冲板可以减缓雨水流速,使其达到沉泥的最优流速,提高沉泥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沉泥组件包括沉降板和沉降槽,所述沉降槽竖直安装在所述井筒的侧壁上,所述沉降板包括多根管体,多根所述管体并排成上下两层,上层两个相邻的管体直接连接一根下层的管体以使上层两个相邻的管体和下层的管体之间形成有供固体颗粒流动的沉降通道,所述沉降板向两个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一个倾斜方向为沉降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井筒侧壁,另一端向下倾斜以使所述沉降通道的末端连通所述沉降槽,另一倾斜方向为所述沉降板整体向所述排水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缓冲板的下端位于所述沉降板上端的上方。
[0011]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槽为密闭箱体,槽壁上开设开口,所述沉降板伸至所述开口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板的每个管体横截面为六边形且沉降板的横截面呈蜂窝状排布,这样结构更加稳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井筒内顶部的雨水深度监测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井筒的底部开设排水阀,井筒的顶部开设排气阀,排气阀起到防止爆管和气囊聚集的作用,排水阀起到清理维护雨水口前,将水排尽的作用。
[0015]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通过设置网状收集袋可收集体积较大的垃圾,纱布进行泥沙的第一次过滤,实现大型垃圾截留的功能;沉降板和沉降槽配合使用,实现雨水口对泥沙的二次沉降功能,从而达到雨水沉泥的目的;同时配合监视器,可实现实时监测功能,有利于进行人工智能化的实时干预;除此以外,适当调整进水口以及排水口处的电控门开关可实现储水、输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1中去掉进水箅和上部密封组件的顶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第一电控门开启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第二电控门开启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沉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为:10、进水箅,11、井筒,111、排水阀,112、排气阀,113,进水口,12、上部密封组件,121、第一电控门,122、第一电动伸缩杆,13、底部密封组件,131、第二电控门,132、第二电动伸缩杆,14、过滤组件,141、网状收集袋,15、沉泥组件,151、沉降板,152、沉降槽,153、沉降通道,16、雨水深度监测器,17、连接管,18、缓冲板,18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参见图1

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包括进水箅10、井筒11和连接管17,井筒11上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进水口113和排水口114,进水箅10设置在进水口113上方,连接管17设置在排水口114下方,其中,进水口113尺寸与进水箅尺寸一致,进水口为矩形口,排水口的尺寸与连接管的管径一致且为适应连接管形状和尺寸的圆形口,井筒顶壁的宽度大于进水口113的宽度以使井筒上留有安装空间;井筒上进水口113处的安装空间内设置上部密封组件12,排水口114处设置底部密封组件13;去污模块,包括设置在井筒11内的过滤组件14和沉泥组件15,过滤组件14设置在进水口113下方用于第一次过滤,沉泥组件15设置在过滤组件14下方用于对泥沙二次沉降;监测模块,设置在井筒内用于监测雨水深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监测模块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控门和第二电控门的封闭和开启;其中,第一电控门、第二电控门和监测模块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
[0026]具体而言,上部密封组件12包括两扇第一电控门121,进水口113两对侧的井筒上分别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所述井筒上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箅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上方,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雨水口还包括:密封模块,包括第一电控门和第二电控门,所述第一电控门和所述第二电控门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和所述排水口处的井筒上;去污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井筒内的过滤组件和沉泥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下方用于第一次过滤,所述沉泥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下方用于对泥沙二次沉降;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井筒内用于监测雨水深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模块的信号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门和所述第二电控门的封闭和开启;其中,所述第一电控门、所述第二电控门和所述监测模块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有两扇第一电控门,所述进水口两侧的井筒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两扇所述第一电控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两扇第一电控门可相对移动以使其关闭时可将所述进水口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处设有两扇第二电控门,所述排水口两侧的井筒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电动伸缩杆,两扇所述第二电控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两扇第二电控门可相对移动以使其关闭时可将所述排水口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多功能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网状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雯佳高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