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80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6
本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抑制由蓄电装置的排热气体引起的车厢内的温度上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的车辆具有地板面板30、蓄电装置、车门轨道60、滑动车门、排气孔35和排气管道85。蓄电装置设置在地板面板30上。车门轨道60设置在地板面板30的侧部的下方。滑动车门经由车门支撑件50而卡合于车门轨道60,而开闭车身20的出入口。排气孔35在借由滑动车门关闭了出入口时配置车门支撑件50的位置的正上方,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地板面板30。排气管道85将作为与蓄电装置80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的排热气体G,引导至排气孔35。从排气孔35朝向车门支撑件50排放排热气体G。支撑件50排放排热气体G。支撑件50排放排热气体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蓄电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对地球环境方面的不良影响等的观点出发,正在普及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Electric Vehicle,HEV)等。在大多情况下,在EV、HEV等中搭载大容量的蓄电装置,并且设置用于冷却蓄电装置的排热结构。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30448号公报
[0004]新型内容
[0005][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0006]本新型人注意到,在将作为与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的排热气体,排放至车身的地板面板与存在于其上的地毯之间的空间中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以下问题。排放至该空间中的排热气体从地毯中的与车座轨道的间隙等处,喷出至乘员乘坐的车厢中,从而使车厢内的特定部位的温度上升。另外,排热气体的热量经由车座轨道、地板面板、地毯等传递至车厢的空气中,也使车厢内的特定部位的温度上升。由于这些,会给乘员带来不适感。
[0007]本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成,目的在于抑制由蓄电装置的排热气体引起的车厢内的温度上升。
[0008][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9]本新型人发现,如果在车门支撑件的正上方设置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地板面板的排气孔,并且设置将蓄电装置的排热气体引导至排气孔的排气管道,将排热气体从排气孔朝向车门支撑件排放,则可以抑制由排热气体引起的车厢内的温度上升,从而完成了本新型。本新型是具有以下(1)~(5)的构造的车辆。
[0010](1)一种车辆,具有:
[0011]地板面板,设置在车身的下部;
[0012]蓄电装置,设置在前述地板面板上;
[0013]车门轨道,设置在前述地板面板的侧部的下方;
[0014]车门支撑件;
[0015]滑动车门,经由前述车门支撑件而卡合于前述车门轨道,而开闭前述车身的出入口;
[0016]其特征是,还具有:
[0017]排气孔,在借由前述滑动车门关闭了前述出入口时的配置前述车门支撑件的位置的正上方,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前述地板面板;及,
[0018]排气管道,将作为与前述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的排热气体,引导至前述排气孔;并且,
[0019]从前述排气孔朝向前述车门支撑件排放前述排热气体。
[0020]根据本构造,借由将排热气体利用排气管道引导至排气孔,并且从排气孔朝向车门支撑件排放,可以抑制排热气体流入车厢内,并且,可以将排热气体的热量释放至位于地板面板的下方的车门支撑件。因此,可以抑制由排热气体引起的车厢内的温度上升。而且,借由从排气孔将排热气体喷出至车门支撑件,可以从车门支撑件上吹落灰尘等。
[0021](2)根据前述(1)所述的车辆,其中,在前述地板面板的上表面,安装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车座轨道。
[0022]如上所述,由排热气体引起的车厢内的温度上升容易因车座轨道而发生。因此,根据本构造,可以更有效地灵活应用可以抑制该温度上升的前述(1)的构造。
[0023](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前述车门支撑件中的位于前述排气孔的正下方的部分的比热大于前述地板面板的比热。
[0024]根据本构造,由车门支撑件吸收的热量变大。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车厢内的温度上升。
[0025](4)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前述出入口中的关闭前述滑动车门的方向侧的缘部由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柱构成,
[0026]前述排气孔与前述支柱配置为在前述车辆的车长方向的相同位置上重合。
[0027]在前述(1)的构造中,由于在地板面板上设置排气孔,因此与不设置的情况相比,地板面板的刚性可能下降。关于这一点,在本构造中,由于排气孔与支柱在车长方向的相同位置上重合,因此与在车长方向上分离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该刚性的下降。
[0028](5)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有车辆行驶用的旋转电机,
[0029]前述蓄电装置在致动时向前述旋转电机供给电力,在再生时借由从前述旋转电机供给的电力进行充电。
[0030]根据本构造,蓄电装置由于要驱动车辆行驶用的旋转电机,因此容量容易变大,除此之外,由于反复进行致动及再生,充放电量也容易变大。因此,发热量容易变大,排热气体的温度容易变高。因此,可以更有效地灵活应用可以抑制由排热气体引起的车厢内的温度上升的前述(1)的构造。
[0031](新型的效果)
[0032]如上所述,根据前述(1)的构造,可以抑制由蓄电装置的排热气体引起的车厢内的温度上升。进而,根据引用前述(1)的前述(2)~(5)的构造,可以获得各自的附加效果。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从右后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而得的局部剖面的立体图。
[0034]图2是从上方观察车辆的内部而得的平面剖面图。
[0035]图3是从右后方观察左侧的滑动车门而得的立体图。
[0036]图4是将图3的滑动车门的车门支撑件放大而得的立体图。
[0037]图5是从右后方观察车门支撑件的前部及其周边而得的局部剖面的立体图。
[0038]图6是从后方观察车门支撑件的前部及其周边而得的构造图。
简称为“车门支撑件50”。车门支撑件50具有臂部51、托架55、导引辊56及行驶用辊57。臂部51在随着向前方Fr前进而向左右内侧前进的方向上延伸。臂部51的后端部安装于滑动车门40的前端部的下端部。托架 55以能够以上下方向为轴转动的方式,经由轴材54安装于臂部51的前端部。在托架55的上表面,以能够以上下方向为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导引辊56。托架55的左右内部侧的侧部55b向下方突出。在该侧部55b,以能够以水平方向为轴转动的方式,安装行驶用辊57。
[0049]车门轨道60具有:轨道基部60a,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及,轨道前端部 60b,设置在比轨道基部60a更靠前方Fr的位置,在随着向前方Fr前进而向左右内部前进的方向上延伸。托架55在从轨道基部60a及轨道前端部60b中的其中一者逼近另一者时,以轴材54为轴转动。由此,滑动车门40的行进方向改变。
[0050]图5是从右后方观察左侧的滑动车门40的车门支撑件50的前端部及其周边而得的局部剖面的立体图。车门轨道60具有供行驶用辊57卡合的行驶用轨道67、及供导引辊56卡合的导引轨道66。
[0051]行驶用轨道67为朝向左右外部开口的框状,固定在地板面板30的下表面。车门支撑件50从左右外部插入至行驶用轨道67的内侧。行驶用辊57抵接于行驶用轨道67的内底面,在该内底面上行驶。
[0052]导引轨道66为朝向下方开口的框状,固定在地板面板30的下表面。导引辊56配置在导引轨道66的内侧并与导引轨道66的内侧面抵接。由此,导引辊56沿着车门轨道60的延伸方向导引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具有:地板面板,设置在车身的下部;蓄电装置,设置在前述地板面板上;车门轨道,设置在前述地板面板的侧部的下方;车门支撑件;滑动车门,经由前述车门支撑件而卡合于前述车门轨道,而开闭前述车身的出入口;其特征是,还具有:排气孔,在借由前述滑动车门关闭了前述出入口时的配置前述车门支撑件的位置的正上方,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前述地板面板;及,排气管道,将作为与前述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的排热气体,引导至前述排气孔;并且,从前述排气孔朝向前述车门支撑件排放前述排热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在前述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井千瑛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