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61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波导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分光波导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分光波导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入射光通道,一个入射光通道与N个出射光通道连通;其中,第一端设有第一信号接口,用于与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连接,分光波导单元的入射光通道用于与外部激光器连接,以使得激光器发射的光线耦合进分光波导单元的入射光通道;第二端设有第二信号接口,第二信号接口的入射口位于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的出射光路上,以使从出射光通道出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二信号接口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激光器发射出的光线能够与分光波导单元之间准确对接,无需人工调整对接角度,对接方便,并使得光线功率的损失最小化。的损失最小化。的损失最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波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光波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纤传感器用光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纤作为传递敏感信息的媒质,通过光波导装置将光源发出的光信号送入光纤,通过收集光纤光栅反射回的携带有环境传感数据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以完成光纤传感器数据的收集。
[0003]公开号为CN2120837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平面光波导器件以及光电传感系统,其中,平面光波导器件包括分光波导,分光波导包括分光通道,分光通道包括入射光路,通过将光源与入射光路的一端对接,实现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平面光波导器件沿着光纤传感装置进行传播。
[0004]上述将光源与入射光路对接的方式需要人工多次调整对接角度,才能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对准平面光波导器件,从而使其通过平面光波导器件并沿着光纤传感装置进行传播。这种人工调整对接角度的方式不仅需要占用人力成本,而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调整光源与入射光路的对接角度存在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光波导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波导装置,包括:
[0008]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0009]以及分光波导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分光波导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入射光通道,一个所述入射光通道与N个出射光通道连通;N≥1;
[0010]其中,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信号接口,用于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连接,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入射光通道用于与外部激光器连接,以使得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线耦合进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内部;
[0011]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入射口位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的出射光路上,以使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输出。
[0012]本方案中,通过将分光波导单元的入射光通道与外部激光器连接,以使得激光器发射出的光线直接耦合进分光波导单元的内部,并从分光波导单元的多个出射光通道出射,进而从第二信号接口输出。本专利技术中激光器发射出的光线能够与分光波导单元之间准确对接,无需人工调整对接角度,对接方便,并使得光线功率的损失最小化。
[0013]可选地,所述分光波导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光纤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入射光通道,一个所述光纤通道与一个所述入射光通道连通。
[0014]本方案中,通过分光波导单元的光纤通道将激光器发射出的光线耦合进分光波导
单元中对应的入射光通道,实现了激光器与分光波导单元的准确对接。
[0015]可选地,所述基座开设有一位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之间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具有不同于所述基座的介质;所述基座还设有第三信号接口;
[0016]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的出射光路上,使得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内出射的光线中仅一部分沿直线传播入射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以及使得从外部经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入射的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凹槽的槽壁反射后从所述第三信号接口出射。
[0017]本方案中,通过在基座内开设具有不透光介质的凹槽,使得从分光波导单元出射的光线中仅一部分从凹槽的底部传播入射至第二信号接口,另一部分经过凹槽反射出去,以实现对光线的切分;通过在基座内开设凹槽还使得从第二信号接口入射的一部分光线经过凹槽反射以改变该部分光线的传播方向,使得该部分光线无需通过分光波导单元,不会和从激光器入射至分光波导单元中的光线产生干涉,以确保光线传播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使得第三信号接口的位置与分光波导单元的安装位置相错开,方便第三信号接口连接外部设备。
[0018]可选地,所述凹槽包括底平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底平面与所述N个出射光通道的光轴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分别与所述底平面倾斜相接,且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的距离越接近所述底平面越小;
[0019]所述第一壁面靠近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使得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内出射的一部分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一壁面上发生反射;
[0020]所述第二壁面靠近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使得从外部经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入射的一部分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二壁面上发生反射。
[0021]本方案中,凹槽由底平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构成,从分光波导单元出射的光线中仅一部分从底平面的下方传播入射至第二信号接口,另一部分经过第一壁面反射出去,使得一路光线被切分为两路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光线,而从第二信号接口入射的一部分光线经过第二壁面反射至第三信号接口,以改变该部分光线的传播方向,使其传播方向不同于从分光波导单元出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以避免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光线在分光波导单元内传播时产生干涉,同时也方便对该部分光线的接收。
[0022]可选地,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光信号通道,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所述出射光通道的光轴重合。
[0023]本方案中,第二信号接口的第二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的光轴重合,能够保证从出射光通道出射的光线最大限度地入射至第二光信号通道,从而减小光线功率的损失。
[0024]可选地,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数量和所述出射光通道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光轴和所述出射光通道的光轴一一对应重合。
[0025]本方案中,第二信号接口的第二光信号通道与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光信号通道的光轴分别与对应出射光通道的光轴重合,使得从每个出射光通道出射的光线分别入射至对应的第二光信号通道,从而输出N路光线。
[0026]可选地,所述第三信号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光信号通道,所述第三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从外部经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入射至所述第二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重合。
[0027]本方案中,第三信号接口的第三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从外部经第二光信号通道入射至第二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重合,能够保证从第二壁面上反射的光线最大限度地入射至第三光信号通道,从而减小光线功率的损失。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三光信号通道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三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从外部经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入射至所述第二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一一对应重合。
[0029]本方案中,第三信号接口的第三光信号通道与第二信号接口的第二光信号通道一一对应,且每个第三光信号通道的光轴分别与从对应的第二光信号通道入射至第二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重合,使得从每个第二光信号通道入射的光线经过第二壁面后能够反射至对应的第三光信号通道。
[0030]可选地,所述基座还设有第四信号接口,用于接收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内出射的光线中一部分经所述凹槽的槽壁反射后的光线。
[0031]本方案中,通过在基座上设置第四信号接口方便连接外部设备,使得从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分光波导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分光波导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入射光通道,一个所述入射光通道与N个出射光通道连通;N≥1;其中,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信号接口,用于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连接,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入射光通道用于与外部激光器连接,以使得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线耦合进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内部;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入射口位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的出射光路上,以使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光纤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入射光通道,一个所述光纤通道与一个所述入射光通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一位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之间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具有不同于所述基座的介质;所述基座还设有第三信号接口;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的出射光路上,使得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内出射的光线中仅一部分沿直线传播入射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以及使得从外部经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入射的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凹槽的槽壁反射后从所述第三信号接口出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底平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底平面与所述N个出射光通道的光轴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分别与所述底平面倾斜相接,且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的距离越接近所述底平面越小;所述第一壁面靠近所述分光波导单元的出射光通道;使得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内出射的一部分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一壁面上发生反射;所述第二壁面靠近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使得从外部经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入射的一部分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二壁面上发生反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光信号通道,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所述出射光通道的光轴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数量和所述出射光通道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光轴和所述出射光通道的光轴一一对应重合。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光信号通道,所述第三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从外部经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入射至所述第二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重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信号通道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三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从外部经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入射至所述第二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一一对应重合。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第四信号接口,用于接收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内出射的光线中一部分经所述凹槽的槽壁反射后的光线。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号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光信号通道,所述第四光信号通道的光轴和自所述出射光通道入射至所述第一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重合。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信号通道的数量和所述出射光通道的数量相等,所述第四光信号通道的光轴和自所述出射光通道入射至所述第一壁面后的反射光路的光轴一一对应重合。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底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位于40
°‑
50
°
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底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位于40
°‑
50
°
之间。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底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所述第二光信号通道的光轴与所述第三光信号通道的光轴相垂直。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底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为45
°
,所述出射光通道的光轴与所述第四光信号通道的光轴相垂直。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半反半透镜,所述基座还设有第三信号接口;其中,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位于所述分光波导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之间;使得从所述出射光通道内出射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入射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以及使得从外部经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入射的光线中仅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半反半透镜的反射后从所述第三信号接口出射。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还设有第二半反半透镜,所述基座还设有第四信号接口;其中,所述第二半反半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新钦谢建毫张建平刘东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伊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