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钌-钛双组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5460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
,主要涉及一种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费托合成技术是合成气(H2+CO)在加热加压和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烃类产物的过程。费托合成可以煤和生物质气化、二氧化碳、天然气重整作为原料来源,生产轻烃、汽油、柴油、煤油、蜡等,是石油基路线的重要的替代技术。费托合成产物具有富含直链烷烃、不含硫氮、不含芳烃的特点,适用加工精制生产化学品。采用钴基催化剂的Shell公司和采用铁基催化剂Sasol公司生产的化学品包括环保溶剂油、润滑油基础油、表面活性剂、阻燃材料、高档蜡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其中,费托合成蜡是指C
20
以上的烃类,由于低温费托合成的产物特点,费托蜡主要含有直链烷烃,相比于石蜡,支链较少,结晶度高,具有优异的润滑性、抗氧化性,耐磨性,广泛应用于注塑加工、食品医药、涂料纺织等行业。其中C
20

C
30
馏分主要用于生产软蜡,C
30+
产品可用于生产优质的硬蜡,可以用作苛刻的电信元件的绝缘材料、航空器件的密封材料等,需求量不断扩大。
[0003]费托合成的产物组成遵循Anderson

Schulz

Flory(ASF)分布,碳数分布可从甲烷到C
80+
,选择适宜的催化剂配方和操作条件控制费托合成的选择性,是费托合成反应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费托合成催化活性的金属主要有Fe、Co、Ru、Ni,其中Ru具有最高的活性和最高的链增长性能,并且在水与含氧化合物存在条件下稳定性更好,因此是生产费托蜡等重烃的理想的活性金属。
[0004]在钌基费托合成催化剂领域,国际上Exxon Mobile公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不同载体负载的Ru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考察:专利US4477595公开了将负载钌催化剂应用于费托合成制备液态烃类及其反应性能,发现其中Ru/TiO2有利于C
5+
烃类的生成。进一步Exxon公司在专利US4042614中公开了用水解法、沉淀法制备TiO2载体后,浸渍法生产Ru/TiO2催化剂的方法。但是,该催化剂用于催化费托合成反应仍然甲烷选择性高、活性和重烃选择性偏低。
[0005]Takayuki Komatsu等采用弧融化法制备的RuTi催化剂,由于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有利于实现碳链的增长(Fischer

Tropsch synthesis on RuTi intermetallic compound catalyst,Takayuki Komatsu,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05,279,173

180),但是该制备方法复杂,不利于催化剂大规模生产,并且催化剂活性很低。Yang等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Ru沉积在TiO2纳米管内孔道中的材料,发现沉积在孔道中的Ru

in/TNT相比于沉积在孔道外的Ru

out/TNT和商业化TiO2负载的Ru/P25具有更高的费托反应活性和更高的C
19+
产物选择性。然而该催化剂上C
19+
产物选择性仅有2.2%(Effect of confinement of TiO
2 nanotubes over the Ru nanoparticles on Fischer

Tropsch synthesis,Xu Yang,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16,526 45

52)。因此,需要改进Ru

Ti体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来进一步提高重烃尤其是C
20+
产物的选择性,以达到富产费托
蜡的目的。Phaahlamohlaka等用四乙氧基硅包覆CoRu/TiO2催化剂来提升催化剂的抗失活性能,但是该方法对CoRu/TiO2@SiO2催化剂生成重烃的选择性提升有限,甲烷选择性仍然高达10%以上(A sinter resistant Co Fischer

Tropsch catalyst promoted with Ru and supported on titania encapsulated by mesoporous silica,Tumelo N.Phaahlamohlaka,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18,552,25,129

137)。
[0006]从上述分析可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孔结构对费托合成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影响很大,现有技术大多将氧化钛作为载体、浸渍法制备Ru/TiO2催化剂,载体表面钌分散不均匀、载体孔径分布较宽,且制备载体与负载过程分步进行、制备流程繁复,因此需要改进和简化Ru

Ti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开发Ru与氧化钛均匀分散、发挥协同作用的催化剂,进一步提高重烃尤其是C
20+
产物的选择性,以达到富产费托蜡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中钌分散不均匀,载体孔径分布宽,用于费托反应时C
20+
产物的选择性差等缺陷。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将钌前驱体、钛前驱体与醇

水混合液混合,调节体系pH值为2~7,加热,使得钌前驱体的还原反应与钛前驱体的水解反应同时进行;然后进行后处理,焙烧,得到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钌前驱体进行所述还原反应后生成钌纳米内核,所述钛前驱体进行所述水解反应后生成Ti(OH)4,所述Ti(OH)4附着于所述钌纳米内核的表面。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钌前驱体、所述钛前驱体与所述醇

水混合液的混合中还加入了水解抑制剂,所述水解抑制剂为柠檬酸、二乙醇胺、EDTA、乙酸、盐酸、硝酸、草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钌前驱体、所述钛前驱体与所述醇

水混合液的混合中还加入了金属助剂前驱体,所述金属助剂前驱体为Pt、Ag、Pd、La、Au、Ni、Ce、Mo、Cu、Mn、Co的可溶性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钌前驱体与所述金属助剂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1。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钌前驱体、钛前驱体与醇

水混合液混合,调节体系pH值为2~7,加热,使得钌前驱体的还原反应与钛前驱体的水解反应同时进行;然后进行后处理,焙烧,得到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钌前驱体进行所述还原反应后生成钌纳米内核,所述钛前驱体进行所述水解反应后生成Ti(OH)4,所述Ti(OH)4附着于所述钌纳米内核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钌前驱体、所述钛前驱体与所述醇

水混合液的混合过程中还加入了水解抑制剂,所述水解抑制剂为柠檬酸、二乙醇胺、EDTA、乙酸、盐酸、硝酸、草酸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钌前驱体、所述钛前驱体与所述醇

水混合液的混合过程中还加入了金属助剂前驱体,所述金属助剂前驱体为Pt、Ag、Pd、La、Au、Ni、Ce、Mo、Cu、Mn、Co的可溶性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钌前驱体与所述金属助剂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调节体系pH值为2~7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步骤,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烷基磺酸钠、油酸、季铵盐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钌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0:1~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加热进行1

12h后,加入载体前驱体,调节体系pH值≥7的步骤,所述载体前驱体为四烷氧基硅烷、硝酸锆、氧氯化锆、硝酸镁、硝酸铝、氯化镁、氯化锌、硝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钌前驱体与所述载体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8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

钛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钌前驱体为氯化钌、溴化钌、硝酸钌、水合氯化钌、乙酸钌、乙酰丙酮钌、六氨合三氯化钌、氯钌酸钾、氯钌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钛前驱体为四氯化钛、三氯化钛、四溴化钛、硝酸钛、硫酸氧钛、氧氯化钛、四异丙基氧钛、钛酸四丁酯、四叔丁基酞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

水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舒洁肖海成刘克峰王林贺业亨王宗宝鲁玉莹于天学王奕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