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26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包括船体、花键轴、液压马达、桨板和半圆形顶环,船体的两侧各转动安装一根花键轴,其中花键轴由液压马达驱动,桨板通过内部的花键槽与花键轴配合,桨板的底部设有浮球,而桨板靠近船体的侧面设有耙钩,半圆形顶环设置在船体的侧面,而桨板上设有顶杆,当桨板向船尾摆动时顶杆与半圆形顶环接触,进而推动桨板下降。通过桨板向船尾摆动实现推动船体前进,而在桨板向船尾摆动时顶杆与半圆形顶环接触,进而推动桨板下降并深入水中,而在桨板回摆时顶杆脱离半圆形顶环,那么桨板在浮力的作用下漂在水面上,那么回摆的桨板不会推动船体后移,并且回摆的桨板能够将船体侧面的杂物进行打捞。回摆的桨板能够将船体侧面的杂物进行打捞。回摆的桨板能够将船体侧面的杂物进行打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清洁船,具体为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05615676U提供的一种用于清洁水面垃圾的智能水面清洁船,以及公开号为CN210364299U提供的储舱具备压缩和减容功能的水面清洁船,上述两个现有技术都是通过船头设置打捞组件,进而实现水面清洁,但是船体在行进的过程中会激起浪花,而船体实现破浪,那么浪花就会向两侧扩散,进而导致水面漂浮的垃圾远离打捞组件,造成打捞效果较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包括船体、花键轴、液压马达、桨板和半圆形顶环,其中:所述船体的两侧各转动安装一根花键轴,其中花键轴由液压马达驱动,桨板通过内部的花键槽与花键轴配合,那么桨板能够跟随花键轴转动并且能够沿着桨板的中心轴线平移,所述桨板的底部设有浮球,而桨板靠近船体的侧面设有耙钩,半圆形顶环设置在船体的侧面,而桨板上设有顶杆,当桨板向船尾摆动时顶杆与半圆形顶环接触,进而推动桨板下降。
[0005]优选的,所述清洁船还包括卸料组件,两个卸料组件对立设置并分别位于船体的两侧,用于对桨板收集回的垃圾进行提升卸载。
[0006]优选的,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和刮擦板,导轨设置在船体的侧面,导轨由直线部和圆弧部组成,其中直线部贴合在船体的侧面,而圆弧部的圆心靠近船体的内部,导轨内配合安装有滑块,其中刮擦板与滑块连接,当桨板处于靠近船体的侧面并与侧面平行时刮擦板的外侧与桨板靠近船体的内侧对齐。
[0007]优选的,所述清洁船还包括提升两块刮擦板升降的提升组件,其中提升组件由收卷轮、绳索和卷扬机组成,两个收卷轮分别转动安装在船体上,收卷轮上卷绕有绳索,而绳索的另一端与刮擦板连接,其中两个收卷轮由卷扬机驱动,并且两根绳索的卷绕方向相反。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杆可竖直活动的安装在桨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桨板上设有螺纹套筒,顶杆上的螺纹部与螺纹套筒形成螺纹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桨板向船尾摆动实现推动船体前进,而在桨板向船尾摆动时顶杆与半圆形顶环接触,进而推动桨板下降并深入水中,而在桨板回摆时顶杆脱离半圆形顶环,那么桨板在浮力的作用下漂在水面上,那么回摆的桨板不会推动船体后移,并且回摆的桨板能
够将船体侧面的杂物进行打捞,保证了打捞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桨板的三维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导轨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清洁船在进行驱动船体移动以及打捞时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清洁船在进行卸料时的工作示意图。
[0012]图中:1船体、2花键轴、3液压马达、4桨板、5半圆形顶环、41浮球、42耙钩、43螺纹套筒、51顶杆、52螺纹部、61导轨、62滑块、63刮擦板、64收卷轮、65绳索、611直线部、612圆弧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包括船体1、花键轴2、液压马达3、桨板4和半圆形顶环5,其中:船体1的两侧各转动安装一根花键轴2,其中花键轴2由液压马达3驱动,具体为,液压马达3设置在船体1上,其动力输出端与花键轴2连接,那么液压马达3驱动花键轴2转动只是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其他驱动组件,比如说电机配合减速器、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组件,总之都是为了驱动花键轴2,桨板4通过内部的花键槽与花键轴2配合,那么桨板4能够跟随花键轴2转动并且能够沿着桨板4的中心轴线平移,那么桨板4能够深入水面,桨板4的底部设有浮球41,通过浮球41的设置使得桨板4在不受竖直推力的作用悬浮在水面上,而桨板4靠近船体1的侧面设有耙钩42,当桨板4向靠近船体1摆动时桨板4和耙钩42能够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进行打捞,半圆形顶环5设置在船体1的侧面,而桨板4上设有顶杆51,当桨板4向船尾摆动时顶杆51与半圆形顶环5接触,进而推动桨板4下降,那么桨板4深入水底,摆动的桨板4就能推动船体1前行,为了避免船体1的前进动力不足的情况,也可以在船体1的尾部设置推进器。
[001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清洁船还包括卸料组件6,两个卸料组件6对立设置并分别位于船体1的两侧,用于对桨板4收集回的垃圾进行提升卸载。
[001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卸料组件6包括导轨61、滑块62、刮擦板63和提升组件,导轨61设置在船体1的侧面,导轨61由直线部611和圆弧部612组成,其中直线部611贴合在船体1的侧面,而圆弧部612的圆心靠近船体1的内部,导轨61内配合安装有滑块62,其中刮擦板63与滑块62连接,进而滑块62沿着直线部611运动时即可带动刮擦板63升起,而滑块62运动至圆弧部612时就能带动刮擦板63向靠近船仓的方向翻转,进而实现卸料,当桨板4处于靠近船
体1的侧面并与侧面平行时刮擦板63的外侧与桨板4靠近船体1的内侧对齐,为了避开桨板4侧面的耙钩42,刮擦板63上设有贯穿孔,进而在刮擦板63沿着桨板4侧面升起时与耙钩42产生运动干涉,提升组件由收卷轮64、绳索65和卷扬机组成,两个收卷轮64分别转动安装在船体1上,收卷轮64上卷绕有绳索65,而绳索65的另一端与刮擦板63连接,也就是说两块刮擦板63各由一根绳索65拽曳,其中两个收卷轮64由卷扬机驱动,具体为,卷扬机设置在船体1上,而卷扬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两个收卷轮64连接,并且两根绳索65的卷绕方向相反,那么提升组件能够带动两块刮擦板63升降。
[001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顶杆51可竖直活动的安装在桨板4上,那么通过顶杆51的伸缩能够驱动桨板4竖直升降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工况。
[001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桨板4上设有螺纹套筒43,顶杆51上的螺纹部52与螺纹套筒43形成螺纹连接,此实施例中公开了用于调整顶杆51高度的特征,但是顶杆51的高度调整并非上述一种调整方式,比如说可以将顶杆51活动安装在桨板4上并由限位螺栓限位。
[00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两个液压马达3同步的驱动花键轴2转动,而清洁船刚入水时各部件如附图1所示,那么花键轴2带动桨板4向船尾摆动,当顶杆51与半圆形顶环5接触时就会对桨板4产生向下的推力,进而推动桨板4下降,那么桨板4深入水底,摆动的桨板4就能推动船体1前行,而后桨板4向船头的方向摆动,顶杆51脱离半圆形顶环5时桨板4在其底部浮球41的作用下就会漂浮在水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包括船体(1)、花键轴(2)、液压马达(3)、桨板(4)和半圆形顶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两侧各转动安装一根花键轴(2),其中花键轴(2)由液压马达(3)驱动,桨板(4)通过内部的花键槽与花键轴(2)配合,那么桨板(4)能够跟随花键轴(2)转动并且能够沿着桨板(4)的中心轴线平移,所述桨板(4)的底部设有浮球(41),而桨板(4)靠近船体(1)的侧面设有耙钩(42),半圆形顶环(5)设置在船体(1)尾部的侧面,而半圆形顶环(5)的底面为斜坡面,其中半圆形顶环(5)的圆心与花键轴(2)的圆心同心,而桨板(4)上设有顶杆(51),其中顶杆(51)相对花键轴(2)距离与半圆形顶环(5)的半径相同,当桨板(4)向船尾摆动时顶杆(51)与半圆形顶环(5)接触,进而推动桨板(4)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船还包括卸料组件(6),两个卸料组件(6)对立设置并分别位于船体(1)的两侧,用于对桨板(4)收集回的垃圾进行提升卸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的打捞无人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组件(6)包括导轨(61)、滑块(62)和刮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亦鹏汪洋张胜黎家铭杨振周钰徐钰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