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16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巾技术领域的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包括运动巾本体,所述运动巾本体包括依次从上向下排列为吸水层一、抗菌层一、透气层一、透气层二、抗菌层二和吸水层二,所述抗菌层一和抗菌层二的纱线通过井字形交叉编织,且所述抗菌层一和抗菌层二的材质均用于纳米银抗菌面料或银离子抗菌面料。通过抗菌层一和抗菌层二的纳米银抗菌面料或银离子抗菌面料,纳米银抗菌面料中的纳米银抗菌剂导致细菌DAN分子结构变形,能减少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恶臭,银离子抗菌面料中的银离子类抗菌剂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菌内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该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造成微生物死亡或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达到抑制细菌作用。达到抑制细菌作用。达到抑制细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巾
,特别是涉及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

技术介绍

[0002]运动巾有很多品种,是一种清洁用品,特征为方形纯棉纺织品,毛圈蓬松,质地松软。使用方法为打湿擦拭皮肤,以达到去除污渍、清洁凉爽的效果。
[0003]现有的运动巾在使用者擦拭汗渍时,运动巾的表面会残留细菌或滋生细菌,不能达到降低细菌滋生的效果,影响使用者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具有快速吸水和防止细菌滋生的作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包括运动巾本体,所述运动巾本体包括依次从上向下排列为吸水层一、抗菌层一、透气层一、透气层二、抗菌层二和吸水层二,所述抗菌层一和抗菌层二的纱线通过井字形交叉编织,且所述抗菌层一和抗菌层二的材质均用于纳米银抗菌面料或银离子抗菌面料。
[000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气层一和透气层二的材质均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而所述透气层一和透气层二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吸湿量高达13%~5%,比棉纤维高出6%~7%。
[000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水层一和吸水层二的材质均用于微丝开纤纱面料,所述吸水层一和吸水层二的表面缝制有若干戈绒毛,且所述吸水层一和吸水层二表面的每根绒毛均由1700个超细纤维组成。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水层一和吸水层二所使用的微丝开纤纱面料的横切面呈米字形状。/>[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巾本体的一侧缝制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缝制有挂扣。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巾本体的另一端缝制有挂环,所述挂扣的一端设在挂环的内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抗菌层一和抗菌层二的材质用于纳米银抗菌面料或银离子抗菌面料,而纳米银抗菌面料中的纳米银抗菌剂导致细菌DAN分子结构变形,使病菌失活,同时能减少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恶臭,清新持久,从而能够起到有效的抗菌效果,银离子抗菌面料中的银离子类抗菌剂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菌内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上的巯基和氨基等发生反应后,该蛋白质活性中的结构被破坏,造成微生物死亡或丧失分裂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的作用;
[0013]2.通过吸水层一和吸水层二的材质用于微丝开纤纱面料,而微丝开纤纱面料由若
干戈绒毛组成,而每个绒毛均由1700个超细纤维组成,从而吸水性可实现快速吸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运动巾本体结构分解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抗菌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水层中微丝开纤纱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运动巾本体;2、吸水层一;3、抗菌层一;4、透气层一;5、透气层二;6、抗菌层二;7、吸水层二;8、弹性带;9、挂扣;10、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包括运动巾本体1,运动巾本体1包括依次从上向下排列为吸水层一2、抗菌层一3、透气层一4、透气层二5、抗菌层二6和吸水层二7,抗菌层一3和抗菌层二6的纱线通过井字形交叉编织,且抗菌层一3和抗菌层二6的材质均用于纳米银抗菌面料或银离子抗菌面料。
[002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通过吸水层一2和吸水层二7中的微丝开纤纱面料中1700个超细纤维组成的每根绒毛,对人体表面的水分快速进行吸收的作用,通过抗菌层一3和抗菌层二6的纳米银抗菌面料或银离子抗菌面料,而纳米银抗菌面料中的纳米银抗菌剂导致细菌DAN分子结构变形,使病菌失活,同时能减少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恶臭,清新持久,银离子抗菌面料中的银离子类抗菌剂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菌内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上的巯基和氨基等发生反应后,该蛋白质活性中的结构被破坏,造成微生物死亡或丧失分裂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的作用。
[002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透气层一4和透气层二5的材质均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而透气层一4和透气层二5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吸湿量高达13%~15%,比棉纤维高出6%~7%。
[0026]通过透气层一4和透气层二5中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的吸湿量高,从而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吸收,从而达到对运动巾本体1自身产生凉感和透气性的作用。
[002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吸水层一2和吸水层二7的材质均用于微丝开纤纱面料,吸水层一2和吸水层二7的表面缝制有若干戈绒毛,且吸水层一2和吸水层二7表面的每根绒毛均由1700个超细纤维组成;
[0028]吸水层一2和吸水层二7所使用的微丝开纤纱面料的横切面呈米字形状。
[0029]通过吸水层一2和吸水层二7的微丝开纤纱面料,可快速对人体表面的水分和汗渍进行吸收的作用。
[003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运动巾本体1的一侧缝制有弹性带8,弹性带8的一端缝制有挂扣9;
[0031]运动巾本体1的另一端缝制有挂环10,挂扣9的一端设在挂环10的内部。
[0032]通过挂扣9设在挂环10的内部,从而可使运动巾本体1缠绕在人体的表面,同时防止运动巾本体1从人体表面滑落的作用。
[0033]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包括运动巾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巾本体(1)包括依次从上向下排列为吸水层一(2)、抗菌层一(3)、透气层一(4)、透气层二(5)、抗菌层二(6)和吸水层二(7),所述抗菌层一(3)和抗菌层二(6)的纱线通过井字形交叉编织,且所述抗菌层一(3)和抗菌层二(6)的材质均用于纳米银抗菌面料或银离子抗菌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一(4)和透气层二(5)的材质均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而所述透气层一(4)和透气层二(5)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吸湿量高达13%~15%,比棉纤维高出6%~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抗菌性运动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钊刘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