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13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物流码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包括自动装车机构和货箱供给机构;自动装车机构包括货箱输送线,货箱输送线的上料端与货箱供给机构衔接、卸载端设置货箱排列平台,货箱排列平台与提升机构的执行端相连;货箱排列平台包括中间的滚筒平台和两侧的料板,滚筒平台与货箱输送线对中;滚筒平台中设置有一个在其宽度区间内横移的拨箱板,料板上设置有一个可沿其长度方向滑行的推料杆,从货箱输送线来料后,拨箱板向两侧的料板依次拨送货箱,将货箱逐个排成一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自动将货箱码垛至货车车厢内,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缩减了工作人员并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流码垛
,具体涉及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物流码垛行业,现有技术中将货箱码放至货车内普遍采用人工码垛,已不适合现在自动化生产的需求,码垛效率低,且在码垛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浪费人力资源。
[0003]已公开的技术文献中,公告号为CN205187410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装车机器人系统,在货车后侧设置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伸缩式输送机,伸缩式输送机前端伸入货车的车厢内,货车的车厢内设置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位于伸缩式输送机一侧,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六轴机器人;通过伸缩式输送机把货物输送到集装箱内部,机器人把货物整齐地堆垛在集装箱内部,机器人的码垛过程拟人化,逐个搬运货箱,虽然是解放了人力,但装车效率并没有明显提升;也许能满足4米2的小型货车使用,若给13米长的挂车车厢装车,装车时间长,严重制约运输效率。
[0004]公告号为CN104724516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厢式货车的自动装车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待装车的运输车辆停放到装车位后,操作人员控制万向移动平台,使其沿运输车辆的长度方向驶入货车车厢内部,然后伸缩输送机将物品输送到斜坡输送机上,斜坡输送机将物品输送到码袋输送机上,双向运动机构根据码放次序驱动码袋输送机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码袋输送机利用输送皮带将物品向前输送抛出,完成第一层物品的码放,然后双向运动机构驱动码袋输送机上升一定的高度,开始码放第二层,直至码放的物品接近车厢顶部,然后万向移动平台往车厢外移动一定的距离,码袋输送机下降至最低位置,重新开始码放第一层,如此往复循环,直至将物品装满整个车厢。然后,码袋输送机由三条并列的输送皮带组成,意味着只能并排输送三个货箱,即货箱的宽度不能大于输送皮带的宽度,而货箱的宽度小于输送皮带的宽度时,货箱之间的空缺无法消除,造成车厢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箱类货物的货车自动装车设备,能够完成货车的自动装厢码垛,提高装车效率,适配多种规格的盒/箱类货物,并可适用于社会各种货运车辆。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包括自动装车机构和货箱供给机构;货箱供给机构用于将货箱递送至自动装车机构,自动装车机构整机可沿车厢纵深移动,货箱供给机构包括一段可伸缩的输送段;自动装车机构包括货箱输送线,货箱输送线的上料端与货箱供给机构衔接、卸载端设置货箱排列平台,货箱排列平台与提升机构的执行端相连,货箱排列平台下行至与货箱输送线的卸载端对接、上行至与货箱码垛高度对齐;货箱排列平台的总宽与车厢宽度适配,货箱排列平台的卸载侧设置有可启闭的挡
板,货箱排列平台包括中间的滚筒平台和两侧的料板,滚筒平台与货箱输送线对中;滚筒平台中设置有一个在其宽度区间内横移的拨箱板,料板上设置有一个可沿其长度方向滑行的推料杆,推料杆连接料板的宽度区间、并可延伸至滚筒平台内,从货箱输送线来料后,拨箱板向两侧的料板依次拨送货箱,将货箱逐个排成一列。
[0007]进一步地,自动装车机构包括车架、输送带、来料滚筒线、AGV小车,货箱供给机构至货箱排列平台之间来料滚筒线和输送带按序布置在车架上连接成输送线,车架下分布有车轮,AGV小车在车架的底部用于拖行车架。
[0008]进一步地,提升机构包括升降支架、链条、分别置于输送带两侧的两组伸缩立架,伸缩立架包括逐级插接的数个滑轨,相邻级的滑轨之间连接有顶升元件,首级滑轨与车架铰接,首级滑轨与车架之间连接有伸缩斜撑元件,升降支架两端的滑轮组限制在两侧末级滑轨的导槽中,滑轮组中包括两个呈竖列布置的滑轮,末级滑轨的顶端设置有链轮,链条的一端与末级滑轨的上一级滑轨连接、另一端绕过链轮与升降支架连接。
[0009]进一步地,料板的底面在长度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同步带中的其中一个带轮连接电机,推料杆包括母杆和子杆,与同步带连接的滑块从料板的直线槽中伸出与母杆连接,子杆与母杆滑动插接,子杆与母杆之间连接有气缸。
[0010]进一步地,拨箱板从滚筒平台的滚筒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后与直线推移组件的动作端相连。
[0011]进一步地,货箱供给机构包括搬运机器人、积放滚筒线、起点端是分散滚筒线终点端是伸缩输送机的过渡输送线,搬运机器人用于将整层货箱搬运至积放滚筒线上,过渡输送线的起点端与积放滚筒线垂直相接,积放滚筒线的终点设置有分料组件,分料组件用于将货箱逐列推入过渡输送线,过渡输送线的某一直线段设置有货箱换向组件,货箱换向组件包括横跨过渡输送线的门架,门架的横梁上排列有数个换向杆,相应位置的换向杆向过渡输送线伸出后从一端挡止货箱,货箱随输送线移动时扭摆完成换向。
[0012]进一步地,分料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和滑架,支撑框架上在积放滚筒线来料方向预留入口和在过渡输送线进料方向预留出口,滑架与支撑框架上横跨积放滚筒线的滑杆导向配合、并与支撑框架上的牵引部件连接,滑架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数组推板,数组推板沿积放滚筒线的输送方向排成一列。
[0013]进一步地,自动装车机构的下部是升降平台。
[0014]进一步地,积放滚筒线与伸缩输送机之间设置有转运输送机。
[0015]进一步地,两侧的末级滑轨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自动将货箱码垛至货车车厢内,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缩减了工作人员并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叉车将整垛货箱放置在整垛货箱暂存区,搬运机器人将整层货箱搬运至积放滚筒线上,经分料组件分离后,货箱被单独输送至自动装车机构。货车停到位后,升降平台调整高度对齐车厢底板,AGV小车将自动装车机构移载至车厢内,货箱供给机构中的伸缩输送机随自动装车机构移动而伸出;货箱由货箱供给机构的输送线传输至自动装车机构的来料滚筒线上,货箱由来料滚筒线和输送带输送至滚筒平台处,系统检测到货箱到位后,拨箱板将货箱逐个拨送码放在滚筒平台两侧的料板上;一列货箱码放整齐后推料杆将货箱推送至车厢内;
提升机构在每次推送完一层货箱后将货箱排列平台抬升一层,以备下一层货箱码垛,各层货箱码垛结束后AGV小车将自动装车机构外移一个货箱的宽度,再码垛下一排货箱,依次码垛直至车厢码垛完成。整个装车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并且装车效率相比目前市面上的装车设备提升了1.5

3倍,装车速度可达到3000件/小时,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中的自动装车机构和货箱供给机构组合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1中的货箱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2中的自动装车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1中的自动装车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0022]图6为实施例2中的货箱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装车机构(2)和货箱供给机构(1);货箱供给机构(1)用于将货箱递送至自动装车机构(2),自动装车机构(2)整机可沿车厢纵深移动,货箱供给机构(1)包括一段可伸缩的输送段;自动装车机构(2)包括货箱输送线,货箱输送线的上料端与货箱供给机构(1)衔接、卸载端设置货箱排列平台(201),货箱排列平台(201)与提升机构(202)的执行端相连,货箱排列平台(201)下行至与货箱输送线的卸载端对接、上行至与货箱码垛高度对齐;货箱排列平台(201)的总宽与车厢宽度适配,货箱排列平台(201)的卸载侧设置有可启闭的挡板(201

1),货箱排列平台(201)包括中间的滚筒平台(201

2)和两侧的料板(201

3),滚筒平台(201

2)与货箱输送线对中;滚筒平台(201

2)中设置有一个在其宽度区间内横移的拨箱板(201

4),料板(201

3)上设置有一个可沿其长度方向滑行的推料杆(201

5),推料杆(201

5)连接料板的宽度区间、并可延伸至滚筒平台(201

2)内,从货箱输送线来料后,拨箱板(201

4)向两侧的料板(201

3)依次拨送货箱,将货箱逐个排成一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装车机构(2)包括车架(203)、输送带(204)、来料滚筒线(205)、AGV小车(206),货箱供给机构(1)至货箱排列平台(201)之间来料滚筒线(205)和输送带(204)按序布置在车架(203)上连接成输送线,车架(203)下分布有车轮,AGV小车(206)在车架(203)的底部用于拖行车架(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车自动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机构(202)包括升降支架(202

1)、链条(202

6)、分别置于输送带(204)两侧的两组伸缩立架(202

2),伸缩立架(202

2)包括逐级插接的数个滑轨,相邻级的滑轨之间连接有顶升元件(202

3),首级滑轨与车架(203)铰接,首级滑轨与车架(203)之间连接有伸缩斜撑元件(202

4),升降支架(202

1)两端的滑轮组限制在两侧末级滑轨的导槽中,滑轮组中包括两个呈竖列布置的滑轮,末级滑轨的顶端设置有链轮(202

5),链条(202

6)的一端与末级滑轨的上一级滑轨连接、另一端绕过链轮(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常青姜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富利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