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399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7
本申请涉及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一侧通过第一进气管用于与退火炉连接,所述换热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另一端连通有用于排出废气的第一出气管,所述换热箱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与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有供风源,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用于与钢带干燥室连通。本申请具以下效果:可回收废气中的热量,并利用回收的热量对钢带进行干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热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带在经过清洗后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再对钢带进行包装。
[0003]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可降低金属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0004]一般的,金属通过退火炉退火,退火炉在对金属进行退火时会产生废气,废气在排出时,废气会携带大量的热量,会导致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回收并利用废气中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换热介质的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一侧通过第一进气管用于与退火炉连接,所述换热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另一端连通有用于排出废气的第一出气管,所述换热箱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与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有供风源,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用于与钢带干燥室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退火炉中的废气通过退火炉排出并通过第一进气管进入换热箱中的第一换热管中,废气通过第一换热管与换热箱中的换热介质换热后温度降低,通过第一出气管排出换热箱,同时,供风源对第二进风管供风,风通过第二进风管进入换热箱中并与换热介质换热后温度上升形成热风,热风通过第二出气管进入钢带干燥室中并对钢带进行干燥,以此可回收废气中的热量,并利用回收的热量对钢带进行干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呈非直线型。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在经过第一换热管换热时,可在非直线型的换热管中停留较长时间,可提升废气的换热时间,以此进行充分换热,同时非直线型的换热管可储存较多的废气,提高废气的换热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换热箱中设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管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可通过第一换热管、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管中的空气进行换热,当换热介质为液体时,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互不连通,换热介质可充分与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接触,可提高换热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供风源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用于与钢带干燥室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出气管在将热风输送至钢带干燥室中,对钢带干燥
后的热风降温并通过回气管输送至供风源,供风源再将降温后的热风与空气一同输送至第二换热管内升温,以此可回收钢带干燥室中降温后的热风,降温后的热风可对供风源输入第二进气管中的空气进行预热,可提高第二换热管中空气的换热效率。
[0015]优选的,所述回气管通过干燥机与所述供风源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钢带干燥室中回收的热风携带有水分,热风可通过干燥机减少水分,可尽量避免水分进入第二换热管中,可减少水分对空气换热的影响。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气管远离所述换热箱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用于与钢带干燥室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支管用于与钢带干燥室底部连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出气管中的热风分别通过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进入钢带干燥室中,热风分别从钢带干燥室的顶部与底部进入,可对钢带的两面进行干燥,可提高干燥钢带的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用于与钢带干燥室连接的一端均安装有流量阀。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可通过流量阀调节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输入钢带干燥室中的热风量,可根据需求量调节热风量。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法兰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可拆卸第一进气管、第一换热管与第一出气管,可方便对第一进气管、第一换热管与第一出气管进行清洁或更换,提高了拆卸的方便性。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有负压源。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在经过第一换热管时容易在第一换热管中残留灰尘,负压源可吸出第一出气管与第一换热管中的灰尘,可降低灰尘对第一换热管的影响,以此提高第一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0025]优选的,所述换热箱侧壁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铺设于所述换热箱侧壁内。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可对换热箱中的换热介质保温,可减少换热介质的热量损失,以此可提高换热效果。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退火炉中的废气通过退火炉排出并通过第一进气管进入换热箱中的第一换热管中,废气通过第一换热管与换热箱中的换热介质换热后温度降低,通过第一出气管排出换热箱,同时,供风源对第二进风管供风,风通过第二进风管进入换热箱中并与换热介质换热后温度上升形成热风,热风通过第二出气管进入钢带干燥室中并对钢带进行干燥,以此可回收废气中的热量,并利用回收的热量对钢带进行干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0029]2.废气在经过第一换热管换热时,可在非直线型的换热管中停留较长时间,可提升废气的换热时间,以此进行充分换热,同时非直线型的换热管可储存较多的废气,提高废气的换热效率;
[0030]3.第二出气管在将热风输送至钢带干燥室中,对钢带干燥后的热风降温并通过回气管输送至供风源,供风源再将降温后的热风与空气一同输送至第二换热管内升温,以此可回收钢带干燥室中降温后的热风,降温后的热风可对供风源输入第二进气管中的空气进行预热,可提高第二换热管中空气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第一换热管。
[003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回气管。
[003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第二换热管。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0、换热箱;101、第一进气管;102、第一换热管;103、第一出气管;104、第二进气管;105、第二换热管;106、第二出气管;107、供风源;108、回气管;109、干燥机;110、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负压源;113、保温层;114、流量阀;
[0037]200、退火炉;
[0038]300、钢带干燥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钢带干燥室300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条状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钢带沿水平方向从第一开口进入进行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换热介质的换热箱(100),所述换热箱(100)一侧通过第一进气管(101)用于与退火炉(200)连接,所述换热箱(100)内设有第一换热管(102),所述第一换热管(102)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01)连通,另一端连通有用于排出废气的第一出气管(103),所述换热箱(100)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04)与第二出气管(106),所述第二进气管(104)连接有供风源(107),所述第二进气管(104)与所述第二出气管(106)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106)用于与钢带干燥室(30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02)呈非直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00)中设有第二换热管(105),所述第二换热管(10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管(10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管(106)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的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源(107)连接有回气管(108),所述回气管(108)用于与钢带干燥室(30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泽谭雪志魏张权王雷方利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普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