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69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火炬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顶端连接有排烟管,燃烧室的内部设有燃烧机构;当火炬是一直持续使用,则可将动力切换箱直接输送到发电机上,直接进行发电,减少中间转换造成的动力损耗,当火炬断断续续使用时,此时发电机频繁被启动会产生垃圾电,且为减小频繁启动发电机造成损坏,可将动力切换箱匹配到气泵,利用气泵往储气罐的内部补充气体,以气体为动力媒介储能,之后不管火炬是否再使用,都可用存储的高压气体驱动气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使发电机不停机持续发电,产生优质的能源,从而便于将不稳定的热能回收系统转换为稳定的气动持续输出方式,保证回收的电能优质。回收的电能优质。回收的电能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炬热能回收
,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石油化工行业、煤化工等行业,生产装置开停车状态下、正常运行状态下以及在火灾、停电、停水等事故状态下都会产生大量尚无法直接利用而必须排出的可燃火炬气,这些火炬气成分复杂并且流量波动范围大,通常采用高架火炬直接在高空燃烧进行处理;在对燃烧的热量进行回收时,只是单一的通过加热水驱动蒸汽轮机发电,此种方式只适合不间断的持续的火炬燃烧,但是火炬燃烧是要根据是否有可燃气体要处理再进行使用的,随意性较大,并不能够不间断的提供热源,导致发电时有时无,产生垃圾电,不便进行回收利用,且频繁的重启容易导致发电部件损害,为此亟需提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端连接有排烟管,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有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机构,所述燃烧机构上连接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上连接有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和循环机构之间设有切换机构。
[0005]具体的,所述燃烧机构包隔热棉,所述燃烧室的内壁安装有隔热棉,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有内胆,所述内胆上螺旋缠绕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缝隙之间设有导热片,所述内胆的内部设有呈螺旋状的旋风片,所述内胆的顶端设有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传感器,所述内胆的顶端还设有用于点燃可燃气体的点火器。
[0006]具体的,所述太阳能机构包括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地面安装有多块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一侧设有用于电池储能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分别和传感器、点火器电性连接,所述配电箱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电路的PLC。
[0007]具体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设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汽轮机,所述汽轮机和吸热管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控阀,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冷凝器,所述汽轮机和冷凝器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冷凝器和吸热管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电控阀和配电箱电性相连。
[0008]具体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动力切换箱,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动力切换箱,所述汽轮机的输出轴和动力切换箱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动力切换箱设有两个输出轴,所述动力切换箱的其中一个输出轴上连接有气泵,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和气泵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和配电箱电
性相连。
[0009]具体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发电机,所述动力切换箱的一侧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一端设有气动机,所述动力切换箱与发电机之间、所述发电机和气动机之间均连接有离合器,所述气动机和储气罐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和配电箱电性相连。
[0010]具体的,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电动推杆,所述发电机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连接有呈凵字状的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两端分别和一个离合器相连,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操控杆驱动对应的离合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燃烧室燃烧后可加热循环的液体,通过高温高压液体驱动汽轮机运行,当火炬是一直持续使用,则可将动力切换箱直接输送到发电机上,直接进行发电,减少中间转换造成的动力损耗,当火炬断断续续使用时,此时发电机频繁被启动会产生垃圾电,且为减小频繁启动发电机造成损坏,可将动力切换箱匹配到气泵,利用气泵往储气罐的内部补充气体,以气体为动力媒介储能,之后不管火炬是否再使用,都可用存储的高压气体驱动气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使发电机不停机持续发电,产生优质的能源,从而便于将不稳定的热能回收系统转换为稳定的气动持续输出方式,保证回收的电能优质。
[0013](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通过太阳能发电板设置独立的电路,用于驱动点火器以及各个阀门,自动化驱动各个部件稳定运行,无需人力干预,自动化程度高,输出能源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燃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循环机构、储能机构和切换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装置的运行系统图。
[0019]图中:1、燃烧室;2、排烟管;3、燃烧机构;31、内胆;32、吸热管;33、隔热棉;34、导热片;35、旋风片;36、传感器;37、点火器;4、太阳能机构;41、太阳能发电板;42、配电箱;5、循环机构;51、箱体;52、冷凝器;53、第一管道;54、第二管道;55、出水管;56、第一电控阀;57、汽轮机;6、储能机构;61、动力切换箱;62、气泵;63、第一输气管;64、第二电控阀;65、储气罐;7、切换机构;71、发电机;72、气动机;73、离合器;74、操控杆;75、电动推杆;76、第二输气管;77、第三电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1]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包括燃烧室
1,所述燃烧室1的顶端连接有排烟管2,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设有燃烧机构3,所述燃烧机构3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机构4,所述燃烧机构3上连接有循环机构5,所述循环机构5上连接有储能机构6,所述储能机构6和循环机构5之间设有切换机构7。
[0022]具体的,所述燃烧机构3包隔热棉33,所述燃烧室1的内壁安装有隔热棉33,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设有内胆31,所述内胆31上螺旋缠绕有吸热管32,所述吸热管32的缝隙之间设有导热片34,所述内胆31的内部设有呈螺旋状的旋风片35,所述内胆31的顶端设有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传感器36,所述内胆31的顶端还设有用于点燃可燃气体的点火器37;装置在使用时,可燃气体导入所述燃烧室1,所述传感器36检测到可燃气体将信号发送到PLC,PLC控制启动所述点火器37打火燃烧,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将热量均匀散布到所述内胆31上,最后再由所述内胆31将热量传递到所述吸热管32上,所述吸热管32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内胆31的外侧,可保证所述吸热管32充分吸热,回收热量效率提高,此外所述吸热管32的管与管的间隔缝隙之间设有所述导热片34,所述导热片34方便所述吸热管32更快获得热量,所述内胆31的内部设有呈螺旋的所述旋风片35,所述燃烧室1的内壁上填充有所述隔热棉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的顶端连接有排烟管(2),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设有燃烧机构(3),所述燃烧机构(3)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机构(4),所述燃烧机构(3)上连接有循环机构(5),所述循环机构(5)上连接有储能机构(6),所述储能机构(6)和循环机构(5)之间设有切换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机构(3)包隔热棉(33),所述燃烧室(1)的内壁安装有隔热棉(33),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设有内胆(31),所述内胆(31)上螺旋缠绕有吸热管(32),所述吸热管(32)的缝隙之间设有导热片(34),所述内胆(31)的内部设有呈螺旋状的旋风片(35),所述内胆(31)的顶端设有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传感器(36),所述内胆(31)的顶端还设有用于点燃可燃气体的点火器(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机构(4)包括太阳能发电板(41),所述燃烧室(1)的一侧地面安装有多块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发电板(41),所述太阳能发电板(41)的一侧设有用于电池储能的配电箱(42),所述配电箱(42)分别和传感器(36)、点火器(37)电性连接,所述配电箱(4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电路的PL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5)包括箱体(51),所述燃烧室(1)的一侧设箱体(51),所述箱体(51)的内部设有汽轮机(57),所述汽轮机(57)和吸热管(32)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出水管(55),所述出水管(55)上安装有第一电控阀(56),所述箱体(51)的一侧设有冷凝器(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恭敏刘学振王志勇王世合马军杰范文涛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明珠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