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354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有机银化合物、有机酸与有机溶剂混匀,得混合液;(2)采用电化学法,以氨基化树脂为工作电极,混合液为溶剂,饱和甘汞为对电极,循环伏安法扫描后,洗涤,干燥,得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3)将所述的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添加到有机溶剂中混匀后,滴加肼类还原剂,超声分散后,过滤、干燥,在惰性气氛、700~1100℃下保温1~6h,得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硬碳孔隙中沉积氧化银,提高掺杂均匀性、一致性、过程可控性,同时反应条件温和、与硬碳前驱体的相容性好。与硬碳前驱体的相容性好。与硬碳前驱体的相容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硬碳是一种难石墨化的无定形碳,其具有零膨胀、快充低温性能优异等优点,但是由于硬碳自身高的孔隙及其比表面积,造成其材料的首次效率较低(约80%),高温存储性能偏差,电子导电性较差,限制其应用。而提升材料的首次效率之一是减少材料的孔隙,降低副反应,提升首次效率,但是会降低其动力学性能。例如通过掺杂沥青并碳化,掺杂微量金属元素(比如纳米银、纳米铜等),但是由于金属银/铜自身的密度较大,容易造成材料之间的均匀性较差,影响其加工性能。同时纳米金属存在与电解液反应剧烈,造成其高温存储下降。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掺杂金属元素降低电子阻抗的同时,加工性能好、制备过程简单,可以提升材料的首次效率、功率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电化学法将有机银化合物沉积在多孔硬碳孔隙,并进行还原,得到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可以提升硬碳材料的首次效率及其功率性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有机银化合物、有机酸与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0008](2)采用电化学法,以氨基化树脂为工作电极,以混合液为溶剂,饱和甘汞为对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10~100周后,采用0.1mol/L的HCL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
[0009](3)将所述的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添加到有机溶剂中混匀后,滴加肼类还原剂,超声分散处理后,过滤、干燥,在惰性气氛、700~1100℃下保温1~6h后,降温至室温,粉碎,得所述的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有机银化合物为四氟硼酸银、三氟甲烷磺酸银、三氟乙酸银、六氟磷酸银中的一种;
[0011]有机酸为聚苯乙烯磺酸或聚乙烯磺酸;
[0012]有机溶剂为四氯化碳、环己烷、二甲苯、N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有机银化合物、有机酸、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0:1~10:500~1000。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氨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树脂在酸性溶液中浸泡
处理22~26h后,添加到苯胺溶液中,搅拌分散0.8~1.2h,过滤、干燥,得氨基化树脂。
[0015]再进一步的,所述的树脂为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0016]所述的酸性溶液为硫酸、硝酸、磷酸、盐酸溶液的一种,质量浓度为10~20wt%。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在

2V~2V、0.5~5mV/s的条件下扫描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肼类还原剂为无水肼、甲基肼、乙基肼、丙基肼、叔丁基肼中的一种。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超声分散1~6h后,过滤,在80℃下真空干燥;
[0020]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00~1100℃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与肼类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00:100~200。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具有首次效率及其功率性能佳的有点。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化学沉积法沉积银化合物,具有均匀性好、过程可控、沉积致密度高、效果高等优点;与传统的固相/液相掺杂相比,具有加工性能优异,一致性高、阻抗低等优点,并减少材料表面的副反应及其提升功率等性能。
[0025]2、本专利技术采用肼类还原剂对其银化合物进行还原成银单质,具有条件温和,过程可控,一致性高等优点,并提升硬碳复合材料功率及其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制备出的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达到预期专利技术目的,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8]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其硬碳孔隙中沉积氧化银,还原得到银均匀掺杂在孔隙中,具有掺杂均匀性好、一致性高、过程可控等优点,同时,有机银相比银粉直接掺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与硬碳前驱体的相容性好等优点,提升制备材料的一致性,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及其首次效率。
[0030]实施例1.
[003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2](1)将100g酚醛树脂添加到1000ml、15wt%的硫酸溶液中浸泡24h,过滤,得到羧酸化树脂;之后取50g羧酸化树脂添加到100g苯胺溶剂中,搅拌分散均匀1h,过滤、80℃真空干燥24h,得到氨基化树脂。
[0033](2)将100g四氟硼酸银、5g聚苯乙烯磺酸与800g四氯化碳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0034]之后采用电化学法,以氨基化树脂为工作电极,以混合液为溶剂,饱和甘汞为对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

2V~2V,扫描速度为1mV/s的条件下扫描50周,之后采用0.1mol/L的HCL洗涤,80℃真空干燥24h,得到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
[0035](3)将100g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添加到500g四氯化碳中,配置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溶液后,滴加150g甲基肼,超声分散反应3h,之后过滤,再80℃真空干燥24h。然后转移到管式炉中,在氩气惰性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900℃保温3h,之后在氩气惰性气氛下降温到室温、粉碎,得到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0036]实施例2.
[0037]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8](1)将100g糠醛树脂添加到100ml、10wt%硝酸性溶液中浸泡24h,过滤,得到羧酸化树脂,之后取50g羧酸化树脂添加到100g苯胺溶剂中,搅拌分散均匀1h,过滤,80℃真空干燥24h,得到氨基化树脂。
[0039](2)将100g三氟甲烷磺酸银、1g聚乙烯磺酸与500g环己烷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0040]之后采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银化合物、有机酸与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采用电化学法,以氨基化树脂为工作电极,以混合液为溶剂,饱和甘汞为对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10~100周后,采用0.1mol/L的HCL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3)将所述的银掺杂硬碳前驱体材料添加到有机溶剂中混匀后,滴加肼类还原剂,超声分散处理后,过滤、干燥,在惰性气氛、700~1100℃下保温1~6h后,降温至室温,粉碎,得所述的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有机银化合物为四氟硼酸银、三氟甲烷磺酸银、三氟乙酸银、六氟磷酸银中的一种;有机酸为聚苯乙烯磺酸或聚乙烯磺酸;有机溶剂为四氯化碳、环己烷、二甲苯、N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有机银化合物、有机酸、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0:1~10:500~10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氨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国军王福寿王福国王福山裴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宏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