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55311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三七茎叶烘干、粉碎、过筛得到三七茎叶粉,将三七茎叶粉加水调浆得到三七茎叶粉原浆,灭菌后冷却至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健康产品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背景
[0002]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Burkill)F.H.Chen ex C.H.)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三七,温性植物,味苦后甘,对其肝、胃都有一定调节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等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三七的花和茎叶也是被列入新资源食品原料,是典型的具有功能导向的食药同源类食品。《本草纲目》称三七茎叶“治折伤、跌扑出血,敷之即止,青肿经夜即散,余功同根”。三七茎叶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主要以皂苷(人参皂苷、三七皂苷等)为主,其次还含有黄酮、多酚、脂质、蛋白质等,能够防止脑出血,增强记忆力等作用。自古以来,云南当地的壮族、苗族民间有用三七茎叶、花制作菜肴及将其泡茶饮用的习惯。到目前为止,民间尚无因食用三七茎叶而产生毒副作用及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0003]研究发现三七茎叶功效丰富,含有活血化淤、止痛消炎、促进消化等功能以及多种活性成分。近年来,学者发现利用微生物发酵,使生物酶破壁,促使有效成分溶出,提高提取效率及药用价值。目前研究者大多关注三七根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其有效活性成分,常常将三七茎叶作为废弃物丢弃。据初步统计,每年三七总产量大约2000吨,但有80%的三七茎叶被浪费,既污染环境还占用土地。近年来,大多学者在植物化学及其药理实验等方面研究发现,在同株植物中,90%以上的植株器官之间存在关联性:如成分种类相对一致、功能特性效果一致等,因此三七茎叶中也存在着很多与三七根类似的活性成分,且通过微生物发酵能提高含量及成分。
[0004]综上,亟需探索出一种微生物发酵技术,可将三七茎叶中的有关活性成分充分提炼形成提取物,为三七茎叶综合开发利用寻求新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三七茎叶中活性成分充分提炼形成提取物,相比传统提取技术,显著提高三七茎叶中的皂苷类、黄酮类、总多酚类成分的提取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备料:将三七茎叶烘干、粉碎、过筛,得到三七茎叶粉;
[0009]S2复配发酵剂:将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分别活化、培养得到植物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再按1:2的比例将植物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剂;
[0010]S3调浆:将三七茎叶粉加水调浆,得到三七茎叶粉原浆;
[0011]S4灭菌接种:将三七茎叶粉原浆灭菌,冷却至60
±
5℃,移入发酵设备,加入发酵
剂,再加水补至三七茎叶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20,混匀,得到三七茎叶粉发酵原液;
[0012]S5发酵:利用酸度调节剂调节三七茎叶粉发酵原液的pH值为5.5,于30℃恒温发酵144h,得到三七茎叶发酵液;
[0013]S6干燥:将三七茎叶发酵液干燥,再将干燥物粉碎、过筛,即得三七茎叶发酵粉。
[0014]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是指将新鲜三七茎叶洗净,置于恒温干燥箱内以48℃烘至轻捏即碎。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过筛是指过60目筛。
[0016]作为优选,所述调浆是指三七茎叶粉和水按料液比为1:5混匀。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剂,其加入量为三七茎叶粉原浆体积的2%。
[0018]作为优选,所述灭菌是指将高压灭菌锅的温度设定为121℃,进行高压灭菌20min。
[0019]作为优选,所述酸度调节剂为醋酸、盐酸、苹果酸的其中一种。
[0020]作为优选,所述干燥是指将样品置于

80℃冰箱内过夜冻实,次日将样品放入冷冻干燥机干中,

30℃预冻2h,

40℃后预冻1h,升华干燥温度为

20℃,升华干燥时间为24h,真空度为15Pa,40℃解析干燥6h,真空度为15Pa。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的用途,将上述三七茎叶发酵粉用于制备保健茶、保健酒、饮料、汤料包、膳食添加剂。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3](1)相比于传统提取技术,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操作简便,三七茎叶中的有关活性成分皂苷、黄酮、总多酚的提取更为充分;
[0024](2)通过对该三七茎叶发酵粉合理的应用,既改善三七茎叶作为废弃物丢弃的状况,缓解环境治理压力,将三七茎叶变废为宝的同时,还可以替代三七应用于制备部分保健品,缓解三七药材资源紧张的状况,降低各类大健康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考察菌种种类对三七茎叶发酵提取影响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考察发酵剂复配比例对三七茎叶发酵提取影响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考察三七茎叶和水的料液比对三七茎叶发酵提取影响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考察发酵剂添加量对三七茎叶发酵提取影响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考察发酵温度对三七茎叶发酵提取影响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考察发酵时长对三七茎叶发酵提取影响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三七茎叶发酵粉与三七茎叶水提物关于抗氧化性能的对比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三七茎叶发酵粉与三七茎叶水提物关于稳定性测定(DPPH清除率)对比结果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三七茎叶发酵粉与三七茎叶水提物关于稳定性测定(ABTS
+
·
清除率)对比结果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三七茎叶发酵粉与三七茎叶水提物关于抗疲劳能力测定(动物游泳模型)对比结果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三七茎叶发酵粉与三七茎叶水提物关于抗疲劳能力测定(负重游泳模型)对比结果图;
[0036]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三七茎叶发酵粉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测定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0038]实施例1
[0039]本实施例具体考察了部分菌种种类对三七茎叶发酵提取影响,所涉及的菌种包括:CICC 20710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 6226罗伊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CICC 194165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 32845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将三七茎叶烘干、粉碎、过筛,得到三七茎叶粉;S2复配发酵剂:将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分别活化、培养得到植物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再按1:2的比例将植物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剂;S3调浆:将三七茎叶粉加水调浆,得到三七茎叶粉原浆;S4灭菌接种:将三七茎叶粉原浆灭菌,冷却至60
±
5℃,移入发酵设备,加入发酵剂,再加水补至三七茎叶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20,混匀,得到三七茎叶粉发酵原液;S5发酵:利用酸度调节剂调节三七茎叶粉发酵原液的pH值为5.5,于30℃恒温发酵144h,得到三七茎叶发酵液;S6干燥:将三七茎叶发酵液干燥,再将干燥物粉碎、过筛,即得三七茎叶发酵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指将新鲜三七茎叶洗净,置于恒温干燥箱内以48℃烘至轻捏即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是指过60目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浆是指三七茎叶粉和水按料液比为1:5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军赵存朝牟泓羽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