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组合式电路分组交换架构的光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79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0
本公开涉及具有组合式电路分组交换架构的光网络。光网络包括耦接到分组交换机的顶部联网端口、第一媒体转换器、第二媒体转换器和底部联网端口。所述第一媒体转换器耦接到所述顶部联网端口,所述第一媒体转换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电路交换功能的第一ASIC收发器。所述第二媒体转换器经由光缆耦接到所述第一媒体转换器以接收光信号。所述第二媒体转换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电路交换功能的第二ASIC收发器。所述底部联网端口耦接到所述第二媒体转换器。所述第一ASIC收发器和所述第二ASIC收发器被配置为从所述顶部联网端口中的一个向所述底部联网端口中的任一个发送信号,并且从所述底部联网端口中的一个向所述顶部联网端口中的任一个发送信号。的任一个发送信号。的任一个发送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组合式电路分组交换架构的光网络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0398184.1、申请日为2021年4月1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组合式电路分组交换架构的光网络”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布线和重新布线通常由人来执行,因此数据中心拓扑的管理费力、费时又昂贵。数据中心中的部署和应用是高度动态的,因此拓扑经常被超额配置以满足各种系统需求。
附图说明
[0003]参照以下附图根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公开。附图仅被提供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仅描绘典型实施例或示例实施例。
[0004]图1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光网络。
[0005]图2是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光网络的框图。
[0006]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ASIC收发器的框图。
[0007]图4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另一种光网络。
[0008]图5是图示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光连接器到多个媒体转换器的连接的图。
[0009]图6A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应用于媒体转换器和三个端点的带宽分配技术。
[0010]图6B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应用于媒体转换器和三个端点的另一种带宽分配技术。
[0011]图6C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应用于媒体转换器和三个端点的又一种带宽分配技术。
[0012]图6D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应用于媒体转换器和三个端点的再一种带宽分配技术。
[0013]图7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另一种光网络。
[0014]图8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又一种光网络。
[0015]附图并非是穷举的,并且不将本公开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超大规模可组合数据中心架构需要高带宽联网。已知所有交换机的带宽都有限。例如,根据端口宽度和所需带宽,可以将交换机的250个I/O引脚配置为32个(100Gb/s)或128个(25Gb/s)端口。结果,交换机结构提供了连通性,并且增加新带宽或重新配置现有带宽通常需要对数据中心的大部分区域重新布线。拓扑重新配置涉及手动重新连接光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例如,这也导致了对于具有数千个服务器和数百个架顶式(TOR)交换机的数据中心的过多的布线。此外,传统的静态网络并未随着工作负载会随时间变化而得到优化,从而导致以成本为代价的过度配置,或者以性能为代价的配置不足。
[0017]本文公开的技术提供了被设计以提供高带宽和简化布线的光网络。在光网络中,采用了媒体转换器。媒体转换器具有可以用作电路交换机的引脚互换能力/功能。结合分组交换功能,这些技术提供了可以根据需要重新提供/重新分配带宽的可重新配置的拓扑。这使分组与电路交换机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过渡,从而可以提供诸如降低布线成本和为服务器提供灵活带宽等优势。
[0018]现在参考图1。图1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光网络100。光网络100包括多个顶部联网端口102和多个底部联网端口104。顶部联网端口10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TOR交换机的一部分或诸如路由器的其他网络设备的一部分。底部联网端口104可以是布置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机架中的服务器的端口或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的端口。顶部联网端口102经由电缆108耦接到第一媒体转换器(MC)06。底部联网端口104经由电缆112耦接到第二媒体转换器110。第一媒体转换器106和第二媒体转换器110经由一个或多个光缆114(图1中示出了一个)彼此连接。
[0019]第一媒体转换器106布置为与顶部联网端口102相距距离D1,而第二媒体转换器106布置为与底部联网端口104相距距离D2。第一媒体转换器106和第二媒体转换器110间隔开距离D3。在一些实施例中,D3大于D1,D1约等于D2。作为非限制性示例,D1和D2最大约0.5米,而D3最大约30米。当图1的拓扑应用于数据中心时,可以对该配置进行更灵活的部署。例如,用更长的光缆来替换光网络100中的电缆使得能够实现底部联网端口104与顶部联网端口102之间的快速通信。
[0020]第一媒体转换器106包括第一专用集成电路(ASIC)收发器,所述第一ASIC收发器被配置为将来自多个顶部联网端口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光信号经由光缆114发送到第二媒体转换器110。第二媒体转换器110包括第二ASIC收发器,所述第二ASIC收发器被配置为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经由电缆112将电信号发送到相应的底部联网端口104。
[0021]从底部联网端口104到顶部联网端口102的信号发送遵循类似的机制。底部联网端口104经由电缆112将电信号发送到第二媒体转换器110。第二媒体转换器110的第二ASIC收发器被配置为将来自底部联网端口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且经由光缆114将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媒体转换器106。第一媒体转换器106的第一ASIC收发器被配置为将来自第二媒体转换器110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经由电缆108将电信号发送至相应的顶部联网端口102。
[0022]第一ASIC收发器和第二ASIC收发器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电路交换功能。电路交换功能允许第一ASIC收发器和第二ASIC收发器将信号从顶部联网端口中的一个发送到底部联网端口中的任一个,并将信号从底部联网端口之一发送到顶部联网端口中的任一个。这些技术在路由信号分组或故障切换缓冲方面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例如,当顶部联网端口102中的一个停止服务时,由停止服务的交换机端口处理的来自底部联网端口104的信号可以由第一媒体转换器106的第一ASIC收发器切换到另一个交换机端口。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当电缆108中的一个断开时,来自底部联网端口104的本应经由断开的电缆发送到交换机端口的信号可以由第一媒体转换器106的第一ASIC收发器切换到经由不同的电缆108的另一个交换机端口。
[0023]图2是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光网络200的框图。光网络200包括第一电端
点202、第二电端点204、第一媒体转换器206和第二媒体转换器208。第一电端点202经由第一电链路210连接到第一媒体转换器206。第二电端点204经由第二电链路212连接到第二媒体转换器208。第一媒体转换器206和第二转换器208经由光链路214彼此连接。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图2示出了第一媒体转换器206和第二转换器208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到一个电端点,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媒体转换器206和第二转换器208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多个电端点。电端点例如可以是顶部联网端口、底部联网端口或其他网络部件。
[0024]第一媒体转换器206包括面向第一电端点202的第一物理接口(PHY)206a、面向第二媒体转换器208的第二物理接口206b以及第一ASIC收发器206c。第二媒体转换器208包括面向第一媒体转换器206的第三物理接口208a、面向第二电端点204的第四物理接口208b以及第二ASIC收发器208c。第一ASIC收发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网络,包括:多个顶部联网端口,所述多个顶部联网端口耦接到分组交换机;一个或多个第一媒体转换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媒体转换器耦接到所述多个顶部联网端口,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媒体转换器中的每一个包括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多个顶部联网端口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第一ASIC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ASIC收发器具有电路交换功能;一个或多个第二媒体转换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媒体转换器经由一个或多个光缆耦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媒体转换器以接收所述光信号,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媒体转换器中的每一个包括被配置为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第二ASIC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二ASIC收发器具有电路交换功能;以及多个底部联网端口,所述多个底部联网端口耦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媒体转换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媒体转换器中的每一个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媒体转换器中的每一个,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ASIC收发器向所述多个底部联网端口分配的带宽,使得所述多个底部联网端口中的第一底部联网端口的带宽不同于所述多个底部联网端口中的第二底部联网端口的带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