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天线以及断丝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60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天线以及断丝探测器。感应天线的下端设置有引脚,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侧臂,所述两个侧臂的顶部设置有防脱臂,所述防脱臂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导向槽,所述防脱臂的前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的底部连通的第一进线缝,所述防脱臂的后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线缝,所述第一进线缝和第二进线缝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两者通过第三进线缝连通,所述第三进线缝与防脱臂的底面以及导向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感应天线外表面设置有防止其与纤维丝接触而在两者间发生电荷转移的绝缘层。断丝探测器上安装有上述的感应天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纤维丝不容易从感应天线中脱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纤维丝不容易从感应天线中脱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纤维丝不容易从感应天线中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天线以及断丝探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天线以及断丝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断丝探测器也称纱线传感器,应用于纺织行业,用来检测纤维丝是否断开。现有技术的断丝探测器,如图1所示,包括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外表面镀金属层)的外壳1,外壳1上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和顶面的通道11,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开口天线3,开口天线3的开口位于通道11内,还包括呈U型的陶瓷件4,陶瓷件4将开口天线3半包围以防止其与纤维丝接触。其工作原理为:纤维丝从陶瓷件4的开口中通过,当纤维丝正常时,连续通过陶瓷件4的纤维丝会因与空气摩擦,且由于丝线本身并非完全粗细均匀,所以每一部分纤维带的静电也会大小不同,这些差异会在开口天线3附近产生大小、幅度不一的交变电场,使开口天线3产生微弱的感应电压;当纤维丝断开时,开口天线3附近的交变电场消失,通过判断开口天线3上是否有感应电压即可判断纤维丝是在持续通过还是已经断开。
[0003]申请号为201520926100.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式纱线传感器,其陶瓷件内壁上设置有凸出部,以防止纤维丝从陶瓷件的开口中脱出,此种结构具有一定的防脱效果,但是,由于陶瓷件上仍存在开口,纤维丝还是有一定的几率从陶瓷件的开口中脱出。纤维丝如果从陶瓷件的开口中脱出,会脱离检测区域,造成开口天线3上没有感应电压,使传感器误认为纤维丝断开,影响生产的继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感应天线以及断丝探测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天线,以其使用状态为基准,其下端设置有引脚,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侧臂,所述两个侧臂的顶部设置有防脱臂,所述防脱臂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导向槽,所述防脱臂的前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的底部连通的第一进线缝,所述防脱臂的后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线缝,所述第一进线缝和第二进线缝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两者通过第三进线缝连通,所述第三进线缝与防脱臂的底面以及导向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感应天线外表面设置有防止其与纤维丝接触而在两者间发生电荷转移的绝缘层。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脱臂的前后两侧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位于防脱臂的顶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防脱臂的前后两侧。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线缝和第二进线缝分别位于导向槽531的左右两侧。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脱臂的底面还设置有两个防脱槽,该两个防脱槽
分别位于第三进线缝的两侧并且与第三进线缝连通,其中一个防脱槽贯穿防脱臂的前侧面且其一侧与第二进线缝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个防脱槽贯穿防脱臂的后侧面且其一侧与第一进线缝在同一平面上。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低熔点玻璃。
[0010]一种断丝探测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和顶面的通道,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上述的感应天线,所述感应天线位于通道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感应天线的顶部设置有防脱臂,防脱臂上设置有导向槽、第一进线缝、第二进线缝和第三进线缝,由于导向槽的存在,纤维丝容易进入三个进线缝中,第一进线缝和第二进线缝不在同一平面上,使得纤维丝不容易从感应天线中脱出;2、用绝缘层替代了现有技术的陶瓷件,由于其厚度可以做的比较小,因此,增强了感应天线的感应能力;3、防脱槽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纤维丝从感应天线中脱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断丝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申请的感应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申请的感应天线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申请的断丝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外壳;11、通道;2、电路板;3、开口天线;4、陶瓷件;5、感应天线;51、引脚;52、侧臂;53、防脱臂;531、导向槽;532、第一进线缝;533、第二进线缝;534、第三进线缝;535、防脱槽;5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18]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2

3所示,一种感应天线5,优选用铜制作,以其使用状态为基准,其下端设置有引脚51,引脚5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侧臂52,所述两个侧臂52的顶部设置有防脱臂53,所述防脱臂53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导向槽531,所述防脱臂53的前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531的底部连通的第一进线缝532,第一进线缝532不贯穿防脱臂53的后侧面,所述防脱臂53的后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531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线缝533,第二进线缝533不贯穿防脱臂53的前侧面,所述第一进线缝532和第二进线缝533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两者通过第三进线缝534连通,第三进线缝534的厚度要尽量大一些,所述第三进线缝534与防脱臂53的底面以及导向槽531的底部连通,所述感应天线5外表面设置有防止其与纤维丝接触而在两者间发生电荷转移的绝缘层54。
[0019]进一步的,所述防脱臂53的前后两侧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槽531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位于防脱臂53的顶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导向槽531的延伸方向
垂直于防脱臂53的前后两侧。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线缝532和第二进线缝533分别位于导向槽531的左右两侧。
[0021]进一步的,所述防脱臂53的底面还设置有两个防脱槽535,该两个防脱槽535分别位于第三进线缝534的两侧并且与第三进线缝534连通,其中一个防脱槽535贯穿防脱臂53的前侧面且其一侧与第二进线缝533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个防脱槽535贯穿防脱臂53的后侧面且其一侧与第一进线缝532在同一平面上。防脱槽535的宽度大于第一进线缝532和第二进线缝533的宽度(左右方向为宽度,前后方向为厚度)。
[0022]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54的材质为低熔点玻璃。绝缘层54也可以通过在感应天线5表面镀绝缘的陶瓷膜层所得到。绝缘层54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陶瓷件4,起到绝缘、耐磨的作用(因为纤维丝是振动或者晃动的,偶尔会与陶瓷件4接触)。引脚51处可以不设置绝缘层54。绝缘层54的厚度可以做的比较小,因此,相当于增强了感应天线5的感应能力。
[0023]为了防止划伤纤维丝,感应天线5上所有可能与纤维丝接触的部位都要设置圆倒角。
[0024]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天线,以其使用状态为基准,其下端设置有引脚(51),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侧臂(5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臂(52)的顶部设置有防脱臂(53),所述防脱臂(53)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导向槽(531),所述防脱臂(53)的前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531)的底部连通的第一进线缝(532),所述防脱臂(53)的后侧设置有与其底面以及导向槽(531)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线缝(533),所述第一进线缝(532)和第二进线缝(533)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两者通过第三进线缝(534)连通,所述第三进线缝(534)与防脱臂(53)的底面以及导向槽(531)的底部连通,所述感应天线外表面设置有防止其与纤维丝接触而在两者间发生电荷转移的绝缘层(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臂(53)的前后两侧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槽(531)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位于防脱臂(53)的顶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导向槽(5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防脱臂(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讯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埃夫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