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256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身以及地刷,地刷上设有吸污口,机身上设有污水箱,吸污口和污水箱之间通过吸污管道连通,污水箱设有自底壁向上延伸的进污管,吸污管道包括设置在机身底部的转接管以及与转接管连接的吸污软管,吸污软管另一端与吸污口连通并连接,机身下端设有污水箱承托面,承托面上设有通孔,转接管固定在通孔处,污水箱可拆卸的安装在机身的承托面上,进污管与转接管对接,且进污管与转接管之间设有密封圈,在进污管与转接管的对接处,进污管的内壁相对于转接管的内壁向进污管的中心凸出,凸出的高度不大于4mm,此结构使得进入吸污管道的清洗液产生激流,从而使吸污管道更容易清洗,提升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湿式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表面清洁装置逐渐走入了人们的家庭生活,成为清洁地板的常用电器。一般行业中的具有用水或者清洗液清洗待清洁表面的表面清洁装置,将集污盒和水箱都设置在了具有把手杆的机身上,这样就需要设置吸污电机,吸污电机设置在机身上,机身上设置污水箱和清水桶,在辊刷腔内设置清洁辊和吸污口,在地刷内设置吸污管道,在清洁辊的辅助作用下,吸污电机将清洁辊上以及地面上的脏污通过吸污口以及吸污管道抽吸至机身上的污水箱内。表面清洁装置使用完毕,清洁辊和吸污口、吸污管道以及污水箱都变脏,需要清洗,而对较脏的这些部件一一清洗,要清洗的部件较多,顾客清洗起来比较繁琐,且较脏,顾客很不情愿手洗,而且吸污管道内置,无法清洗,表面清洁装置虽然让洗地更加智能化,但是其自身部件的清洗无疑又给顾客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感。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又研发了自动清洗功能,方便对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辊进行清洗,越来越多的表面清洁装置还会配置清洗基座或基站,当清洁辊需要进行清洗时,将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清洗基座或基站上的清洗槽中,启动自清洗程序,喷液装置和清洁辊转动就可以完成自清洗。虽然现有的表面清洁装置能够利用清洗组件完成清洁辊的自清洗,但是由于清洗后的污液还要经过吸污口、吸污管道进入污水箱内,污水箱可拆卸,可以拿到水管处冲洗,但是污水箱内也有进污管,进污管较细,且进污管的管壁容易粘附污物,只能用较细的清洁刷进行手动刷洗,同时位于地刷内的吸污管道也无法手洗,现有的产品的自动清洗功能,仅能自动清洗清洁辊,无法自动清洗吸污口和吸污管道,时间长了,就会滋生细菌,发出异味,给顾客的体验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至少部分克服上述现有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吸污管道的自动清洗问题,提供一种易清洗的湿式清洁装置,该产品实现了对进污管、吸污管道的自动清洗,且清洗效果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身以及地刷,所述地刷上设有吸污口,所述机身上设有污水箱,所述吸污口和污水箱之间通过吸污管道连通,污水箱设有自底壁向上延伸的进污管,所述吸污管道包括设置在机身底部的转接管以及与转接管连接的吸污软管,吸污软管另一端与吸污口连通并连接,所述机身下端设有污水箱承托面,承托面上设有通孔,转接管的上端口固定在通孔处,污水箱可拆卸的安装在机身的承托面上,所述进污管与转接管对接,且进污管与转接管之间设有密封圈,在进污管与转接管的对接处,进污管的内壁相对于转接管的内壁向进污管的中心凸出,凸出的高度不大于4mm。
[0006]进一步的,通孔周围设置环形止挡腔,转接管的上端口位于止挡腔内,所述密封圈
套在转接管的上端口,并从通孔处向上伸出。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污管的进口抵触在密封圈上,所述进污管的进口相对于密封圈的内壁向进污管中心凸出,凸出的高度不大于3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包括固定部和密封唇,所述转接管上端口设有翻边,所述密封圈的固定部通过二次注塑包住在翻边并套在上端口上,所述密封圈的密封唇穿过通孔向上伸出,并覆盖止挡腔的顶壁。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污管与污水箱一体成型,且进污管的进口与污水箱的底壁顺滑连接为一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唇的内壁和转接管的内壁平齐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管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管和与之连接并向下倾斜设置的圆管,吸污软管通过软管支架套在倾斜设置的圆管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管为透明管,转接管上端口下方还设有污物检测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止挡腔由承托面向上突起形成,承托面的四周设有环形挡壁,所述挡边、突起与承托面围成污水箱的定位槽。
[0014]进一步的,转接管上端口下方还设有安装凸耳,所述机身承托面底壁上设有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结构穿过转接管上的凸耳与机身承托面上螺纹连接部连接,从而将转接管和密封圈进一步固定在通孔处。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包括:
[0016]1、通过将所述机身下端设有污水箱承托面,承托面上设有通孔,转接管的上端口固定在通孔处,污水箱可拆卸的安装在机身的承托面上,所述进污管与转接管对接,且进污管与转接管之间设有密封圈,保证了清洗液能够顺利通过转接管进入进污管,而不会漏液,同时在进污管与转接管的对接处,进污管的内壁相对于转接管的内壁向进污管的中心凸出,凸出的高度不大于4mm,当吸污电机吸污时,吸污电机全功率工作,由于吸污电机吸力足够,污液能够快速越过进污管的管口,从转接管顺利进入进污管,污物也不会挂在转接管的壁上,且在进入进污管面积减小压力加大,污液或者污物能够顺利通过进污管涌入盛物桶内。而所述洗地机在完成自动清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清洗完毕清洁辊后,进行吸污管道的清洗时,吸污电机以小于额定功率的动力工作,我们采用脉动波驱动吸污电机工作,在吸污电机作用下,清洗液在进污管能上下流动,反复冲洗进污管、转接管以及吸污软管,而不进入污水箱,而且转接管和进污管对接,二者不存在交叠段,因此对接处不会藏留污液或污物,清洗液脏污或者污物不会在转接管上留存,更容易实现自动清洗,另外,由于进污管相对于转接管较细,在上方的进污管相对于转接管向中心凸出,使得进污管的外围的区域裸露在转接管外,使得进污管更容易被自动清洗,当我们自动清洗吸污管道时,清洗液从转接管进入进污管内,进污管相对于转接管向中心凸出,凸出部分对清洗液有一个导流的作用,另外清洗液在凸出部分作用下,在此处容易形成旋流,旋流反复冲洗此处,使得进污管和转接管的对接处清洗的更加彻底,尤其是在采用脉冲流对吸污管道进行自动清洗时,先进入吸污管道内的清洗液在吸污管道内上升,进入进污管内,为了反复冲洗进污管,我们控制清洗液回落,由于凸出部分的作用,旋流产生,清洗液回落至此处,后面进入的清洗液与回落的清洗液混合,二者撞击再次产生激流,一部分再次反复冲洗二者对接处,将此处洗净,不会有污物或者污液残留,而同时二者撞击再次产生激流,使得一部分清洗液再次上升,但不
是规律的贴壁上升,因此,液流上升过程中能不断的冲洗进污管的管壁,使得进污管被自动清洗干净,此种结构有利于吸污管道的自动清洗,且清洗效果好,不但实现了吸污管道的自动清洗,而且清洗更加智能,顾客体验感好。
[0017]当凸出的高度大于4mm时,凸出太多,凸出部和清洗接触得面积较大,对于清洗液上升的阻力太大,虽然可以将凸出部分清洗干净,但是不利于清洗液的上升,浪费能量,从而使得清洗液上升的高度不够,则部分进污管可能清洗不到,尤其是进污管的上部;同时,在吸污过程中,凸出太多,对于污液的阻力也大,也不利于污液顺利进入进污管,反而不利于吸污的效果。
[0018]2、通过将承托面的通孔周围设置环形止挡腔,转接管的上端口位于止挡腔内,所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身以及地刷,所述地刷上设有吸污口,所述机身上设有污水箱,所述吸污口和污水箱之间通过吸污管道连通,污水箱设有自底壁向上延伸的进污管,所述吸污管道包括设置在机身底部的转接管以及与转接管连接的吸污软管,吸污软管另一端与吸污口连通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下端设有污水箱承托面,承托面上设有通孔,转接管的上端口固定在通孔处,污水箱可拆卸的安装在机身的承托面上,所述进污管与转接管对接,且进污管与转接管之间设有密封圈,在进污管与转接管的对接处,进污管的内壁相对于转接管的内壁向进污管的中心凸出,凸出的高度不大于4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周围设置环形止挡腔,转接管的上端口位于环形止挡腔内,所述密封圈套在转接管的上端口,并从通孔处向上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管的进口抵触在密封圈上,所述进污管的进口相对于密封圈的内壁向进污管中心凸出,凸出的高度不大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易清洗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固定部和密封唇,所述转接管上端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丽军曹哲彬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