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反射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偏光片基材和表面有凸起的涂层;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丙烯酸类活性单体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使用OLED的显示器件越来越多,传统LCD显示器件市场占有率份额也在逐步减少。这是由于LCD在一些性能方面较OLED有较大劣势,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显示亮度,OLED器件的亮度可以达到900nit以上,而LCD器件很难达到600nit。因此,对于LCD器件,改进思路之一是在保证电视机工号的前提下,提升LCD显示的亮度。反射式偏光片(DBEF)能够通过光的双折射原理,来尽量利用LCD背光发出的光线,提升LCD显示的亮度。但是DBEF无法单独使用,因为其表面光滑,会和LCD屏幕下偏光偏发生吸附及摩尔纹现象。
[0003]CN102563530A公开了一种光扩散膜和包括该光扩散膜的背光单元,所述光扩散膜由透明热塑性树脂形成并在至少一面上具有浮凸图案,其中所述浮凸图案具有1.5μm或更小的平均粗糙度(Ra)和100个峰/cm或更多的峰个数(Rpc)。所述光扩散膜构成DBEF的外层,而且控制所述光扩散膜的表面粗糙度以解决最终屏的局部出现的闪光问题
[0004]目前技术就是通过涂布微珠粒子在DBEF表面形成粗糙面,从而防止其与LCD屏幕下偏光发生吸附及摩尔纹现象;但是因为DBEF本身有几个特性使其在涂布过程很容易产生问题:(1)DBEF表面是一种非结晶PET材质的树脂,此树脂极易被丁酮、甲苯、丁酯、乙酸乙酯等溶剂破坏,因此,在使用含有溶剂的涂布液极易破坏其表面;(2)DBEF厚度在100μm以下,厚度非常薄,在经过烘箱时(涂布液内溶剂需要挥发,需要经过多个高温烘箱),烘箱温度不能过高(<80
°
),温度过高会导致DBEF会翘曲软化因此,只能采用低温和长时间烘烤,导致生产效率低。
[0005]综上所述,开发一种生产周期短,而且适用于LCD显示器件的反射偏光片薄膜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反射偏光片薄膜的雾度和硬度高,成品画面优良,而且生产周期短。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所述反射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偏光片基材和表面有凸起的涂层;
[0009]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
[0010][0011]所述制备原料无溶剂。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无溶剂,不会腐蚀反射偏光片基材,形成的反射偏光片薄膜无需复杂的设备,能耗低,而且生产过程无溶剂,环保绿色;本专利技术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的各组分之间互相配合,形成的涂层性能优异,适用于LCD显示器件。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酸类活性单体的重量份数为30
‑
70份,例如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65份等。
[0014]所述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数为10
‑
40份,例如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等。
[0015]所述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1
‑
10份,例如2份、4份、6份、8份等。
[0016]所述助剂的重量份数为0.1
‑
5份,例如0.5份、1份、2份、3份、4份等。
[0017]优选地,所述涂层的折射率为1.48
‑
1.5,例如1.49、1.5等。
[001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涂层的折射率在1.48
‑
1.5之间,其测试标准为GB/T 614
‑
2021;控制在此范围的原因是树脂折射率跟基材折射率相匹配,基材折射率在1.49左右;折射率偏高会造成光线散射变差,整体遮蔽变差;折射率偏低会造成全反射,降低了光的利用率,导致增益低。
[0019]优选地,所述涂层的邵氏D硬度为65
‑
70,例如66、67、68、69等。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涂层的邵氏D硬度在65
‑
70之间,其测试标准为邵氏硬度测试标准;控制在此范围的原因是防止吸附和翘曲;硬度偏高会造成树脂收缩率大,产品会有翘曲问题,且树脂硬了还有划伤其他材料的风险;硬度偏低会造成树脂偏软,表面受力后发生形变,从而导致材料之间相互吸在一起。
[0021]优选地,所述反射偏光片基材的厚度为50
‑
70μm,例如55μm、60μm、65μm等。
[0022]优选地,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
‑
10μm,例如2μm、4μm、6μm、8μm等。
[0023]优选地,所述丙烯酸类活性单体包括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苯酚丙烯酸酯、2
‑
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吗啉、丙烯酸四氢糠基酯、N,N
‑
二甲基丙烯酰胺、1,6
‑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五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苯酚丙烯酸酯和2
‑
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的组合,丙烯酰吗啉、丙烯酸四氢糠基酯、N,N
‑
二甲基丙烯酰胺、1,6
‑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的组合,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六五丙烯酸酯的组合等。进一步优选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2
‑
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吗啉、异冰片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吗啉N,N
‑
二甲基丙烯酰胺、1,6
‑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
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4]优选地,所述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包括乙氧基化(4)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20)双酚A二丙烯酸酯或乙氧基化(30)双酚A二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乙氧基化(4)双酚A二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的组合,乙氧基化(20)双酚A二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30)双酚A二丙烯酸酯的组合,乙氧基化(4)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20)双酚A二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30)双酚A二丙烯酸酯的组合等,进一步优选乙氧基化(4)双酚A二丙烯酸酯和/或乙氧基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乙氧基化(4)双酚A二丙烯酸酯中“4”的指的是:有四个乙氧基改性,乙氧基化(10)双酚A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偏光片基材和表面有凸起的涂层;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所述制备原料无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偏光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折射率为1.48
‑
1.5;优选地,所述涂层的邵氏D硬度为65
‑
7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偏光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偏光片基材的厚度为50
‑
70μm;优选地,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
‑
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偏光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活性单体包括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苯酚丙烯酸酯、2
‑
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吗啉、丙烯酸四氢糠基酯、N,N
‑
二甲基丙烯酰胺、1,6
‑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五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偏光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偏光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1
‑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
‑
甲基
‑1‑
(4
‑
甲硫基苯基)
‑2‑
吗啉基
‑1‑
丙酮、2,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沈渊,潘家鑫,劳永杰,胡耀忠,徐宇,许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