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20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通过对维级聚酯切片、竹纤维、有机树脂、无机纳米氧化锌、无机纳米氧化钛、软化剂、偶联剂进行处理、加工,再经整理液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具有耐污效果的面料。通过水杨酸脂类化合物和具有催化作用的二丁基氧化锡反应,得到具有防辐射效果的水杨酸双酚A脂,使其作为防紫外添加剂。最后通过涂层法将防紫外添加剂水杨酸双酚A脂涂层到耐污面料上,使其在耐污面料上形成防紫外薄膜,最终制得防紫外耐污面料,用于窗帘用布,可有效阻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不仅使纺织品褪色和脆化,也可使人体皮肤晒伤老化,产生黑色素和色斑,更严重的还会诱发癌变,危害人类健康。
[0003]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的影响最为明显。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与其波长有关。波长越短,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小,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弱;波长越长,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大,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强。由于受光化学反应的作用,能级较高的光子流能引起细胞内的核蛋白和一些酶的变性。
[0004]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帘按材质分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窗帘。
[0005]因此,被紫外线照射后,需经过6

8h的潜伏期后才发生细胞的改变并出现症状,包括皮肤干痛、表皮皱缩,甚至起泡脱落。而窗帘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太阳光和紫外线直射,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紫外线的辐射,但是,部分窗帘用布的面料却不具备防紫外的作用,不能有效保护室内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通过涂层法对制得的耐污面料进行防紫外线处理,从而使得窗帘用布的面料不仅具有良好耐污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紫外线穿透面料直射人体。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纤维级聚酯切片100份,竹纤维5份

15份,水杨酸脂类化合物1.0份

1.5份,二丁基氧化锡0.5份

0.7份,氯苯8份

9份,有机树脂4份

6份,无机纳米氧化锌6份

9份,无机纳米氧化钛2份

4份,软化剂2份

5份,偶联剂5份

8份,涂层剂50份

60份;
[0009]所述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纤维级聚酯切片、竹纤维、有机树脂、无机纳米氧化锌、无机纳米氧化钛、软化剂、偶联剂加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之后的混合颗粒投入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8

24min,搅拌速度为300

330rpm,搅拌均匀后,经纺丝机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
[0011]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纺丝纤维纺织成坯布,放到抗菌整理剂中进行杀菌消毒,浴比为1.5:15,高温浸渍1

2h,经烘干、水洗、干燥,得到耐污面料;
[0012]S3:将上述重量份的水杨酸脂类化合物和二丁基氧化锡按照2.10:1的配比在温度为120
°‑
130
°
时,充分反应4h,减压蒸出生成乙醇和未反应的水杨酸乙酯,加入上述重量分的氯苯,趁热过滤,除去二丁基氧化锡和杂质,冷却滤液,析出晶体,抽滤,用冷却氯苯淋洗滤饼,干燥后得到水杨酸双酚A脂;
[0013]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水杨酸双酚A脂粉碎后加入到上述重量份的涂层剂中,藉涂布器在步骤S2中得到的耐污面料表面进行防紫外线涂层,涂层之后的耐污面料经烘干机烘干后,再通过烘箱进行涂层表面热处理,使其在耐污面料表层形成一层防紫外线薄膜,从而制得防紫外线耐污面料。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4中烘干机烘干温度为80

85
°
,烘干时间为30

35min,烘箱热处理温度为130

135
°
,热处理时间为20

25min。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4中的涂布器为悬浮挂刀。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树脂为有机硅。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层剂为聚丙烯酸酯涂层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专利技术选用本身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线效果的竹纤维作为面料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之后,使其具有耐污的效果,有效防止灰尘粘附,通过涂层法对本身具有良好防紫外线效果的竹纤维面料进一步进行防紫外线处理,能够吸收、隔离95%以上的紫外线,有效阻止其对人体的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制备所述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纤维级聚酯切片100份,竹纤维5份

15份,水杨酸脂类化合物1.0份

1.5份,二丁基氧化锡0.5份

0.7份,氯苯8份

9份,有机树脂4份

6份,无机纳米氧化锌6份

9份,无机纳米氧化钛2份

4份,软化剂2份

5份,偶联剂5份

8份,涂层剂50份

60份;
[0022]所述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纤维级聚酯切片、竹纤维、有机树脂、无机纳米氧化锌、无机纳米氧化钛、软化剂、偶联剂加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之后的混合颗粒投入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8

24min,搅拌速度为300

330rpm,搅拌均匀后,经纺丝机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
[0024]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纺丝纤维纺织成坯布,放到抗菌整理剂中进行杀菌消毒,浴比为1.5:15,高温浸渍1

2h,经烘干、水洗、干燥,得到耐污面料;
[0025]S3:将上述重量份的水杨酸脂类化合物和二丁基氧化锡按照2.10:1的配比在温度为120
°‑
130
°
时,充分反应4h,减压蒸出生成乙醇和未反应的水杨酸乙酯,加入上述重量分的氯苯,趁热过滤,除去二丁基氧化锡和杂质,冷却滤液,析出晶体,抽滤,用冷却氯苯淋洗滤饼,干燥后得到水杨酸双酚A脂;
[0026]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水杨酸双酚A脂粉碎后加入到上述重量份的涂层剂中,藉涂布器在步骤S2中得到的耐污面料表面进行防紫外线涂层,涂层之后的耐污面料经烘干机烘
干后,再通过烘箱进行涂层表面热处理,使其在耐污面料表层形成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窗帘用布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纤维级聚酯切片100份,竹纤维5份

15份,水杨酸脂类化合物1.0份

1.5份,二丁基氧化锡0.5份

0.7份,氯苯8份

9份,有机树脂4份

6份,无机纳米氧化锌6份

9份,无机纳米氧化钛2份

4份,软化剂2份

5份,偶联剂5份

8份,涂层剂50份

60份;所述防紫外线耐污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纤维级聚酯切片、竹纤维、有机树脂、无机纳米氧化锌、无机纳米氧化钛、软化剂、偶联剂加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之后的混合颗粒投入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8

24min,搅拌速度为300

330rpm,搅拌均匀后,经纺丝机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纺丝纤维纺织成坯布,放到抗菌整理剂中进行杀菌消毒,浴比为1.5:15,高温浸渍1

2h,经烘干、水洗、干燥,得到耐污面料;S3:将上述重量份的水杨酸脂类化合物和二丁基氧化锡按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俊蒋晓程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乾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