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18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摆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能够真实模拟爬梯过程的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包括爬梯模型、玩偶模型、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及控制机构,爬梯模型顶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换向感应机构;玩偶模型包括身壳、头壳、臂壳及左腿壳和右腿壳,左腿壳和右腿壳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条形限位孔;驱动机构包括装在身壳中部的牙箱壳及牙箱壳内的电机、减速齿轮组及两个传动块,牙箱壳两相对外壁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环形限位导槽;传动机构包括设在牙箱壳两外边侧的第一、第二偏心轮,两个传动块分别穿设牙箱壳侧壁并与对应偏心轮驱动连接;偏心轮设有穿设牙箱壳和条形限位孔并嵌入环形限位导槽的限位轴;控制机构包括PCBA板及开关。PCBA板及开关。PCBA板及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


[0001]本技术涉及玩具摆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真实模拟爬梯过程的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

技术介绍

[0002]爬梯玩具是通过在玩具楼梯上设置玩偶模型,来模拟预设场景的装置,主要用于装饰家居、烘托节日气氛等,从而丰富消费者的娱乐生活。传统的爬梯玩具多为一体式结构,玩偶与爬梯不可分割,且玩偶无法相对于爬梯运动,使得爬梯玩具的动态效果不足。
[0003]中国技术专利(ZL200720110177.2)公开了一种爬梯子玩具,包括梯子模型和玩偶,玩偶通过梯子模型上设置的滑轨机构与梯子模型滑动连接,通过机芯工作驱动玩偶相对于梯子模型滑动,从而实现玩偶在梯子模型上的升降。但是,该结构较为简单,玩偶模型是一体式成型的,玩偶模型移动过程中,模型上的各部位并不产生相对运动,且模型的滑动升降与实际爬梯过程相差较大,难以真实模拟爬梯过程,使得玩具的趣味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结构简单、运动过程与实际爬梯过程不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真实模拟爬梯过程的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
[0005]一种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包括:
[0006]爬梯模型,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边杆以及由下至上依序设置在两条边杆之间的多个横杆,所述边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换向感应机构,边杆的顶部设有第二换向感应机构;
[0007]玩偶模型,包括身壳、与身壳顶部连接的头壳、设置在身壳两边侧并与边杆滑动连接的臂壳以及设置在身壳底部并分别与身壳摆动连接的左腿壳和右腿壳,左腿壳和右腿壳的底部分别设有抵接于横杆的足壳,左腿壳上沿左腿壳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条形限位孔,右腿壳上沿右腿壳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条形限位孔;
[0008]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身壳中部的牙箱壳以及收容于牙箱壳内的电机、减速齿轮组以及两个传动块,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两个传动块位于减速齿轮组的两边侧并分别与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同轴转动,牙箱壳的两相对外壁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导槽和第二环形限位导槽;
[0009]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牙箱壳两外边侧的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一所述传动块穿设牙箱壳的一侧壁并与第一偏心轮驱动连接,另一所述传动块穿设牙箱壳的另一侧壁并与第二偏心轮驱动连接;第一偏心轮上固定设置有依序穿设牙箱壳侧壁和第一条形限位孔并嵌入第一环形限位导槽的第一限位轴,第二偏心轮上固定设置有依序穿设牙箱壳侧壁和第二条形限位孔并嵌入第二形限位导槽的第二限位轴;以及
[0010]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PCBA板以及与PCBA板电连接的开关,所述PCBA板与电源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玩偶模型还包括安装在臂壳末端的手壳,所述手壳上开设
有与边杆滑动配合的滑槽。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壳的边侧还设有分别与电机和PCBA板电连接的杠杆开关,所述第一换向感应机构和第二换向感应机构分别为与杠杆开关电连接的换向触点。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向感应机构和第二换向感应机构分别为磁铁,所述手壳上设置有用于识别磁铁磁性强弱的霍尔传感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上盖以及与上盖盖合并围合形成控制腔的下盖,所述PCBA板收容于控制腔,所述开关从上盖侧壁的通孔穿出;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有防水圈。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控制腔并与PCBA板电连接的扬声器,上盖上开设有对应扬声器发声端的传声孔。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边杆的顶部设置有吸附于外部倚靠面的吸盘座,边杆的底部设有梯座。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梯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梯座之间设有配重块。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A板包括单片机和分别与单片机以及电机电连接的正反转IC。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A板还包括与电机电连接的热敏保护电阻。
[0020]实施本技术的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电机工作时,通过减速齿轮组同时带动两个传动块转动,以使得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带动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转动,第一限位轴在第一条形限位孔以及第一限位导槽的约束下,带动左腿壳升降,同时,左腿壳在第一限位轴的推动下相对于身壳摆动;同样的,第二限位轴在第二条形限位孔以及第二限位导槽的约束下,带动右腿壳升降,同时,右腿壳在第二限位轴的推动下相对于身壳摆动;从而使得左腿壳和右腿壳在电机的驱动下于爬梯模型上逐步爬升或下降,从而真实模拟爬梯过程,提升了摆件的趣味性,并有利于提高摆件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爬梯模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玩偶模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换向感应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换向感应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0027]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中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
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真实模拟爬梯过程的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10,通过在爬梯模型上设置玩偶模型,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工作,以驱动玩偶模型的两条腿交替摆动并抬起或后退;同时通过玩偶模型的手臂与爬梯模型的边侧滑动配合,实现对玩偶模型的限位,防止玩偶模型从爬梯模型上脱落。在保证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10结构稳定性的同时,玩偶模型受控并在爬梯模型上向上攀爬或向下后退,从而真实模拟人物上下楼梯的过程。
[0030]请结合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10包括爬梯模型100、玩偶模型200、驱动机构300、传动机构400以及控制机构500,其中,爬梯模型1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边杆110以及由下至上依序设置在两条边杆110之间的多个横杆120,边杆110的底部设有第一换向感应机构130,边杆110的顶部设有第二换向感应机构140。第一换向感应机构130和第二换向感应机构140用于检测玩偶模型200是否到达爬梯模型100的底部及顶部,以便向控制机构500发送信号,使得玩偶模型200反向运动,从而实现玩偶模型200在爬梯模型100上的往复攀爬及后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玩偶爬楼梯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模型,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边杆以及由下至上依序设置在两条边杆之间的多个横杆,所述边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换向感应机构,边杆的顶部设有第二换向感应机构;玩偶模型,包括身壳、与身壳顶部连接的头壳、设置在身壳两边侧并与边杆滑动连接的臂壳以及设置在身壳底部并分别与身壳摆动连接的左腿壳和右腿壳,左腿壳和右腿壳的底部分别设有抵接于横杆的足壳,左腿壳上沿左腿壳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条形限位孔,右腿壳上沿右腿壳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条形限位孔;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身壳中部的牙箱壳以及收容于牙箱壳内的电机、减速齿轮组以及两个传动块,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两个传动块位于减速齿轮组的两边侧并分别与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同轴转动,牙箱壳的两相对外壁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导槽和第二环形限位导槽;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牙箱壳两外边侧的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一所述传动块穿设牙箱壳的一侧壁并与第一偏心轮驱动连接,另一所述传动块穿设牙箱壳的另一侧壁并与第二偏心轮驱动连接;第一偏心轮上固定设置有依序穿设牙箱壳侧壁和第一条形限位孔并嵌入第一环形限位导槽的第一限位轴,第二偏心轮上固定设置有依序穿设牙箱壳侧壁和第二条形限位孔并嵌入第二形限位导槽的第二限位轴;以及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PCBA板以及与PCBA板电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泰智能创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