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对称夹层玻璃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5209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夹层玻璃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该不对称夹层玻璃包括非双片同时成型的外板玻璃和内板玻璃以及设置在外板玻璃和内板玻璃之间的中间层,且所述外板玻璃的厚度大于所述内板玻璃,其中,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和所述内板玻璃的第三面中的至少90%以上的表面区域均为常高斯曲率曲面,且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在该区域内具有主曲率K2z和副曲率K2f,内板玻璃的第三面在该区域内具有主曲率K3z和副曲率K3f,并满足:K2f>K3f以及0.7≤(K3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对称夹层玻璃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对称夹层玻璃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属于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弯曲的不对称厚度的夹层玻璃,当内外板玻璃分开单独成型时,即使采用同一材质的玻璃、相同的热弯曲工艺及设备,最终形成的内外板玻璃的形状仍然会有差异,夹胶合片之后,通过中间层的粘结,薄板玻璃会屈服于厚板玻璃的形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通过控制两片玻璃的边缘贴合度和最大中央间隙的方式让内外板玻璃在整体形状上尽可能接近。
[0003]夹胶合片过程中,薄板玻璃屈服于厚板玻璃的形状,薄板玻璃被强制变形,当玻璃曲面为复合曲率曲面时,经强制贴合后,内外板玻璃中部区域的形状不匹配会被集中到周边区域,从而产生边缘光学褶皱,导致边部区域光学不良。对于此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控制薄板玻璃的形状使其形状尽可能接近厚板玻璃,以获得尽可能窄的边缘光畸变区域(≤50mm),从而不影响驾驶者的正常视野,但控制薄板玻璃的形状与厚板玻璃的形状相匹配易受限于薄板玻璃的成型能力,特别是当厚板玻璃具有显著的复合曲率(主曲率和副曲率均较大)时,将薄板玻璃单独成型至与厚板玻璃形状完全匹配往往十分困难。
[0004]现有技术中选择将外片玻璃和内片玻璃一同置于磨具之上,以同时对内外两片玻璃板进行加热以求能够实现使两片玻璃型面尽可能匹配的目的,但在内外片玻璃厚度不同,材质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受热速率以及软化点差异的影响,往往成型出来的内外片玻璃之间会形成较大的空鼓缺陷,进而极大影响夹层玻璃的光学质量。
[0005]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不对称夹层玻璃,以解决外板玻璃和内板玻璃分开成型后,由于形状不匹配而导致夹胶完成后边缘光学畸变区域宽度超标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对称夹层玻璃。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作为汽车的前后门窗玻璃、汽车的天窗玻璃、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或者轨道交通车辆的窗玻璃的应用。
[0009]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夹层玻璃,包括非双片同时成型的外板玻璃和内板玻璃以及设置在外板玻璃和内板玻璃之间的中间层,且所述外板玻璃的厚度大于所述内板玻璃,其中,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和所述内板玻璃的第三面中的至少90%以上的表面区域均为常高斯曲率曲面,且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在该区域内具有主曲率K2z和副曲率K2f,内板玻璃的第三面在该区域内具有主曲率K3z和副曲率K3f,并满足:K2f>K3f以及0.7≤(K3z
×
K3f)/(K2z
×
K2f)≤1.3。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板玻璃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内板玻璃具有第三面和第四
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为外板玻璃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面为外板玻璃的内表面,所述第三面为内板玻璃的内表面,所述第四面为内板玻璃的外表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板玻璃的厚度≥1.6mm,所述内板玻璃的厚度≤1.2m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板玻璃的公称厚度范围为1.6

5.0mm,所述内板玻璃的公称厚度范围为0.1

1.2m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板玻璃和所述内板玻璃为分开热成型的,包括在同一设备上各自分批热成型,或在不同的设备上分别热成型。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板玻璃和所述内板玻璃相同或者不同地选自钠钙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锂铝硅酸盐玻璃或锂铝硼硅酸盐玻璃。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钠钙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锂铝硅酸盐玻璃及锂铝硼硅酸盐玻璃均为常规玻璃材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主曲率、副曲率分别满足:1
×
10
‑4≤K2z≤2
×
10
‑3、1
×
10
‑5≤K2f≤1
×
10
‑3;
[0017]所述内板玻璃的第三面主曲率、副曲率分别满足:1
×
10
‑4≤K3z≤5
×
10
‑3、1
×
10
‑5≤K3f≤5
×
10
‑4。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K3z
×
K3f)/(K2z
×
K2f)的值满足:0.8≤(K3z
×
K3f)/(K2z
×
K2f)≤1.1;
[0019]优选地,所述(K3z
×
K3f)/(K2z
×
K2f)的值满足:0.9≤(K3z
×
K3f)/(K2z
×
K2f)≤1.0。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和所述内板玻璃的第三面中的至少95%以上,优选99%以上的表面区域均为常高斯曲率曲面。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中的常高斯曲率曲面的面积占比S2与所述内板玻璃的第三面中的常高斯曲率曲面的面积占比S3的乘积S2
×
S3的值不低于0.81,优选为不低于0.9,更优选为不低于0.95。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常高斯曲率曲面为高斯曲率在该曲面各点上取值均相同的曲面,即主曲率和副曲率的乘积为一固定常数的曲面。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主曲率和副曲率的定义分别为:具有复合曲率的曲面上的某个点具有无穷个正交曲率,其中存在一条曲线A使得该曲线A的曲率绝对值为极大,这个曲率绝对值即为主曲率,其中存在一条曲线B,该曲线B与曲线A经过相同点且垂直于曲线A,则该曲线A的曲率绝对值即为副曲率。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间层例如可为聚合物中间层。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不对称夹层玻璃的边缘光学畸变区域宽度≤50mm。
[002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不对称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制
作方法包括:
[0027](1)成型外板玻璃,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中的至少90%以上的表面区域为常高斯曲率曲面,测量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在该区域内的主曲率K2z和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对称夹层玻璃,包括非双片同时成型的外板玻璃和内板玻璃以及设置在外板玻璃和内板玻璃之间的中间层,且所述外板玻璃的厚度大于所述内板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和所述内板玻璃的第三面中的至少90%以上的表面区域均为常高斯曲率曲面,且外板玻璃的第二面在该区域内具有主曲率K2z和副曲率K2f,内板玻璃的第三面在该区域内具有主曲率K3z和副曲率K3f,并满足:K2f>K3f以及0.7≤(K3z
×
K3f)/(K2z
×
K2f)≤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玻璃的厚度≥1.6mm,所述内板玻璃的厚度≤1.2mm;优选地,所述外板玻璃的公称厚度范围为1.6

5.0mm,所述内板玻璃的公称厚度范围为0.1

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对称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玻璃和所述内板玻璃为分开热成型的,包括在同一设备上各自分批热成型,或在不同的设备上分别热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对称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玻璃和所述内板玻璃相同或者不同地选自钠钙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锂铝硅酸盐玻璃或锂铝硼硅酸盐玻璃。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对称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玻璃的第二面主曲率、副曲率分别满足:1
×
10
‑4≤K2z≤2
×
10
‑3、1
×
10
‑5≤K2f≤1
×
10
‑3;所述内板玻璃的第三面主曲率、副曲率分别满足:1
×
10
‑4≤K3z≤5
×
10
‑3、1
×
10
‑5≤K3f≤5
×
10
‑4。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对称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K3z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王哲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