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71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属于分离器除沫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分离器壳体,所述分离器壳体呈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在分离器壳体开口部连接有呈球面形状的密封盖,在密封盖顶部设置有二次蒸气输出孔;在密封盖内底面下方设置有呈球面形状的冷凝罩,在冷凝罩上分布有若干通孔,在冷凝罩底部分布有若干螺旋形的第一冷凝柱,在第一冷凝柱自由端一体成型有具有分流功能且呈瓣状的导流结构,第一冷凝柱上的冷凝液通过导流结构下落并击破下方液面上的泡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除液面泡沫、不易堵塞的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用于除去分离器内二次蒸汽携带的泡沫。泡沫。泡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器,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中通常混有溶液雾滴,尤其是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中,由于输送泵的压力作用,进入分离器的物料的流动速度快,极易冲击设备引起溶液飞溅而产生泡沫,这些泡沫在负压作用下会进入下一效换热器,并在换热冷凝后排出,造成了产品的损失。为了防止损失有用的产品或污染冷凝液体,减少蒸汽中夹带的液体,必须在蒸汽出口处设置除沫装置。
[0003]现有的分离器除沫装置通常采用不锈钢丝网,这种结构只能解决二次蒸汽携带的泡沫,不能减少液体表面产生的泡沫。并且当二次蒸汽携带的泡沫通过不锈钢丝网时容易残留在不锈钢丝网上,泡沫长时间停留后会结晶堵塞丝网网眼使蒸汽无法顺利通过,严重影响了蒸发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除液面泡沫、不易堵塞的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所述分离器壳体呈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在分离器壳体开口部连接有呈球面形状的密封盖,在密封盖顶部设置有二次蒸气输出孔。
[0006]在密封盖内底面下方设置有呈球面形状的冷凝罩,在冷凝罩上分布有若干通孔,在冷凝罩底部分布有若干螺旋形的第一冷凝柱,在第一冷凝柱自由端一体成型有具有分流功能且呈瓣状的导流结构,第一冷凝柱上的冷凝液通过导流结构下落并击破下方液面上的泡沫。
[0007]上述的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中,所述第一冷凝柱沿轴向看呈蚊香形,沿径向看呈漏斗形。所述第一冷凝柱的螺旋升角为20

30
°

[0008]上述的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中,所述冷凝罩底部分布有若干呈柱状的第二冷凝柱,冷凝罩底面上的部分冷凝液通过第二冷凝柱滴落。
[0009]上述的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呈瓣状均布在第一冷凝柱自由端的三个分流柱,在各分流柱上成型有导流槽。第一冷凝柱上的冷凝液通过导流槽引流至分流柱下落。
[0010]上述的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中,所述密封盖内底面边缘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根安装柱,在冷凝罩上设有与安装柱一一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冷凝罩和安装柱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二次蒸汽上升至分离器上端后依次与螺旋形的第一冷凝柱、冷凝罩底面接触碰撞,其中携带的泡沫在碰撞过程中冷凝,螺旋形的第一冷凝柱具
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减少泡沫随着二次蒸汽输出。
[0012]同时,泡沫在第一冷凝柱时冷凝形成的冷凝液会下落并击破下方液面上的泡沫,极大的减少二次蒸汽上升时携带的泡沫。
[0013]并且与丝网相比,这种结构的冷凝罩的通孔孔径较大,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分离器壳体;2、密封盖;3、二次蒸气输出孔;4、冷凝罩;5、通孔;6、第一冷凝柱;7、导流结构;7a、分流柱;7b、导流槽;8、第二冷凝柱;9、安装柱;1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1,所述分离器壳体1呈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在分离器壳体1开口部连接有呈球面形状的密封盖2,在密封盖2顶部设置有二次蒸气输出孔3。
[0020]在密封盖2内底面下方设置有呈球面形状的冷凝罩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2内底面边缘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根安装柱9,在冷凝罩4上设有与安装柱9一一对应的定位槽10,所述冷凝罩4和安装柱9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后,冷凝罩可以与密封盖一起拆下,便于冷凝罩的清洗与更换。
[0021]在冷凝罩4上分布有若干通孔5,在冷凝罩4底部分布有若干螺旋形的第一冷凝柱6,在第一冷凝柱6自由端一体成型有具有分流功能且呈瓣状的导流结构7,第一冷凝柱6上的冷凝液通过导流结构7下落并击破下方液面上的泡沫。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凝柱6沿轴向看呈蚊香形,沿径向看呈漏斗形。当第一冷凝柱上冷凝液较多时,上层的冷凝液会直接往下滴落,第一冷凝柱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冷凝液在滴落时不与下层螺旋发生碰撞,保证下落的液滴拥有足够击破液面泡沫的质量。
[0023]所述第一冷凝柱6的螺旋升角为20

30
°
。在研发过程中,当第一冷凝柱的螺旋升角在这个范围时冷凝液可以顺畅流动,并且此时冷凝液滴落速度适宜,冷凝液撞击液面时不会飞溅产生新的泡沫。
[0024]优选地,所述冷凝罩4底部分布有若干呈柱状的第二冷凝柱8,冷凝罩4底面上的部分冷凝液通过第二冷凝柱8滴落。设置第二冷凝柱引导冷凝罩底面的部分冷凝液呈滴落状态下落并击破下方液面上的泡沫。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7包括呈瓣状均布在第一冷凝柱6自由端的三个分流柱7a,在各分流柱7a上成型有导流槽7b。第一冷凝柱6上的冷凝液通过导流槽7b引流至分流柱7a下落。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置分流柱的个数,控制冷凝液滴落的速度,使冷凝液在撞击液面时不会飞溅产生新的泡沫。同时,导流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常规结构。
[0026]工作时,来自加热器的二次蒸汽输入到分离器壳体中进行气液分离,二次蒸汽在分离器壳体上升过程中依次与第一冷凝柱、冷凝罩底面接触,二次蒸汽所携带的泡沫在第一冷凝柱和冷凝罩底面上冷凝成液体,二次蒸汽通过通孔继续向上进入密封盖顶部的二次蒸汽输出孔进行输出。
[0027]第一冷凝柱上的冷凝液沿着螺旋向下流动,经导流槽引流至分流柱端部滴落,冷凝罩底面的部分冷凝液沿着第二冷凝柱滴落,滴落的冷凝液击破下方液体表面的泡沫。
[0028]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壳体(1)呈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在分离器壳体(1)开口部连接有呈球面形状的密封盖(2),在密封盖(2)顶部设置有二次蒸气输出孔(3);在密封盖(2)内底面下方设置有呈球面形状的冷凝罩(4),在冷凝罩(4)上分布有若干通孔(5),在冷凝罩(4)底部分布有若干螺旋形的第一冷凝柱(6),在第一冷凝柱(6)自由端一体成型有具有分流功能且呈瓣状的导流结构(7),第一冷凝柱(6)上的冷凝液通过导流结构(7)下落并击破下方液面上的泡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除沫结构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柱(6)沿轴向看呈蚊香形,沿径向看呈漏斗形;所述第一冷凝柱(6)的螺旋升角为20

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雪岳陈涌达钟志龙叶佳诚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侨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