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47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以解决神经内科患者床褥更换时的操作不便和容易造成次生伤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包括床架和床腿,所述的床架下方有前后两组水平均布的若干“之”字型挡销,挡销的中部与横杆经竖轴转动连接;还包括置于床架下方的推车,推车上有左右两个滚轴,滚轴的轴向与所述纵杆的方向一致,滚轴上开设有前后贯穿滚轴的夹槽;所述的推车左上方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锁止拨杆,推车右上方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解锁拨杆,锁止拨杆和解锁拨杆的高度分别与挡销的高度一致;所述的推车上有用于驱动右侧滚轴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可卷曲的床板,床板置于挡销上方。上方。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护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多数的神经内科疾病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故此类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才能逐步恢复,而长时间的卧床极易引发压疮、导致皮肤感染,给后续的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增加患者的痛苦。目前,对于压疮的预防只能采用勤翻身勤换洗的办法,而由于患者自身移动不便,上述翻身和换洗操作需要依赖医护人员助其完成,这一护理过程费时费力,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且稍有不慎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如疮口被意外挤压破损、皮肤挫伤/划伤和施力不当引发疼痛等。
[0003]针对压疮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解决方法和手段,如采用透气性良好的床褥、采用具有药敷作用或理疗作用的床褥或在病床增设辅助患者翻身的施力设备等,尽管上述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疮的形成和替代医护人员的部分操作,但是床褥的透气性、药敷效果、理疗效果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压疮的形成,一旦医护人员相信其理论效果而减少了日常的检查和护理,将会导致压疮的长时间累积性增长;而辅助施力设备的作用目标依然是患者身体,同样存在挤破压疮以及对患者肢体造成器械性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以解决神经内科患者容易产生压疮和床褥更换不便的问题,减少床褥更换过程中医护人员和设备等与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压疮挤破和皮肤挫伤的风险,减少人为伤害或器械性伤害。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知晓。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前后并列的两个横杆和左右并列的两个纵杆连接组成的矩形床架,床架由四个床腿支撑;所述的横杆下方有水平设置并沿横杆长度方向均布的若干挡销,所述挡销由水平设置的矩形块和左右两个直销连接构成而呈“之”字型结构,挡销的中部与横杆经竖轴转动连接;还包括置于床架下方的左右直线移动的推车,所述推车上有左右两个滚轴,滚轴的轴向与所述纵杆的方向一致,滚轴上开设有前后贯穿滚轴的夹槽;所述的推车上有置于左侧的所述滚轴左侧上方且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锁止拨杆,及置于右侧的所述滚轴右侧上方且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解锁拨杆,所述锁止拨杆和解锁拨杆的高度分别与挡销的高度一致;所述的推车上有用于驱动右侧的所述滚轴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可卷曲的床板,床板置于挡销上方,由若干挡销为床板提供支撑;所述的锁止拨杆的外端(即朝向床架外侧的一端)与挡销的“之”字弯折拐点对应,解锁拨杆的外端与挡销的端部对应,通过锁止拨杆与挡销拐点之间的触碰以及解锁拨杆与挡销端部之间的触碰实现挡销的多次转动控制,从而使挡销在床架上呈现不同的方位变化,实现对床板的支撑控制。
[0007]本专利技术操作便捷,利用两个滚轴对不同的床板分别进行滚动卷绕和滚动铺平,实现了床板的快速更换,更换过程中无需患者起身,避免了医护人员或辅助设备与患者间不必要的肢体接触,且床板不会与患者产生摩擦,极大降低了压疮被挤破、皮肤被划伤或肢体受力疼痛等次生伤害的风险,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床体部分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床体部分的前视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床体部分的左视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床体部分的仰视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床体部分的立体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推车的轴测图。
[001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推车的前视图。
[001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推车的前视剖面图。
[0016]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推车的A

A剖视图。
[0017]图10为本专利技术更换床板时的轴测示意图。
[0018]图11为本专利技术更换床板时的前视剖面图。
[0019]图12为图11所示的B

B剖视图。
[0020]图13为图11所示的C

C剖视图。
[0021]图14为本专利技术更换床板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床板的局部前视示意图。
[0023]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床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4]技术术语与附图标记:1、横杆2、纵杆3、床腿4、挡销401、矩形块402、直销5、竖轴6、推车7、滚轴8、夹槽9、锁止拨杆10、解锁拨杆11、驱动装置12、床板1201、条板1202、软垫13、支撑杆14、弹簧15、驱动轴16、皮带机构17、侧护栏18、导向槽19、芯轴20、挡板21、锁销22、护栏23、防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为了清楚体现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对现有已知结构、功能或配置的描述。
[0025]由图1至图16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由前后并列的两个横杆1和左右并列的两个纵杆2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的矩形床架,所述床架由四个床腿3支撑;所述的纵杆2置于横杆1的上方,横杆1下方有沿横杆1长度方向均布设置的若干挡销4,所述挡销4由水平设置的矩形块401和左右两个直销402构成,所述矩形块4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杆1的长度方向一致,矩形块40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纵杆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直销40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杆2的长度方向一致,左侧的所述直销402的一端与矩形块401的左端连接且左侧的所述直销402
的另一端朝向床架内侧,右侧的所述直销402的一端与矩形块401的右端连接且右侧的所述直销402的另一端朝向床架外侧,从而使挡销4呈“之”字型结构;所述的矩形块401的中部与横杆1经竖轴5转动连接,竖轴5的轴线至矩形块401长度端(即附图4所示的左/右端)的距离不大于竖轴5的轴线至横杆1内侧面(朝向床架内侧的侧端面)的距离,竖轴5的轴线至所述直销402的另一端的距离大于竖轴5的轴线至横杆1内侧面的距离;还包括置于床架下方的左右直线移动的推车6,所述推车6上有左右两个滚轴7,滚轴7的轴向与所述纵杆2的方向一致,滚轴7上开设有前后贯穿滚轴7的夹槽8;所述的推车6上有置于左侧的所述滚轴7左侧上方且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锁止拨杆9,及置于右侧的所述滚轴7右侧上方且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解锁拨杆10,所述锁止拨杆9和解锁拨杆10的高度分别与挡销4的高度一致,两个锁止拨杆9的外端面(即朝向床架外侧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个横杆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两个解锁拨杆10的外端面(即朝向床架外侧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亦不小于两个横杆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竖轴5的轴线至矩形块401长度端的距离与解锁拨杆10外端面至同侧横杆1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之和,与竖轴5的轴线至横杆1内侧面的距离相等;所述竖轴5的轴线至矩形块401宽度端(即附图4所示的前/后端)的距离与锁止拨杆9外端面至同侧横杆1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包括由前后并列的两个横杆(1)和左右并列的两个纵杆(2)连接组成的床架,所述床架由四个床腿(3)支撑,其特征在于,横杆(1)下方有水平设置并沿横杆(1)长度方向均布的若干“之”字型挡销(4),所述挡销(4)的中部与横杆(1)经竖轴(5)转动连接;还包括置于床架下方的推车(6),所述推车(6)上有左右两个滚轴(7),滚轴(7)的轴向与所述纵杆(2)的方向一致,滚轴(7)上开设有前后贯穿滚轴(7)的夹槽(8);所述的推车(6)上有置于左侧的所述滚轴(7)左侧上方且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锁止拨杆(9),及置于右侧的所述滚轴(7)右侧上方且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纵向解锁拨杆(10);所述锁止拨杆(9)和解锁拨杆(10)的高度分别与挡销(4)的高度一致;所述的推车(6)上有用于驱动右侧的所述滚轴(7)的驱动装置(11);还包括可卷曲的床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推车(6)上有与滚轴(7)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与滚轴(7)转动连接,支撑杆(13)与推车(6)经滑轨滑槽结构竖向滑动连接;所述的支撑杆(13)与推车(6)经弹簧(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11)包括驱动轴(15),驱动轴(15)与滚轴(7)之间经皮带机构(16)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防压疮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