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1451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油墨树脂采用活性基团引发环氧单体聚合的方式,在树脂主链上接枝聚醚树脂,有效改善了油墨树脂对颜料的润湿分散效果,使得该油墨树脂广泛适用于BOPP、PE、PVC、CPP、PET等多种基材的印刷,具有附着牢度强、抗粘连性好、高光泽等优异性能。泽等优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树脂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包装工业的飞速增长,也促进了凹版油墨技术及市场的不断发展。油墨树脂是用于塑料包装印刷油墨的主体材料,其性能决定油墨的印刷适性、颜料分散性、附着牢度、油墨的毒性以及环保性能等。长期以来,我国的塑料凹印油墨以聚酰胺类苯溶型树脂为主体,油墨中含有大量的苯类溶剂,在油墨的制造、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苯溶剂的挥发污染,危害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健康。
[0003]目前,塑料凹版油墨逐渐从苯溶性油墨过渡到酯溶性油墨和醇酯溶性油墨。近年来出现的聚氨酯油墨和其它类型的油墨,普遍存在对颜料润湿分散性差,干燥慢等问题,影响了该类产品的推广使用。对丙烯酸酯类油墨而言,其仅在国内少数一些产品得到应用,全色谱的聚丙烯酸酯塑料凹版油墨尚无此类树脂供应。专利CN101747475B公开了一种采用丙烯酸酯、叔碳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活性官能团单体为原料,制得丙烯酸预聚体,然后与环己酮与甲醛的缩聚物混合而成的油墨树脂。专利CN102241795B公开了一种采用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活性官能团单体、叔碳酸缩水甘油酯、N,N

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松香加成聚合物反应制备而成的油墨树脂。通过在聚合物上接枝松香树脂的方法,来提高油墨树脂对颜料的润湿分散性。专利CN101962481B公开了一种适合用作溶剂型颜料分散剂的高分子组合物。该树脂以环氧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制备带有环氧基团的丙烯酸共聚物为主链,将带有氨基的直链聚酯、芳环或杂环胺类化合物与主链上的环氧基团反应,实现在树脂主链上的接枝,以达到良好分散颜料的效果。专利CN102134311B公开了一种萜烯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以萜烯马来酐、二元醇、不饱和二元酸,制得萜烯不饱和聚酯,再与含有丙烯酸基团的羧酸反应,制得萜烯聚酯丙烯酸酯。
[0004]虽然凹版油墨树脂蓬勃发展,种类繁多,但是多数树脂对颜料的分散作用较差,需要在油墨制备过程中加入助剂来提高对颜料的分散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油墨树脂的缺陷,提供一种改性塑料凹版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扩宽油墨树脂的应用范围。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油墨树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引发剂0.1~0.5wt%溶剂40~60wt%硬单体5~20wt%软单体5~20wt%
功能单体1~10wt%催化剂0.05~0.5wt%环氧单体5~15wt%中和剂0.05~0.5wt%增粘树脂1~10wt%;该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10~30wt%的引发剂和90wt%的溶剂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升温至60~85℃;(2)待温度稳定后,将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混合均匀,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反应釜,同时滴加余量的引发剂和余量的溶剂;(3)滴加完毕后,保持温度60~85℃,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4)将催化剂加入上述反应釜中,通入环氧单体,温度70~100℃,保持反应釜压力0.1~0.3MPa,搅拌反应2~4小时;(5)降至室温,加入中和剂,调整pH值为7~8后加入增粘树脂,搅拌均匀后出料,制得油墨树脂。
[000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备步骤中,反应溶剂按照重量被分为10~30wt%的第一份,余量为第二份,步骤(1)中“10~30wt%的引发剂”即引发剂总重量10~30%的引发剂;溶剂按照重量被分为90wt%、10wt%,步骤(1)中“90wt%的溶剂”即溶剂总重量90%的去离子水,步骤(2)中“余量的溶剂”即溶剂总重量10%的去离子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中任一种或多种。
[0009]进一步的,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丙烯腈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
‑2‑
羟丙酯、甲基丙烯酸
‑2‑
羟丁酯、丙烯酸
‑4‑
羟丁酯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单体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氧杂环丁烷、甲基氧杂环丁烷、2,2

二甲基氧杂环丁烷、2,4

二甲基氧杂环丁烷、3,3

二甲基氧杂环丁烷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和剂选自醋酸、乳酸、磷酸、柠檬酸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增粘树脂选自松香、聚合松香、松香甲酯、松香甘油酯、松香二甘醇酯、松香季戊四醇酯、松香酚醛树脂、松香萜烯酚醛树脂、萜烯树脂、达玛树脂、酚醛树脂中任一种或多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油墨树脂主链上引入羧基、聚醚等结构,改善了油墨树脂对颜料的润湿分散作用,提高了油墨的展色性和存储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但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上述技术思想,利用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的技术手段所做的修改、替换、变更,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实施例1改性油墨树脂的制备:(1)将0.01公斤偶氮二异丁腈和54公斤乙酸乙酯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升温至60℃;(2)待温度稳定后,将5公斤甲基丙烯酸甲酯、14.3公斤丙烯酸甲酯和5.5公斤丙烯酸羟乙酯混合均匀,在2小时内均匀滴入反应釜,同时滴加由0.09公斤过氧化二苯甲酰和6公斤乙酸丁酯混合组成的引发剂溶液;(3)滴加完毕后,保持温度60℃,继续搅拌反应4小时;(4)将0.05公斤氢氧化钠加入上述反应釜中,通入10公斤环氧乙烷,温度70℃,保持反应釜压力0.1MPa,搅拌反应2小时;(5)降至室温,加入0.05公斤醋酸,调整pH值为7后加入5公斤松香,搅拌均匀后出料,制得改性油墨树脂。
[0020]实施例2改性油墨树脂的制备:(1)将0.1公斤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和36公斤乙酸丁酯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引发剂0.1~0.5wt%溶剂40~60wt%硬单体5~20wt%软单体5~20wt%功能单体1~10wt%催化剂0.05~0.5wt%环氧单体5~15wt%中和剂0.05~0.5wt%增粘树脂1~10wt%;该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10~30wt%的引发剂和90wt%的溶剂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升温至60~85℃;(2)待温度稳定后,将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混合均匀,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反应釜,同时滴加余量的引发剂和余量的溶剂;(3)滴加完毕后,保持温度60~85℃,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4)将催化剂加入上述反应釜中,通入环氧单体,温度70~100℃,保持反应釜压力0.1~0.3MPa,搅拌反应2~4小时;(5)降至室温,加入中和剂,调整pH值为7~8后加入增粘树脂,搅拌均匀后出料,制得油墨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中任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中任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丙烯酸异冰片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王旭朋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托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