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142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包括:a通过前置处理,将漆包线制备成漆包线颗粒;b将所述漆包线颗粒置于除漆浸出液中,并进行加热处理;其中,所述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溶解于所述除漆浸出液中,得到固液混合物;c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湿态铜料;d对所述湿态铜料依次进行喷洗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铜料成品。通过除漆浸出液将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溶解,进而将废旧漆包线中的紫铜回收。这种溶解处理方式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相比于传统的高温熔融方式,对除漆浸出液的加热温度要求不需要很高,这能大幅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回收成本。从而降低回收成本。从而降低回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是涉及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漆包线是电机、电器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特别是近几年电力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给漆包线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领域,漆包线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废漆包线的产生。废旧漆包线由电器铜线圈拆解以及镀漆残次品组成,因此,废旧漆包线中含有丰富的铜资源,但由于绝缘漆层的存在,废旧漆包线无法作为铜原料直接使用。
[0003]近年来,有一些研究机构提出一些关于从漆包线回收铜的方法。专利号为20181086415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旧漆包线制备高纯铜的方法,尽管其最后得到高纯度的铜,然而在处理废旧漆包线时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气。而专利号为201710878720.1的专利公开了自漆包线回收金属导体的方法,其将漆包线置于热源环境中,得到经热处理的漆包线,其包括金属导体与经热解碳化的漆膜;再将经热处理的漆包线置入含有至少一种具磺酸基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藉此分离所述经热解碳化的漆膜与所述金属导体。其采用高温热固化漆膜相当耗能,而且热固化漆膜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包括:
[0006]a通过前置处理,将漆包线制备成漆包线颗粒;
[0007]b将所述漆包线颗粒置于除漆浸出液中,并进行加热处理;其中,所述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溶解于所述除漆浸出液中,得到固液混合物;
[0008]c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湿态铜料;
[0009]d对所述湿态铜料依次进行喷洗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铜料成品。
[0010]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步骤c中,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含有所述表面镀漆层的含漆浸出液;
[0011]对所述含漆浸出液进行蒸馏处理,获取所述含漆浸出液中的除漆浸出液,并将得到的含漆浸出液进行回收使用。
[0012]优选的,所述蒸馏处理的温度为160~170℃。
[0013]优选的,所述除漆浸出液包括N,N

二甲基甲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酸。
[0014]优选的,所述N,N

二甲基甲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酸之间的质量比为8:1:1。
[0015]优选的,所述除漆浸出液包括四氢呋喃、N

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酸。
[0016]优选的,所述四氢呋喃、N

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酸之间的质量比为8:1:1。
[0017]优选的,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漆包线颗粒置于除漆浸出液中的时间为5~10h。
[0018]优选的,在步骤d中,所述喷洗处理中的喷洗压力为5~20MPa。
[0019]优选的,在步骤a中,所述前置处理包括:
[0020]将漆包线进行破碎处理,得到所述漆包线颗粒;
[0021]所述漆包线颗粒的粒度为10~100mm。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除漆浸出液将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溶解,进而将废旧漆包线中的紫铜回收。这种溶解处理方式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相比于传统的高温熔融方式,对除漆浸出液的加热温度要求不需要很高,这能大幅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回收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未特别说明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质量百分数。
[0025]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前置处理,将漆包线制备成漆包线颗粒;
[0026]b将所述漆包线颗粒置于除漆浸出液中,并进行加热处理;其中,所述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溶解于所述除漆浸出液中,得到固液混合物;
[0027]c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湿态铜料;
[0028]d对所述湿态铜料依次进行喷洗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铜料成品。更具体的,将废旧的漆包线置于破碎机破碎,得到粒度为50mm的产物;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捡,得到漆包线颗粒;将N,N

二甲基甲酰胺(DMF)、N

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乙酸之间的质量比设为8:1:1,并混合适量的纯水配制出除漆浸出液;并将除漆浸出液加热至其温度为100℃,然后将漆包线颗粒置于除漆浸出液中10h,得到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置于铁网中过滤,得到含除漆浸出液的湿态铜料和含漆浸出液,并通过蒸馏装置蒸馏回收浸出液,使除漆浸出液可以重复利用;将蒸馏后得到的湿态铜料经水淋喷洗,再经干燥后得到紫铜,紫铜纯度为99.7%。其中,该除漆浸出液中的N,N

二甲基甲酰胺(DMF)、N

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乙酸均能与纯水很好地互溶,而且互溶后混合液达到一定温度后可以很好地溶解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N,N

二甲基甲酰胺(DMF)、N

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乙酸的沸点均在160℃以下,所以蒸馏温度为160℃可以回收除漆浸出液;同时,喷洗时的喷刷压力为15MPa。
[0029]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公开通过除漆浸出液将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溶解,进而将废旧漆包线中的紫铜回收。这种溶解处理方式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相比于传统的高温熔融方式,对除漆浸出液的加热温度要求不需要很高,这能大幅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回收成本。
[0030]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
[0031]作为一种示例,还包括:在所述步骤c中,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含
有所述表面镀漆层的含漆浸出液;
[0032]对所述含漆浸出液进行蒸馏处理,获取所述含漆浸出液中的除漆浸出液,并将得到的含漆浸出液进行回收使用。
[0033]所述蒸馏处理的温度为160~170℃。更具体的,蒸馏处理回收除漆浸出液的温度依据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中的除漆浸出液配方成分而定,蒸馏温度可以是160℃、165℃或170℃等。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蒸馏处理的方式,将含漆浸出液中的除漆浸出液成分进行回收,从而实现除漆浸出液的反复利用,从而节约回收成本。
[0034]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除漆浸出液包括N,N

二甲基甲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酸。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漆包线中回收铜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通过前置处理,将漆包线制备成漆包线颗粒;b将所述漆包线颗粒置于除漆浸出液中,并进行加热处理;其中,所述漆包线颗粒上的表面镀漆层溶解于所述除漆浸出液中,得到固液混合物;c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湿态铜料;d对所述湿态铜料依次进行喷洗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铜料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步骤c中,对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含有所述表面镀漆层的含漆浸出液;对所述含漆浸出液进行蒸馏处理,获取所述含漆浸出液中的除漆浸出液,并将得到的含漆浸出液进行回收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处理的温度为160~1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漆浸出液包括N,N

二甲基甲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酸。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英智蒋盼盼陈龙秦远廖杰彭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