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22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罐装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灌装涡流加压装置,包括有陶瓷柱塞泵机构,所述陶瓷柱塞泵机构上部设有灌装瓶组件,灌装瓶组件内设有用于驱动灌装瓶内空气产生涡流的导流组件,所述灌装瓶组件包括有灌装瓶上盖、灌装瓶瓶身、灌装瓶下盖,所述灌装瓶上盖的下端与灌装瓶瓶身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瓶身的下端与灌装瓶下盖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下盖的下端与陶瓷柱塞泵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灌装瓶上盖的顶部通过中心的螺纹通孔固定有气管弯头,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散流器、导流盘,在灌装瓶内采用了锅盖状的导流组件,使得在灌装瓶进行加压时,让空气产生涡流,从而使灌装后瓶内没有剩余药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化罐装
,尤其涉及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灌装玻尿酸、糊剂、凝胶时,需要空气净化直接来加压,灌装的时候不会产生隔层和气泡,但是空气直接加压会给灌装瓶带来药物暂留,位于灌装瓶内壁的物料不能进行排出,在对玻尿酸进行灌装完之后,打开灌装瓶的上盖,将其它液体:如凝胶注入到灌装瓶之内,由于原灌装瓶内残留有玻尿酸,对凝胶进行灌装的时候,残留的玻璃酸会和凝胶混合,导致灌装出来的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包括有陶瓷柱塞泵机构,所述陶瓷柱塞泵机构上部设有灌装瓶组件,灌装瓶组件内设有用于驱动灌装瓶内空气产生涡流的导流组件,所述灌装瓶组件包括有灌装瓶上盖、灌装瓶瓶身、灌装瓶下盖,所述灌装瓶上盖的下端与灌装瓶瓶身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瓶身的下端与灌装瓶下盖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下盖的下端与陶瓷柱塞泵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灌装瓶上盖的顶部通过中心的螺纹通孔固定有气管弯头,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散流器,导流盘,所述导流盘与散流器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
[000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流器底部的连接柱中心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导流盘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盘与散流器底部的连接柱中心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盘两端与灌装瓶瓶身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盘的两端和散流器的两端分别位于高于导流盘的中部和散流器的中部呈圆弧锅盖状结构设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流器的盘面开设有导流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装瓶上盖的顶部中心右侧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灌装瓶上盖的顶部设有螺旋设置在螺纹通孔内的电子压力表。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装瓶上盖的底部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散流器上开设有与灌装瓶上盖与螺纹盲孔相对应的螺纹通孔,所述散流器与灌装瓶上盖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装瓶瓶身的底部开口外围与灌装瓶下盖顶部开口外围设有与灌装瓶瓶身和灌装瓶下盖固定连接的凸块,所述灌装瓶瓶身的顶部开口外围与灌装瓶上盖底部开口外围设有与管装配篇瓶身和灌装瓶上盖固定连接的凸块,所述灌装瓶瓶身的凸块与灌装瓶下盖以及灌装瓶上盖的凸块进行对齐后,分别通过下方卡箍和上方卡箍进行固定。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灌装瓶内设计了一种锅盖型的导流组件,使得在灌装瓶进行加压时,让空气产生涡流,从而使灌装后瓶内没有剩余药料。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形成涡流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陶瓷柱塞泵机构,2.灌装瓶下盖,3.下方卡箍,4.灌装瓶瓶身,5.导流盘,6.上方卡箍,7.灌装瓶上盖,8.电子压力表,9.气管弯头,10.散流器,11.导流孔,1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5]参照附图1

2所示,本实例的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包括有陶瓷柱塞泵机构1(陶瓷柱塞泵机构为现有技术,不在此做过多描述),所述陶瓷柱塞泵机构1上部设有灌装瓶组件,灌装瓶组件内设有用于驱动灌装瓶内空气产生涡流的导流组件,所述灌装瓶组件包括有灌装瓶上盖7、灌装瓶瓶身4、灌装瓶下盖2,所述灌装瓶上盖7的下端与灌装瓶瓶身4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瓶身4的下端与灌装瓶下盖2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下盖2的下端与陶瓷柱塞泵机构1进行连接,所述灌装瓶上盖7的顶部固定有气管弯头9,气管弯头的气道与灌装瓶的内部连通,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散流器10、导流盘5,所述导流盘5与散流器10通过连接柱12进行连接,当需要灌装时,启动与气管弯头连接的气泵,气流通过气管弯头进入灌装瓶内,通过灌装瓶内设置的导流组件产生涡流,流沿灌装瓶内壁向下运动,方便对残留在瓶内壁上的药料进行吹动,从而使灌装后瓶内没有留下药料,对瓶内起到了清理的作用,避免了污染到其它产品,导致产品不合格的现象发生。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流器10底部的连接柱12中心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导流盘5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盘5与散流器10底部的连接柱12中心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柱12,方便将导流固定设置在散流器10的下方。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盘5两端与灌装瓶瓶身4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盘5的两端和散流器10的两端分别位于高于导流盘5的中部和散流器10的中部呈圆弧锅盖状结构设置,由于导流盘的两端与灌装瓶瓶身内壁间隔设置,方便气体吹向瓶内壁,导流盘5盘面采用了圆弧锅盖型,使空气在冲击导流盘5盘面时产生涡流,涡流沿灌装瓶内壁向下运动,方便对残留在瓶内壁上的药料进行吹动,从而使灌装后瓶内没有留下药料。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流器10的盘面开设有导流孔11,加压时气流通过散流器10盘面法向分布的导流孔11进行分流,均匀的冲击在导流盘5盘面。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装瓶上盖7的顶部中心右侧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灌装瓶上盖7的顶部设有螺旋设置在螺纹通孔内的电子压力表8,气管弯头设置在灌装瓶的上盖上,在加压时通过灌装瓶上盖7的顶部中心部分的气管弯头9进气,进入的气流先进入灌装瓶上盖7与散流器10固定形成的型腔内,再通过散流器10表面分布的导流孔11对导流盘5进行均匀冲击,形成涡流,产生的涡流对灌装瓶内壁进行冲击,通过电子压力表8,更直观的判断灌装瓶内压力状况,从而对灌装瓶进行压力调节。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装瓶上盖7的底部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散流器上开设有与灌装瓶上盖与螺纹盲孔相对应的螺纹通孔,所述散流器10与灌装瓶上盖7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对应连接后,在进气时,所有气流都会经过散流器10被分流,避免了气体逸散从而扰乱气流方向。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装瓶瓶身4的底部开口外围与灌装瓶下盖2顶部开口外围设有与灌装瓶瓶身和灌装瓶下盖固定连接的凸块,所述灌装瓶瓶身4的顶部开口外围与灌装瓶上盖7底部开口外围设有与管装配篇瓶身和灌装瓶上盖固定连接的凸块,所述灌装瓶瓶身4的凸块与灌装瓶下盖2以及灌装瓶上盖7的凸块进行对齐后,分别通过下方卡箍3和上方卡箍6进行固定,由于瓶身和上盖下盖之间具有硅橡胶密封垫,所以在运行时保证了灌装瓶的密封性,防止了运行时的气体或者液体泄露。
[0022]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任何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包括有陶瓷柱塞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柱塞泵机构上部设有灌装瓶组件,灌装瓶组件内设有用于驱动灌装瓶内空气产生涡流的导流组件,所述灌装瓶组件包括有灌装瓶上盖、灌装瓶瓶身、灌装瓶下盖,所述灌装瓶上盖的下端与灌装瓶瓶身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瓶身的下端与灌装瓶下盖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灌装瓶下盖的下端与陶瓷柱塞泵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灌装瓶上盖的顶部通过中心的螺纹通孔固定有气管弯头,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散流器、导流盘,所述导流盘与散流器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器底部的连接柱中心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导流盘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盘与散流器底部的连接柱中心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灌封玻璃管罐装涡流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两端与灌装瓶瓶身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盘的两端和散流器的两端分别位于高于导流盘的中部和散流器的中部呈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勇黄艳兴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荣钧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