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80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包括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设有暖砖交替堆砌而成的填充墙,暖砖中部设为空腔结构且两侧设有边槽,相邻的两个暖砖对接一起且两个暖砖的边槽形成闭合腔,填充墙内贯穿有竖直的钢筋立架,钢筋立架从下到上交错穿过空腔结构和闭合腔,钢筋立架通过横向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绑扎固定,填充墙的闭合腔和空腔结构内填充混凝土结构,暖砖两侧设有隔音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暖砖堆砌的填充墙形成了剪力墙结构,抗震隔音效果强,具有混凝土强的刚度同时,减少模板工序的施工,提高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剪力墙
,特别涉及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是建筑承受水平荷载的墙体,剪力墙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目前的剪力墙结构在施工时,多是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合结构,如专利号CN201420465498.4公开了薄壁型钢砼剪力墙与其下钢筋砼剪力墙的连接结构,以及CN201720736148.0公开了现浇剪力墙与预制剪力墙的横向连接结构,该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虽然抗震能力强,但是隔音效果差,并且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模板施工,增加了施工工序,并且在混凝土用量也较大,工程开销大,专利号CN201921836298.4公开了剪力墙与砌体填充墙交接处结构,包括剪力墙、在剪力墙和砌体填充墙的交汇处设有砌体砖槽,砌体砖槽从下到上间隔分布,在剪力墙内设有预埋钢筋,预埋钢筋的外端伸出墙体且指向砌体填充墙方向,所述的砌体填充墙上的砌体砖插入到砌体砖槽内,所述的预埋钢筋位于上下相邻层的砌体砖之间,采用剪力墙通过水平钢筋与砌体砖墙连为一体,该结构中采用砌体填充墙抵抗水平荷载,虽然在两侧与剪力墙连接位置设置了水平钢筋,但是砌体填充墙的中部承受水平荷载能力差,抗震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设有填充墙,所述填充墙为暖砖交替堆砌而成的结构,所述暖砖中部设为空腔结构且两侧设有边槽,相邻的两个暖砖对接一起且两个暖砖的边槽形成闭合腔,所述填充墙内贯穿有竖直的钢筋立架,所述钢筋立架从下到上交错穿过空腔结构和闭合腔,所述钢筋立架通过横向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绑扎固定,所述填充墙的闭合腔和空腔结构内填充混凝土结构,所述暖砖靠近两侧面的位置设有竖向贯穿的隔音空腔,所述填充墙的两侧面涂覆有抹灰层。
[0005]优选的,所述钢筋立架为多个且沿着填充墙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向钢筋为多层,沿着填充墙的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暖砖两侧的边槽内壁设有凸起条,所述凸起条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放置钢筋立架的弧槽。
[0007]优选的,所述暖砖的外侧壁设有与暖砖等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暖砖的两侧面上下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侧板与暖砖的侧面形成台阶槽和卡槽,便于上下两个暖砖限位放置。
[0008]优选的,所述暖砖同侧的侧板上开设有竖直的抹灰槽,便于抹灰层施工。
[0009]优选的,所述暖砖的边槽与空腔结构之间形成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面低于对应侧暖砖的顶面形成横向钢筋的放置槽。
[0010]优选的,所述暖砖位于边槽和空腔结构两侧形成外围板,所述隔音空腔设置外围板上且长度小于外围板的长度。
[0011]优选的,所述外围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部和槽体部,所述凸起部与槽体部配合卡接,便于对左右两侧的暖砖进行限位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填充墙内的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柱一体浇筑。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横向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使得填充墙的整体性,同时在暖砖的空腔结构和边槽内设置钢筋立柱并浇筑混凝土结构,提高了填充墙的抗水平荷载能力以及抗震能力,同时在暖砖上设置的隔音空腔,提高了填充墙的隔音效果,本技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暖砖堆砌的填充墙形成了剪力墙结构,抗震隔音效果强,具有混凝土强的刚度同时,减少模板工序的施工,提高了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暖砖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俯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图3的侧视图。
[0019]图中:1、钢筋混凝土柱;2、填充墙;3、暖砖;31、空腔结构;32、边槽;33、隔音空腔;34、凸起条;35、弧槽;36、侧板;37、台阶槽;38、卡槽;39、外围板;310、凸起部;311、槽体部;312、抹灰槽;313、分隔板;314、放置槽;4、钢筋立架;5、横向钢筋;6、抹灰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1]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包括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1,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之间设有填充墙2,所述填充墙2为暖砖3交替堆砌而成的结构,所述暖砖3中部设为空腔结构31且两侧设有边槽32,相邻的两个暖砖3对接一起且两个暖砖3的边槽32形成闭合腔,边槽32的横向面积为空腔结构31的1/2,从而使得闭合腔与空腔结构31面积相同,从而在暖砖3堆砌的填充墙2中形成若干个竖向通道,所述填充墙2内贯穿有竖直的钢筋立架4,所述钢筋立架4从下到上交错穿过空腔结构31和闭合腔,所述钢筋立架4通过横向钢筋5与钢筋混凝土柱1内的钢筋绑扎固定,提高了填充墙2的抗水平荷载以及抗震能力,同时把填充墙2与钢筋混凝土柱1连为一体,避免了产生裂缝,同时在所述填充墙2的闭合腔和空腔结构31内填充混凝土结构,进一步提供抗震能力,同时减少了模板工序,减低了混凝土用量,所述暖砖3靠近两侧面的位置设有竖向贯穿的隔音空腔33,利用隔音空腔33提高了隔音效果,所述填充墙2的两侧面涂覆有抹灰层6,提高填充墙2的装饰美观性,填充墙2堆砌完成后,对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1进行模板施工,然后把填充墙2内的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柱1一体浇筑,从而形成整体结构。
[0022]在施工时,所述钢筋立架4为多个且沿着填充墙2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向钢筋5为多层,沿着填充墙2的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横向钢筋5间隔5

8层暖砖3设置,所述钢筋立架4间隔1

3个暖砖3设置,为了避免在施工时暖砖3的空腔结构31不便穿过钢筋立架4,在施工时,钢筋立架4单体高度为1.5

1.8m,上下相邻的钢筋立架4单体对接焊接设置并在侧边采用辅助钢筋焊接。
[0023]如图3

5所示,为了便于对钢筋立架4限位,在暖砖3两侧的边槽32内壁设有凸起条34,凸起条34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放置钢筋立架4的弧槽35,凸起条34的宽度为2

3cm,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为了便于在暖砖3堆砌时上下左右的暖砖3能够定位堆砌,在暖砖3的外侧壁设有与暖砖3等高的侧板36,所述侧板36与暖砖3的两侧面上下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侧板36与暖砖3的侧面形成台阶槽37和卡槽38,便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设有填充墙,所述填充墙为暖砖交替堆砌而成的结构,所述暖砖中部设为空腔结构且两侧设有边槽,相邻的两个暖砖对接一起且两个暖砖的边槽形成闭合腔,所述填充墙内贯穿有竖直的钢筋立架,所述钢筋立架从下到上交错穿过空腔结构和闭合腔,所述钢筋立架通过横向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绑扎固定,所述填充墙的闭合腔和空腔结构内填充混凝土结构,所述暖砖靠近两侧面的位置设有竖向贯穿的隔音空腔,所述填充墙的两侧面涂覆有抹灰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立架为多个且沿着填充墙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向钢筋为多层且沿着填充墙的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暖砖两侧的边槽内壁设有凸起条,所述凸起条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放置钢筋立架的弧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隔音的混凝土暖砖剪力墙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京帅禚焕雯李法国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