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用服装面料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80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警用服装面料制作工艺,编织,取用涤纶作为第一面料,将涤纶分为经线涤纶和纬线涤纶,多条经线涤纶与多条纬线涤纶互相交叉编织,丝状棉环状缠绕在经线涤纶和纬线涤纶上;丝绸的边缘面料固定在涤纶的边缘面料上;嵌入微缩胶囊,微缩胶囊里塞有除臭物质,将经过S1步骤编制的面料放入装载有微缩胶囊的离心机内,启动离心机,将微缩胶囊通过离心机嵌入涤纶面料;二次编织,取用麻布作为第三面料,将麻布的四周边缘与涤纶的四周边缘固定;面料柔软整理,将面料放入揉搓机械进行揉搓,揉搓机器将面料的每段进行多次弯曲揉搓,将机械揉搓过后的面料放入柔软剂进行化学柔软处理。软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用服装面料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警用服装面料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警察作为一种需要经常出勤的职业,需要进行大量的户外运动,在运动时,会出汗,将衣服浸湿,而警察在户外,无法随时更换衣物,时间久以后,汗会分泌出酸臭的物质,气味反应阈值较敏感的警察长时间的闻酸臭气味,会出现鼻子痒、打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影响其出勤效率,特别是在温度高时候出勤的状况更加明显,同时,因警察在出勤的同时,会与衣服出现摩擦,时间长以后,会使警察的皮肤出现摩擦损伤,导致其受伤。
[0003]市面上的衣服面料制作工艺较简单,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警察在出勤时带来汗臭,同时衣服与皮肤之间摩擦系数大,导致皮肤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使警服面料能够消除汗臭,同时减小衣服与皮肤之间的摩擦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警用服装面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步骤:编织,取用涤纶作为第一面料,将涤纶分为经线涤纶和纬线涤纶,多条经线涤纶与多条纬线涤纶互相交叉编织,单个经线涤纶穿过多条纬线涤纶,单根纬线涤纶穿过多条经线涤纶;取用丝状棉作为缠绕面料,丝状棉环状缠绕在经线涤纶和纬线涤纶上;取用丝绸作为第二面料,丝绸的边缘面料固定在涤纶的边缘面料上;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涤纶具有抗皱性、保形性及耐磨性等优点,使衣物面料整体具有抗皱性、保形性及耐磨性等优点,将涤纶分为经线涤纶和纬线涤纶,经线涤纶与纬线涤纶互相交叉编织,经线涤纶穿插上下交织在纬线涤纶上,同理,纬线涤纶穿插上下交织在经线涤纶上,采用此交织编织方式,能增加涤纶面料的强度及抗拉性,同时,使涤纶面料表面留有微小孔,方便S2步骤的嵌入微缩胶囊,丝状棉具有其蓬松、吸汗等特点,将丝状棉缠绕在经线涤纶与纬线涤纶,达到涤纶面料改性的效果,使涤纶面料具有蓬松性,中和涤纶其较硬的属性,用户穿戴体验具有蓬松感,提高衣服穿戴体验,同时,丝状棉缠绕在涤纶上,缠绕路径靠近涤纶面料中的微小孔,能更快的与嵌入在微小孔的微缩胶囊反应,提高除臭效率,采用丝绸作为第二面料,丝绸具有与人体表面皮肤高度相容性,与人体皮肤的表面的摩擦系数小,在面料与人体接触的一面加入丝绸,能减小面料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达到保护人体表面皮肤的效果,加入丝状棉与丝绸是为了达到面料改性效果,主要成分依然是涤纶,使面料整体耐用,同时降低其制作成本,丝绸的边缘与涤纶的边缘固定连接,使涤纶的中心部分与丝绸处于中空状态,用户在运动时,涤纶面料与丝绸面料产生相对滑动,丝绸紧贴用户,不与用户产生摩擦,达到降低摩擦的效果;S2步骤:嵌入微缩胶囊,微缩胶囊里塞有除臭物质,将经过S1步骤编制的面料放入装载有微缩胶囊的离心机内,启动离心机,第一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15

20r/min,转动时间为10min,第二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20

25r/min,转动时间为10min,第三
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25

30r/min,转动时间为10min,将微缩胶囊通过离心机嵌入涤纶面料;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微缩胶囊内设置有除臭物质,通过微缩胶囊内的除臭物质与汗臭味起到中和作用,消除汗臭味,通过离心机的旋转,将微缩胶囊嵌入涤纶面料内的微小孔内,离心机分三次离心旋转,第一次转速设定为15

20r/min,转动时间为10min,初次将微缩胶囊甩入涤纶面料内,第二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20

25r/min,转动时间为10min,提高转速,第二次将微缩胶囊甩入涤纶面料,同时将第一次甩入不牢固的微缩胶囊甩出,第三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25

30r/min,转动时间为10min,提高转速,第三次将微缩胶囊甩入涤纶面料,同时将第一次、第二次甩入不牢固的微缩胶囊甩出。
[0005]S3步骤:二次编织,取用麻布作为第三面料,将麻布的四周边缘与涤纶的四周边缘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取用麻布作为第三面料,麻布与丝绸将涤纶两面给夹住,防止微缩胶囊掉落,同时,麻布具有耐晒、防腐、抑菌等特点,用于做面料的最外部,使面料达到改性的特点,将麻布的四周边缘与涤纶的四周边缘固定,使麻布与涤纶中间留有空隙,麻布的中间部分能与涤纶中间部分产生相对移动,避免麻布带动涤纶产生摩擦,进一步减小面料之间的整体摩擦。
[0006]S4步骤:面料柔软整理,将面料放入揉搓机械进行揉搓,揉搓机器将面料的每段进行多次弯曲揉搓,弯曲揉搓时间每段面料5

10min,将机械揉搓过后的面料放入柔软剂进行化学柔软处理,柔软剂按面料质量1:18配比加入,面料在柔软剂浸泡时间在25

30min。
[0007]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通过机械揉搓方式对面料进行反复揉搓,将面料上的绒球消除,使面料表面光滑柔软,在将机械揉搓过后的面料放入柔软剂进行化学柔软处理,改变其面料特性,使其更加柔软。
[0008]S5步骤:烘干,将面料放入烘干机,温度设定在74
°
~91
°
,将烘干好后的面料进行打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将衣服多余的水分烘干,避免其滋生细菌。
[0010]优选地,经线涤纶的线密度为200dtex~250dtex,纬线涤纶的线密度为150dtex~200dtex。
[0011]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将经线涤纶密度设置在200dtex~250dtex,纬线涤纶线密度为150dtex~200dtex,使微小孔能够卡住微缩胶囊,同时,微小孔隙不会太大,避免影响面料强度结构。
[0012]优选地,微缩胶囊上内设置有吸热物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微缩胶囊上的吸热物质能够吸收人体散发的热量,降低其人体体温,使衣物达到清凉的效果,增加用户的穿着体验感。
[0014]优选地,柔软剂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百花、薰衣草、深谷蓝、香根草为铺料,比例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百花:薰衣草:深谷蓝:香根草=0.8:0.05:0.05:0.05。
[0015]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技术方案,人体皮肤表面流出的汗属于酸性物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会处于较活跃的状态,能够起到中和汗液的效果,同时,加入百花、薰衣草、深谷蓝、香根草带有香气的天然草本植物,起到提香的效果,且对人体无害。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警用服装面料制作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涤纶交叉编织的方式,提高其面料的强度、韧度,同时,使涤纶表面留有微小孔,使其能嵌入微缩胶囊,丝状棉缠绕在涤纶上,丝状棉起到改性作用,增加其面料的蓬松程度,同时,起到吸汗的效果,将汗液引导至微缩胶囊,提高其除臭效率,采用丝绸贴合在涤纶一整面上,丝绸具有人体表面皮肤高度相容性,与人体皮肤表面摩擦小,避免长久户外运动擦伤人体表面皮肤,使用机械柔软处理和化学柔软处理,使面料具有柔软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用服装面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步骤:编织,取用涤纶作为第一面料,将涤纶分为经线涤纶和纬线涤纶,多条经线涤纶与多条纬线涤纶互相交叉编织,单个经线涤纶穿过多条纬线涤纶,单根纬线涤纶穿过多条经线涤纶;取用丝状棉作为缠绕面料,丝状棉环状缠绕在经线涤纶和纬线涤纶上;取用丝绸作为第二面料,丝绸的边缘面料固定在涤纶的边缘面料上;S2步骤:嵌入微缩胶囊,微缩胶囊里塞有除臭物质,将经过S1步骤编制的面料放入装载有微缩胶囊的离心机内,启动离心机,第一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15

20r/min,转动时间为10min,第二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20

25r/min,转动时间为10min,第三次转动将离心机的转速设定为25

30r/min,转动时间为10min,将微缩胶囊通过离心机嵌入涤纶面料;S3步骤:二次编织,取用麻布作为第三面料,将麻布的四周边缘与涤纶的四周边缘固定;S4步骤:面料柔软整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特别猛警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