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49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6
一种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其技术要点是:在固定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带有电机的升降机,在升降机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可升降的下支撑座;在固定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支撑座对称设置的上支撑座;在下支撑座的顶部和上支撑座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C形限位挡板,在C形限位挡板的内侧水平放置有带有接线板的圆形镀金铜板,该圆形镀金铜板的接线板探出至C形限位挡板的缺口外侧;在下支撑座顶部和上支撑座的底部还垂直对应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升降机上升动力压缩样品,利用红外线位置感应器的感应距离确定压缩停止的位置,压缩停止后待数据稳定直接读取电阻率测量值。停止后待数据稳定直接读取电阻率测量值。停止后待数据稳定直接读取电阻率测量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分析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孔碳纤维电极石墨毡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为全钒液流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提供反应场所,这就要求多孔碳纤维电极石墨毡具有较高的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应该具有优异的导电能力,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欧姆极化。电极中的离子传导效率,是与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型能源技 术性能、寿命、成本密切相关的性能,因此, 实现多孔碳纤维电极石墨毡电导率的高效、准确检测是电极材料与结构制备的关键技术。
[0003]目前实验室电阻率测试装置是以电阻变化率低于5%时读取电阻率测量值,该种检测方法对于多孔碳纤维电极石墨毡的实际应用存在差别,也就导致了测量与实际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电阻率的实验室检测与实际应用相一致,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带有支撑立柱的固定支架,其技术要点是:在固定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带有电机的升降机,在升降机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可升降的下支撑座;在固定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支撑座对称设置的上支撑座;在下支撑座的顶部和上支撑座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C形限位挡板,在C形限位挡板的内侧水平放置有带有接线板的圆形镀金铜板,该圆形镀金铜板的接线板探出至C形限位挡板的缺口外侧;在下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位于C形限位挡板外侧位置的红外线接收器,在上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红外线接收器垂直对应的红外线感应器。
[0006]为了防止测量内阻时接线板位置过近形成短路,所述上下两个圆形镀金铜板错位放置。
[0007]为了确保下支撑座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其镜像移位,在下支撑座与升降机之间设置有升降限位板,该升降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支撑立柱滑动套装的孔位。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替代气动压力升降机,直接由电脑端输出所需要压缩到的厚度即样品压缩率15%,升降机机通过红外线位置感应器的感应距离确定压缩停止的位置,压缩停止后待数据稳定直接读取电阻率测量值。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0011]图中主件序号说明:1、固定架;2、升降机;3、升降限位板;4、下支撑座;5、上支撑座;6、C形限位挡板;7、圆形镀金铜板;701、接线板;8、红外线接收器;9、红外线感应器。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图1,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内容。
实施例
[0014]该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带有支撑立柱的固定支架,其中:在固定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带有电机的升降机,其电机选用芯研科技的86BYG250C

14型号电机;在升降机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可升降的下支撑座;为了确保下支撑座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其镜像移位,在下支撑座与升降机之间设置有升降限位板,该升降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支撑立柱滑动套装的孔位。在固定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支撑座对称设置的上支撑座;下支撑座的顶部和上支撑座的底部为水平面,并且对应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C形限位挡板,该C形限位挡板用于防止样品在测试中径向移位;在C形限位挡板的内侧水平放置有带有接线板的圆形镀金铜板,该圆形镀金铜板的接线板探出至C形限位挡板的缺口外侧,探出的接线板为了避免连接测量夹时产生干涉;为了防止测量内阻时接线板位置过近形成短路,所述上下两个圆形镀金铜板错位放置。在下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位于C形限位挡板外侧位置的红外线接收器,在上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红外线接收器垂直对应的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测试其之间的距离,并传输和接收指令信号。
[0015]本技术配套电脑以及编程相应软件使用,其软件内可输入样品编号、检测日期、温度、湿度、样品厚度;升降机是通过电脑软件输出动态指令,升降机执行指令,红外线感应器反馈指令完成情况;检测结束后电脑会自动形成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检测日期、温度、湿度、样品厚度、电阻率。
[001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17]准备直径为50mm的圆形的碳纤维石墨毡样品三个,测量好样品的平均厚度,并将内阻测试仪的测量夹分别夹在圆形镀金铜板的接线板,将电阻率测试装置调整到待测模式,即下支撑座位于固定支架下部。
[0018]将1个样品放置在下支撑座上圆形镀金铜板的中心位置,设定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的传感距离,启动升降机,当升降机带动下支撑座上升置设定的传感距离后自动停止上升,即压缩至原样品的85%厚度后升上停止,待测量电阻稳定后,记录数据,记录的是内阻测试仪测试的电阻R1,样品压缩15%后的厚度d1单位mm。
[0019]将电阻率测试装置重新调整到待测模式,将2个样品叠加放置在下支撑座上圆形镀金铜板的中心位置,重新设定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的传感距离,启动升降机,当升降机带动下支撑座上升置设定的传感距离后自动停止上升,即压缩至原样品的85%厚度后升上停止,待测量电阻稳定后,记录数据,记录的是内阻测试仪测试的电阻R2,2层样品压缩15%后的厚度d2;
[0020]上述检测报告中涉及的面电阻及电阻率两个数值涵盖电脑软件编程时需输入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1]R3=(R1*d2

R2*d1)/(d2

d1)
[0022]ρ=(R1

R3)*S/d1
[0023]R1—单层样品厚度方向的电阻、测量电极本体电阻、样品与两个测量电极间的接触电阻,单位毫欧(mΩ);
[0024]R2—2层样品此时厚度方向的电阻、测量电极本体电阻、样品与两个测量电极间的接触电阻,单位毫欧(mΩ);
[0025]d1—单层样品压缩15%的厚度,单位厘米(cm);
[0026]d2—2层样品压缩15%的厚度,单位厘米(cm);
[0027]R3—2个电极本体电阻、样品与两个测量电极间的接触电阻的总和,单位毫欧(mΩ);
[0028]S—圆形样品的面积πr2,即定值19.625;
[0029]ρ—样品厚度方向的电阻率,单位毫欧*厘米(mΩ*cm);
[0030]详细检测数据对比如下:
[0031][0032]表一,新旧型电阻率测试装置检测数据
[0033]根据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技术的电阻率明显大于旧型电阻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石墨毡的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带有支撑立柱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带有电机的升降机,在升降机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可升降的下支撑座;在固定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支撑座对称设置的上支撑座;在下支撑座的顶部和上支撑座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C形限位挡板,在C形限位挡板的内侧水平放置有带有接线板的圆形镀金铜板,该圆形镀金铜板的接线板探出至C形限位挡板的缺口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跃李波刘东影李鹏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谷炭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