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43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5
提供一种刚性高、在150℃高温下的耐热性也优异、作为包装袋时容易保持袋形状、而且印刷时的间距错位少、热封时密封部的褶皱少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满足下述式(1)~(3)。(1)在以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聚丙烯α型晶体的(110)面的方位角依赖性中,源自宽度方向的取向晶体的峰的半值宽度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刚性和耐热性优异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详细而言,涉及作为包装袋时容易保持袋形状、而且热封时密封部的褶皱少因而可以适合用于包装袋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

技术介绍

[0002]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具有防湿性,而且具有所需的刚性、耐热性,因此,被用于包装用途、工业用途。近年来,随着使用用途扩大而要求更高性能化,特别是期待刚性的改善。另外,出于对环境的担忧,还要求即使减容(减薄薄膜厚度)也维持强度,但为此显著改善刚性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用于改善刚性的手段,已知有通过改进聚丙烯树脂聚合时的催化剂、工艺技术来改善该聚丙烯树脂的结晶性、熔点,但尽管这种改善也迄今为止还没有具有充分刚性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
[0003]在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制造工序中,提出了如下方法:沿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后,边在宽度方向拉伸时的温度以下松弛薄膜边进行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在第二阶段中在第一阶段温度以上且宽度方向拉伸温度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沿宽度方向拉伸后进而沿长度方向进行拉伸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然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薄膜的刚性优异,但是热封后在密封部中容易产生褶皱,耐热性差。另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薄膜的取向低,刚性并不充分。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WO2016/182003号国际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

177645号公报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即,涉及一种薄膜的刚性和150℃高温下的耐热性优异、制袋加工等中的断裂少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详细而言,提供一种作为包装袋时容易保持袋形状、而且热封时在密封部和其周围的褶皱少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为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满足下述式(1)~(3)。
[0012](1)在以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聚丙烯α型晶体的(110)面的方位角依赖性中,源自宽度方向的取向晶体的峰的半值宽度为25
°
以下。
[0013](2)150℃下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1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24%以下。
[0014](3)拉伸断裂伸长率在23℃下、在长度方向上为195%以上。
[0015]该情况下,适合的是,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120℃下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
上为2.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5.0%以下、且长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小于宽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
[0016]另外,在该情况下,适合的是,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长度方向的折射率Ny为1.5230以上、

Ny为0.0220以上。
[0017]进而另外,在该情况下,适合的是,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雾度为5.0%以下。
[0018]进而另外,在该情况下,适合的是,构成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为97.0%以上。
[0019]进而另外,在该情况下,适合的是,构成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结晶温度为105℃以上、熔点为160℃以上。
[0020]进而另外,在该情况下,适合的是,构成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
[0021]进而另外,在该情况下,适合的是,构成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量为35质量%以上。
[0022]进而另外,在该情况下,适合的是,前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取向度为0.85以上。
[002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由于刚性高,150℃高温下的耐热性也优异,因此,作为包装袋时容易保持袋形状,而且热封时密封部的褶皱少,从而可以得到能适合用于包装袋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另外,该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由于刚性也优异,因此,即使减薄薄膜的厚度也可以维持强度,且也可以适合用于需要更高的刚性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进而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进行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由以聚丙烯树脂为主成分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主成分”是指,聚丙烯树脂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所占的比率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9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9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97质量%以上。
[0027](聚丙烯树脂)
[0028]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丙烯树脂可以使用聚丙烯均聚物、与乙烯和/或碳数4以上的α

烯烃的共聚物。优选实质上不含乙烯和/或碳数4以上的α

烯烃的丙烯均聚物,即使为包含乙烯和/或碳数4以上的α

烯烃成分的情况,也优选乙烯和/或碳数4以上的α

烯烃成分量为1摩尔%以下。成分量的上限更优选0.5摩尔%、进一步优选0.3摩尔%、进一步优选0.1摩尔%。如果为上述范围,则结晶性容易改善。作为构成这种共聚物的碳数4以上的α

烯烃成分,例如可以举出1

丁烯、1

戊烯、3

甲基戊烯

1、3

甲基丁烯

1、1

己烯、4

甲基戊烯

1、5

乙基己烯

1、1

辛烯、1

癸烯、1

十二碳烯、1

十四碳烯、1

十六碳烯、1

十七碳烯、1

十八碳烯、1

二十碳烯等。
[0029]聚丙烯树脂可以使用不同的2种以上的聚丙烯均聚物、与乙烯和/或碳数4以上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和它们的混合物。
[0030](立构规整性)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丙烯树脂的立构规整性的指标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
([mmmm]%)优选97.0~99.9%的范围内、更优选97.5~99.7%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98.0~99.5%的范围内、特别优选98.5~99.3%的范围内。
[0032]如果为97.0%以上,则聚丙烯树脂的结晶性升高,薄膜中的晶体的熔点、结晶度、晶体取向度改善,容易得到刚性与高温下的耐热性。如果为99.9%以下,则在制造聚丙烯上容易抑制成本,制膜时变得不易断裂。更优选99.5%以下。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用核磁共振法(所谓NMR法)测定。
[0033]为了使聚丙烯树脂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为上述的范围内,优选采用如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满足下述式(1)~(3),(1)在以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聚丙烯α型晶体的(110)面的方位角依赖性中,源自宽度方向的取向晶体的峰的半值宽度为25
°
以下;(2)150℃下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1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24%以下;(3)拉伸断裂伸长率在23℃下、在长度方向上为195%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120℃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2.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5.0%以下,且长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小于宽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宽度方向的折射率Ny为1.5230以上、

Ny为0.022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木健介今井徹山田浩司堀之内一仁中野麻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