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42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5
提供一种可以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缩小尺寸而且可以抑制漏磁通的永磁电动机。该永磁电动机包括:柱状转子,该柱状转子包括环形布置的永磁体部;轴,该轴沿着转子的旋转轴线布置;圆筒形定子铁芯,该圆筒形定子铁芯布置在转子的外周侧上;主体,该主体包括与定子铁芯一体形成的外壳;托架,该托架附接到主体的一端侧;和轴承,该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轴。托架包括收纳轴承的轴承座部和连接到轴承座部的非磁性部。当从旋转轴线的轴向观察时,轴承座部相对于永磁体部布置在内径侧,并且轴承座部在外径侧上的边缘部分被非磁性部覆盖。边缘部分被非磁性部覆盖。边缘部分被非磁性部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永磁电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转子永磁电动机,该内转子永磁电动机包括转子,其与圆筒形定子同轴地布置在定子的内径侧。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电动机,传统上已知有内转子永磁电动机,在该电动机中,包括永磁体部的柱状转子与产生旋转磁场的圆筒形定子同轴地布置在圆筒形定子的内径侧。
[0003]这种类型的永磁电动机包括以下的永磁电动机,该永磁电动机包括:转子,其包括在径向上面向定子的环形永磁体部;和联接部(磁轭),其将永磁体部联接到轴。在专利文献1的永磁电动机中,沿定子的轴向靠近转子布置保持轴承的轴承座部(轴承托架),使得电动机在轴向上缩小尺寸。引用列表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1

10986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0005]然而,存在以下问题:如果靠近转子的永磁体部布置由磁性物质形成的轴承座部(轴承托架),则从转子的永磁体部向定子的磁轭(联接部)侧流动的磁通也向轴承座部侧流动,漏磁通增加,使得永磁电动机的输出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6]在这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轴向上缩小尺寸并且可以抑制漏磁通的永磁电动机。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包括:柱状转子,该柱状转子包括环形布置的永磁体部;轴,该轴沿着转子的旋转轴线布置;圆筒形定子铁芯,该圆筒形定子铁芯布置在转子的外周侧上;主体,该主体包括与定子铁芯一体形成的外壳;托架,该托架附接到主体的一端侧;和轴承,该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轴。托架包括收纳轴承的轴承座部和连接到轴承座部的非磁性部。当从旋转轴线的轴向观察时,轴承座部相对于永磁体部布置在内径侧。轴承座部在外径侧上的边缘部分被非磁性部覆盖。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沿旋转轴线的轴向缩小电动机的尺寸,并且抑制从转子的永磁体部向轴承座部侧流动的漏磁通。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动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动机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动机的托架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动机的整体立体图,示出了图3的托架被移除的状态。图5是沿着图1所示的狭缝槽截取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以下关于附图的描述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将由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应当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可能与实际不同。因此,具体的构成零件应当参照以下描述来确定。
[0011]进一步地,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例示了用于具体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设备和方法,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将构成零件的形状、结构、布置等指定为以下描述的形状、结构、布置等。在请求保护范围所限定的技术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修改。
[0012]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机。
[0013]<电动机的整体构造>图1至图5是用于描述本实施例的永磁电动机1的构造的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永磁电动机1例如是无刷DC电机。永磁电动机1例如用于旋转地驱动安装在空调的室外机中的鼓风机,尽管图中未示出。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永磁电动机1包括定子2、转子3、电机外壳(壳、主体)10和托架41。下文中,作为示例,将描述内转子永磁电动机1,其中,包括永磁体部31的柱状转子3沿产生旋转磁场的圆筒形定子2的径向向内可旋转地布置。
[0015]<转子、定子和电机外壳>如图2所示,转子3包括环形永磁体部31和相对于永磁体部31布置在内径侧且将永磁体部31和轴32彼此联接的联接部35。轴32沿着转子3的中心轴线固定到柱状转子3。在本实施例中,转子3的永磁体部31和联接部35通过混合了铁氧体磁性物质的树脂材料一体成型而形成。在成型之后,仅磁化永磁体部31,以使永磁体部31用作铁氧体粘结磁体。进一步地,将永磁体部31磁化为极性各向异性磁体,在该极性各向异性磁体中,南极和北极沿其周向交替出现。由此,用于将永磁体部31的磁通流集中的磁轭的一部分变得不必要,并且可以抑制漏磁通。注意,永磁体部31和联接部35可以分开形成。例如,转子3可以是所谓的表面磁体(SPM)转子,在该转子中,通过在模具中烧结粉末状铁氧体磁性物质而获得的多个铁氧体烧结磁体(对应于永磁体部31)环形地附接到转子铁芯(对应于联接部35)的外周面。
[0016]定子2包括:定子铁芯21,该定子铁芯包括圆筒形磁轭部(未示出)和从磁轭部向内径侧延伸的多个齿部(未示出);和绕组(未示出),该绕组经由绝缘体缠绕在齿部周围。除了定子铁芯21的内周面之外,定子2覆盖有通过树脂一体成型由树脂形成的电机外壳10(主体)(参见图2和图4)。具体地,电机外壳10覆盖包括定子铁芯21和绕组的定子2。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2布置在转子3的外周侧(沿永磁电动机1的径向向外)。进一步地,定子2的定子铁芯21被布置为使得定子铁芯21的齿部在径向上面向转子3的永磁体部31。换言之,定子2被
布置为使得转子3的环形永磁体部31在径向上面向定子2的定子铁芯21。
[0017]电机外壳1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电机外壳10可以形成为中空圆筒形,该中空圆筒形在永磁电动机1的中心轴线(即转子3的旋转轴线(在下文中,旋转轴线C))的轴向上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轴32的输出相反侧)上具有开口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外壳10包括环形部12和形成在环形部12的在与开口相反一侧上的端部处的端面部13。
[0018]转子3可旋转地布置在定子2的定子铁芯21的内周侧上,与定子铁芯21具有预定缝隙(间隙)。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形成为环形的永磁体部31布置在转子3的径向上的外侧(外周侧)上,以便面向定子铁芯21。
[0019]转子3固定到轴32的圆周。轴32由固定到轴32的外周面的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可旋转地支撑(保持)。进一步地,第一轴承33收纳(保持)在稍后描述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轴承座部)中,第二轴承34收纳(保持)在稍后描述的第二轴承收纳部43中,使得转子3被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第二轴承收纳部43由例如铬镍基不锈钢的磁性物质形成。
[0020]<轴承、托架和轴承座部>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轴承33在第一轴承33的内圈侧固定到轴32的一端侧(输出相反侧)。第二轴承34在第二轴承34的内圈侧固定到轴32的另一端侧(输出侧)。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一对轴承)协作以可旋转地支撑轴32和固定到轴32的转子3。例如,滚珠轴承用于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中的每一个。
[0021]托架41包括由磁性物质形成并且收纳第一轴承32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由非磁性物质(例如,树脂)形成的非磁性部44(端面部)。在永磁电动机1的电机外壳10(主体)中,托架41布置在中心轴线C方向上的一端处,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永磁电动机,包括:柱状转子,所述柱状转子包括环形布置的永磁体部;轴,所述轴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布置;圆筒形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布置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侧上;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与所述定子铁芯一体形成的外壳;托架,所述托架附接到所述主体的一端侧;和轴承,所述轴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其中,所述托架包括收纳所述轴承的轴承座部和连接到所述轴承座部的非磁性部,当从所述旋转轴线的轴向观察时,所述轴承座部相对于所述永磁体部布置在内径侧,并且所述轴承座部在外径侧上的边缘部分被所述非磁性部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洋一小岛智则松井庸佑小俣黎小岛广雄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