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培军专利>正文

医用穿刺弯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2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穿刺弯针,它包括穿刺直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针体空心的穿刺针管和一插装于针管针体中心的穿刺针芯;所述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针头部分都呈弯曲状,分别具有弯曲弧度;所述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尾端部分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凸起和凹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穿刺弯针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对人体内脏器官及体表软组织穿刺时,使用的是医用穿刺直针,往往不是一次穿刺成功,尤其在病灶较小的部位,需穿刺两次乃至数次才能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医用穿刺弯针,它解决了穿刺不能一次成功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穿刺弯针,它包括穿刺直针,它还包括一针体空心的穿刺针管和一插装于针管针体中心的穿刺针芯;所述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针头部分都呈弯曲状,分别具有弯曲弧度;所述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尾端部分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凸起和凹槽。使用本技术的系列医用穿刺弯针,通过弯针技术可保证穿刺成功。当穿刺针点位于穿刺目标附近时,通过合适的弯针穿刺到目标,由此避免了重复穿刺的问题。本系列医用穿刺弯针尤其适用于较小的穿刺目标以及移动度较大的穿刺目标。本系列弯针具有三种不同的弯曲弧度,由于其弯曲程度不一,使得弯针技术适合于穿刺针尖与目标有不同距离的变化情况,从而增加了弯针技术的适用状况,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医用穿刺弯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医用穿刺弯针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医用穿刺弯针由穿刺直针1、穿刺针管2和穿刺针芯3组成。穿刺直针1和穿刺针管2的针体都为空心体,穿刺针管2插装于穿刺直针1的针体中心,穿刺针芯3则插装于穿刺针管2的针体中心。穿刺针管2和穿刺针芯3的针头部分都呈弯曲状,分别具有弯曲弧度。穿刺针管2和穿刺针芯3的尾端部分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凸起和凹槽。如图2所示,穿刺针管2的尾端部分设有凹槽4,穿刺针芯3的尾端部分设有凸起5,当针芯3插装到针管2的针体内后可互相卡合。也可以在穿刺针管2的尾端部分设置凸起,在穿刺针芯3的尾端部分设置凹槽,当针芯3插装到针管2的针体内后也可互相卡合(未图示)。使用本技术时,先将穿刺直针1穿刺病杜,如果穿刺直针1偏位而未穿刺到病灶,则抽出穿刺直针1内芯,换插穿刺针芯3穿刺到病灶。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穿刺弯针,它包括穿刺直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针体空心的穿刺针管和一插装于针管针体中心的穿刺针芯;所述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针头部分都呈弯曲状,分别具有弯曲弧度;所述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尾端部分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凸起和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穿刺弯针,它包括穿刺直针,还包括一针体空心的穿刺针管和一插装于针管针体中心的穿刺针芯。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针头部分都呈弯曲状,分别具有弯曲弧度。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的尾端部分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凸起和凹槽。使用本技术时,先将穿刺直针穿刺病杜,如果穿刺直针偏位而未穿刺到病灶,则抽出穿刺直针内芯,换插穿刺针芯穿刺到病灶。使用本技术的系列医用穿刺弯针,通过弯针技术可保证穿刺成功。当穿刺针点位于穿刺目标附近时,通过合适的弯针穿刺到目标,由此避免了重复穿刺的问题,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文档编号A61B17/34GK2657592SQ20032010890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培军, 张火俊, 左长京, 邵成伟 申请人:王培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军张火俊左长京邵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培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