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控制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12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0
一种多向控制传感器,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设置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隔离层,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线、第二导电线、第四导电线和第五导电线,第一导电和第四导电线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并联设置,第二导电线形成第二感应部,第五导电线形成第五感应部;第二导电层包括纵向导电线和横向导电线,纵向导电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感应区和第二感应区,横向导电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四感应区和第五感应区,第一感应区正对第一电阻,第二感应区正对第二感应部,第四感应区正对第二电阻,第五感应区正对第五感应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识别横纵向变化的位置电阻而得到位置方向,可实现多方向输出控制。多方向输出控制。多方向输出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向控制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向控制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通常由具有电极的衬底和导电薄膜构成,初始时电极与导电薄膜相间隔而呈断路状态。受到压力,导电薄膜变形与电极接触导通,随着导电薄膜与电极接触电阻的变化,两者之间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从而改变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得到压力与输出电阻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如在无人机、遥控车等电子产品中需要提供方位控制,现有传感器结构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方向输出控制的多向控制传感器。
[0004]一种多向控制传感器,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隔离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线、第二导电线、第四导电线和第五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和第四导电线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线形成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五导电线形成第五感应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纵向导电线和横向导电线,所述纵向导电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感应区和第二感应区,所述横向导电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四感应区和第五感应区,所述第一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二感应部,所述第四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五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五感应部设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相同。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感应部位于一纵向的直线上。<br/>[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五感应部位于一横向的直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外侧设置有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块的两端分别正对所述第一感应区和所述第二感应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外侧设置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的两端分别正对所述第二感应区和第五感应区。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第三导电线,所述第三导电性形成第一梳齿,所述第四导电线的中部形成第二梳齿,所述第一梳齿与所述第二梳齿相啮合构成第三感应部;所述第二导电层还包括正对所述第三感应部的第三感应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突出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线形成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导电线形成第二引脚,所述第三导电线形成第三引脚,所述第四导电线形成第四引脚,所述第五导电线形成第五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延伸至所述连接部上并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对应所述第一感应区形成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感应区的尺寸;所述隔离层对应所述第二感应区形成第二穿孔,所述第二
穿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二感应区的尺寸;所述隔离层对应所述第三感应区形成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三感应区的尺寸;所述隔离层对应所述第四感应区形成第四穿孔,所述第四穿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四感应区的尺寸、;所述隔离层对应所述第五感应区形成第五穿孔,所述第五穿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五感应区的尺寸。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中央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中央形成第二通孔,所述隔离层的中央形成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对应并相连通。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识别横纵向变化的位置电阻而得到位置方向,实现多方向输出控制,可应用于无人机、遥控车等电子产品的方向控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多向控制传感器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多向控制传感器的横向侧视图。
[0017]图3是图1所示多向控制传感器的电路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多向控制传感器的第一导电层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所示第一导电层的爆炸图。
[0020]图6是图1所示多向控制传感器的第二导电层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1所示多向控制传感器的隔离层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1所示多向控制传感器的纵向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4]图1

3所示为本技术多向控制传感器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示多向控制传感器包括第一导电层10、第二导电层20、隔离层30、纵向滑块40以及横向滑块50。
[0025]如图4

5所示,第一导电层10为薄片状结构,包括第一基材12以及形成于第一基材12上的第一线路层14。第一基材12为方片状,优选地为附着力优良的PET、PI、FR等薄膜柔性材料制成,回弹力佳,受压可以有一定的形变且不受压时能快速地恢复形变。第一基材12的中央形成第一通孔16用于产品定位,第一通孔16可以是圆孔。第一基材12的一边角位置向外突出形成连接部18,连接部18较佳地为窄条状。第一线路层14优选地为导电银浆,通过印刷、蚀刻、电镀和喷涂等工艺形成于第一基材12上。第一线路层14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条导电线,具体地包括第一导电线L1、第二导电线L2、第三导电线L3、第四导电线L4以及第五导电线L5。
[0026]每一导电线L1~L5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导电线L1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基材12的连接部18上,作为第一引脚P1;第二导电线L2的第一端延伸至连接部18上,作为第二引脚P2;第三导电线L3的第一端延伸至连接部18上,作为第三引脚P3;第四导电线L4的第一端延伸至连接部18上,作为第四引脚P4;第五导电线L5的第一端延伸至连接部18
上,作为第五引脚P5。第一引脚P1、第二引脚P2、第三引脚P3、第四引脚P4以及第五引脚P5平行间隔设置,作为本技术多向控制传感器的输出端子,不同的两个输出端子之间可以输出不同的电阻。
[0027]第一导电线L1的第二端与第四导电线L4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优选地为高阻碳油,通过印刷、喷涂等工艺形成于第一线路层14上。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并联设置,较佳地两者的阻值相同。第一电阻R1构成第一导电层10的第一感应部,为长度方向顺沿纵向方向的长方形结构;第二电阻R2构成第一导电层10的第四感应部,为长度方向顺沿横向方向的长方形结构。由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设置,第一导电线L1与第四导电线L4电性导通。如此,本技术多向控制传感器在初始状态下,通过第一引脚P1、第二引脚P2可以直接测试得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阻值。
[0028]第二导电线L2的第二端形成第二感应部142,第二感应部142为长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控制传感器,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线、第二导电线、第四导电线和第五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和第四导电线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线形成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五导电线形成第五感应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纵向导电线和横向导电线,所述纵向导电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感应区和第二感应区,所述横向导电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四感应区和第五感应区,所述第一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二感应部,所述第四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五感应区正对所述第五感应部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控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控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感应部位于一纵向的直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控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五感应部位于一横向的直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控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外侧设置有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块的两端分别正对所述第一感应区和所述第二感应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控制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外侧设置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的两端分别正对所述第二感应区和第五感应区。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多向控制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桥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慧力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