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型导热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04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型导热油,该导热油主要含有:二环己基苯和环己基联苯,其中,二环己基苯与环己基联苯的重量比为0.20~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导热油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合成型导热油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型导热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型导热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石油化纤工业的飞速发展,新工艺对高温加热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国内更多人认识到导热油的重要性,加之我国的工业技术日趋成熟,使得导热油的应用领域得以进一步扩大。
[0003]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高温导热油有联苯

联苯醚,氢化三联苯等。其中,氢化三联苯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高温合成型导热油,为许多热载体装置的首选传导液,传统制造技术采用苯高温裂解法制造的氢化三联苯,存在能耗高和物耗高的问题。
[0004]其原料三联苯是由苯高温缩合制联苯的副产品,并且三联苯的收率极低,这样使得氢化三联苯的原料三联苯严重供应不足,再加上加氢工艺和设备复杂,所以急需寻找一种原料来源广、收率较高的导热油来替代氢化三联苯这种导热油。
[0005]CN109456736A公开了一种由环己基联苯组合物与氢化三联苯按任意比例调配的混合物,具体公开:一种高温合成型导热油,其特征在于,其为环己基联苯组合物,或者其为所述环己基联苯组合物与氢化三联苯按任意比例调配的混合物,所述环己基联苯组合物是联苯和烷基化试剂在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阈值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烷基化反应制备而成,并经过精馏提纯得到,所述环己基联苯组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环己基联苯异构体,还包含5

20wt%的多环芳烃,所述多环芳烃的分子量大于所述环己基联苯异构体的分子量,所述环己基联苯组合物包括80

95wt%的环己基联苯异构体、5

20%的多环芳烃以及0

1%的重组分,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丰富了导热油原料来源、提高了收率。
[0006]目前,高温导热油的原料来源依旧有待拓展、能耗物耗有待降低、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沸点高,凝固点低、能耗物耗低,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合成型导热油。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型导热油,该导热油主要含有:二环己基苯和环己基联苯,其中,二环己基苯与环己基联苯的重量比为0.20~20。
[0009]本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导热油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特别适合于石油石化、化工、化纤、造纸、纺织、食品和太阳能光热等行业。本导热油具有凝点低的特点,冬季操作尤为方便,设计加热系统时,可不必对导热油系统加蒸汽伴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型导热油,该导热油主要含有:二环己基苯和环己基联苯,其中,二环己基苯与环己基联苯的重量比为0.20~20。采用具有前述组成的导热油具有运动粘度低,稳定性好,凝点低等优势,该导热油特别适合于石油石化、化工、化纤、造纸、纺织、食品和太阳能光热等行业。本导热油具有凝点低的特点,冬季操作尤为方便,设计加热系统时,可不必对导热油系统加蒸汽伴热管。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二环己基苯与环己基联苯的重量比为0.4~10,更优选为2~8,例如为2、2.1、2.2、2.3、2.4、2.5、2.6、2.7、2.8、2.9、3、3.1、3.2、3.3、3.4、3.5、3.6、3.7、3.8、3.9、4、4.1、4.2、4.3、4.4、4.5、4.6、4.7、4.8、4.9、5、5.5、6.0、6.5、7.0、7.5、8.0。采用前述优选配比的导热油具有颜色浅、无味、低毒性、对工厂的运行环境好的特点,此外还具有运动粘度低,稳定性好,凝点低的优势。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导热油中二环己基苯和环己基联苯的总含量在80重量%以上,优选为85重量%以上。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合成型导热油沸点高于340℃,凝固点低于

15℃。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满足前述要求的导热油均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对所述二环己基苯的来源无特殊要求,针对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或环己基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和氢气的加氢烷基化反应。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摩尔比为0.5

10:1,催化剂为Y沸石、Beta、有机硅杂化SRZ

21和MCM

22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为150

250℃,压力为1.0

5.0MPa,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空速为0.1

40h
‑1。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苯或环己基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苯或环己基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摩尔比为1

50:1,温度为150

250℃,压力为1.0

5.0MPa,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空速为0.1

40h
‑1,催化剂为MCM

22沸石、有机硅杂化SRZ

21、Beta沸石和Y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苯和氢气的加氢烷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苯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0

10:1,温度为140

250℃,压力为1.5

5.0MPa,氢气体积空速为10

200h
‑1,催化剂为Pd负载的MCM

22沸石、有机硅杂化SRZ

21和Y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或环己基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反应。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满足前述要求的导热油均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环己基联苯的来源无特殊要求,针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苯和氢气的加氢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三联苯的部分加氢制备环己基联苯的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联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二环己基苯的脱氢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环己基苯与苯的烷基化

脱氢反应。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己基联苯制备时,苯和氢气的加氢烷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苯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0

10:1,温度为140

250℃,压力为1.5

5.0MPa,氢气体积空速为5

200h
‑1,催化剂为Pd负载的MCM

22沸石、有机硅杂化SRZ

21和Y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己基联苯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型导热油,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油主要含有:二环己基苯和环己基联苯,其中,二环己基苯与环己基联苯的重量比为0.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型导热油,其中,二环己基苯与环己基联苯的重量比为0.4~10,更优选为2~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型导热油,其中,所述导热油中二环己基苯和环己基联苯的总含量在80重量%以上,优选为85重量%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型导热油,其中,所述合成型导热油沸点高于340℃,凝固点低于

15℃。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型导热油,其中,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或环己基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和氢气的加氢烷基化反应;优选地,所述二环己基苯来自苯或环己基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反应。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型导热油,其中,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苯和氢气的加氢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三联苯的部分加氢制备环己基联苯的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联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的烷基化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二环己基苯的脱氢反应;和/或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环己基苯与苯的烷基化

脱氢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明高焕新王闻年刘远林魏一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