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971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充电桩下方的滑动座可沿着主轨道和分轨道滑动,从而可实现调配充电桩的位置;且在滑动座沿着主轨道的第一滑槽内移动时,滑动座抵触在第一滑槽顶部,此时滑动座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过程中不存在过大的摩擦力,从而滑动座在第一滑槽内长距离移动调配;同时在滑动座移动到第二滑槽的抬高机构处时,滑动座下表面用于连接万向轮的弹性连接机构受力压缩,使得滑动座上表面抵紧在第二滑槽顶部,以通过摩擦力对滑动座实现限位;另外在滑动座从第第二滑槽的抬高机构处移出时,因弹性连接机构的存在,仅需通过拉手处实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滑动座上表面和第二滑槽的摩擦力减小,以实现移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问题也成为所需关注的问题。在一些商场停车场中,通常会在一些车位上设计充电桩供电动汽车使用,但是现在停车场的停车位也日益紧缺,很多燃油汽车也会因车位问题停到具有充电桩的车位上,若是每个车位都设计充电桩则成本非常高,最终导致停车场中电动汽车充电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2422870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1月29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停车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充电桩,从而实现同一直线上的充电桩可调配使用。
[0004]但是在充电桩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需要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在固定时先拧下嵌入在第一限位孔内的限位螺栓,再使得翻板向下翻转并抵触在直线轨道的侧面,然后使得限位螺栓的一端嵌入在第二限位孔内实现限位,从而导致对充电桩的固定和解锁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具有方便调整好位置的充电桩进行限位的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多个并排设置的停车位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轨道、多个设置在主轨道上且分别对应多个停车位的分轨道、多个滑动连接在主轨道或分轨道上的滑动座、多个分别设置在滑动座上的充电桩、多个分别设置在主轨道侧面且靠近分轨道的电源插座,所述主轨道内形成有呈“凸”字型的第一滑槽,所述分轨道内形成有呈“凸”字型且与第一滑槽相通的第二滑槽,所述滑动座的数量不多于分轨道数量的三分之一,所述充电桩两侧均设置有拉手;所述滑动座嵌入设置在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内,所述滑动座底部折角处分别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所述滑动座和万向轮之间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实现弹性缓冲的弹性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滑槽底部对应万向轮的移动路径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抬高机构,当所述滑动座在第一滑槽内移动时,所述滑动座上表面与第一滑槽顶部相抵触,当所述滑动座在第二滑槽的抬高机构上移动时,所述滑动座上表面在弹性连接机构的作用下抵紧在第二滑槽顶部以实现限位。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槽对应两个抬高机构处分别设置有沿着分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槽,所述抬高机构包括设置在凹陷槽处的抬高板、多个固定设置在抬高板和凹陷槽底部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抬高板的两端呈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当所述抬高板处于未受力状态时,所述抬高板的两端和第二滑槽的底部表面平齐,
当所述滑动座移动到抬高板上时,所述抬高板受力后依旧处于突出凹陷槽的状态。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座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动座底部靠近分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通的导向槽,所述第二滑槽位于两个凹陷槽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嵌入在限位槽内的脚踩限位机构,所述脚踩限位机构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且另一端突出安装槽的踏板、设置在踏板中部且对应限位槽的限位凸起、两个分别设置在踏板和两个抬高板之间的联动组件,在所述踏板向下踩到极限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相分离,所述抬高板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二滑槽的底部表面高度;所述限位槽的空间大于限位凸起,在所述滑动座移动到第二滑槽的端部后且使得踏板向下转动过程中,所述限位凸起随着踏板活动时不与限位凸起发生干涉。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槽上设置有连通凹陷槽和安装槽的通槽,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抬高板下方且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型孔的连接套、设置在踏板上且经过通槽嵌入在连接套上的连杆。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座对应弹性连接机构处设置有升降孔,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伸缩设置在升降孔内的升降块、设置在升降块上表面和升降孔之间的第二弹簧。
[001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充电桩下方的滑动座可沿着主轨道和分轨道滑动,从而可实现调配充电桩的位置,在充电桩数量少于停车位数量时也可满足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需求;且在滑动座沿着主轨道的第一滑槽内移动时,滑动座抵触在第一滑槽顶部,此时滑动座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过程中不存在过大的摩擦力,从而滑动座在第一滑槽内长距离移动调配;同时在滑动座移动到第二滑槽的抬高机构处时,滑动座下表面用于连接万向轮的弹性连接机构受力压缩,使得滑动座上表面抵紧在第二滑槽顶部,以通过摩擦力对滑动座实现限位;另外在滑动座从第第二滑槽的抬高机构处移出时,因弹性连接机构的存在,仅需通过拉手处实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滑动座上表面和第二滑槽的摩擦力减小,以实现移出;2、抬高机构包括设置在凹陷槽处的抬高板、多个固定设置在抬高板和凹陷槽底部之间的第一弹簧,抬高板的两端呈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当抬高板处于未受力状态时,抬高板的两端和第二滑槽的底部表面平齐,从而方便滑动座移动带抬高板上;当滑动座移动到抬高板上时,抬高板受力后依旧处于突出凹陷槽的状态,以实现滑动座的上表面抵紧在第二滑槽顶部;3、因滑动座从第二滑槽内移出时,需要对充电桩处施加向下的压力以方便滑动座移出,但是从充电桩的拉手处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较为费力;此时脚踩限位机构包括踏板、限位凸起、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和抬高板联动时,可在第一弹簧作用下保持悬空的状态,限位凸起可嵌入到滑动座下表面的限位槽内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对滑动座的限位效果;同时在踏板向下踩到极限状态时,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相分离,抬高板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二滑槽的底部表面高度,此时滑动座上表面和第二滑槽顶部不在抵紧,解除了两者的摩擦力,配合限位槽的空间大于限位凸起,在滑动座移动到第二滑槽的端部后且使得踏板向下转动过程中,限位凸起随着踏板活动时不与限位凸起发生干涉,从而可实现轻松的将滑动座从第二滑槽内移出到第一滑槽内;4、在滑动座对应弹性连接机构处设置有升降孔,弹性连接机构包括伸缩设置在升
降孔内的升降块、设置在升降块上表面和升降孔之间的第二弹簧,从而实现万向轮处受力升降的功能,同时万向轮在移动过程中,因第二弹簧的存在还具备缓冲减震功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位于充电桩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位于主轨道、分轨道、滑动座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滑动座的结构爆炸图;图5是图3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滑动座进入和移出分轨道时的状态流程图。
[0013]附图标记:1、主轨道;11、第一滑槽;2、分轨道;21、第二滑槽;22、凹陷槽;23、安装槽;24、通槽;3、滑动座;31、限位槽;32、导向槽;33、升降孔;4、充电桩;41、拉手;5、电源插座;6、万向轮;7、弹性连接机构;71、升降块;72、第二弹簧;8、抬高机构;81、抬高板;82、第一弹簧;9、脚踩限位机构;91、踏板;92、限位凸起;93、联动组件;931、连接套;9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多个并排设置的停车位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轨道(1)、多个设置在主轨道(1)上且分别对应多个停车位的分轨道(2)、多个滑动连接在主轨道(1)或分轨道(2)上的滑动座(3)、多个分别设置在滑动座(3)上的充电桩(4)、多个分别设置在主轨道(1)侧面且靠近分轨道(2)的电源插座(5),所述主轨道(1)内形成有呈“凸”字型的第一滑槽(11),所述分轨道(2)内形成有呈“凸”字型且与第一滑槽(11)相通的第二滑槽(21),所述滑动座(3)的数量不多于分轨道(2)数量的三分之一,所述充电桩(4)两侧均设置有拉手(41);所述滑动座(3)嵌入设置在第一滑槽(11)或第二滑槽(21)内,所述滑动座(3)底部折角处分别设置有四个万向轮(6),所述滑动座(3)和万向轮(6)之间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实现弹性缓冲的弹性连接机构(7),所述第二滑槽(21)底部对应万向轮(6)的移动路径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抬高机构(8),当所述滑动座(3)在第一滑槽(11)内移动时,所述滑动座(3)上表面与第一滑槽(11)顶部相抵触,当所述滑动座(3)在第二滑槽(21)的抬高机构(8)上移动时,所述滑动座(3)上表面在弹性连接机构(7)的作用下抵紧在第二滑槽(21)顶部以实现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调配式停车场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21)对应两个抬高机构(8)处分别设置有沿着分轨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槽(22),所述抬高机构(8)包括设置在凹陷槽(22)处的抬高板(81)、多个固定设置在抬高板(81)和凹陷槽(22)底部之间的第一弹簧(82),所述抬高板(81)的两端呈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当所述抬高板(81)处于未受力状态时,所述抬高板(81)的两端和第二滑槽(21)的底部表面平齐,当所述滑动座(3)移动到抬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求海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非凡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