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971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在待测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选择一点作为冲击点,在距离冲击点L cm处选择一点作为测量点;利用脉冲激光器向冲击点发射激光脉冲,激光脉冲会在冲击点处激发出应力波;使用激光测振装置对测量点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对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信号的单边频谱S(f);在低频段对|S(f)|2进行积分求和得到测量点的振动能量E1;当E0<αE1时,判断测量点下方存在空洞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激光特性,可以在远距离上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非接触的检测,方便快捷地完成检测作业,精确测量远距离物体表面的微小振动,实现快速、自动化的混凝土结构检测。自动化的混凝土结构检测。自动化的混凝土结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洞检测的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内部空洞缺陷、脱空是建筑、桥梁、隧洞衬砌等混凝土结构的典型病害,内部空洞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任由其不断地扩展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缺陷检查、评估和修复,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营。
[0003]目前常用的空洞缺陷检测技术手段主要分为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两种方法。
[0004]有损检测主要是钻芯法,使用钻机从混凝土结构中钻取芯样来检测衬砌中是否存在脱空病害,该方法能够直观地发现混凝土结构内部是否存在病害,可靠性较高。但该检测方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钻芯容易破坏混凝土的力学结构,影响建筑结构的寿命;(2)由于存在破坏性,钻芯法无法在同一个混凝土结构上大规模应用,因此极易漏掉混凝土内部存在的空洞病害;(3)检测结果代表性差,不能普遍反应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健康状况。
[0005]无损检测方法中应用较广的为地质雷达,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频脉冲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及遇到异常介质时的反射和绕射等波动规律,来探测地下目的体分布形态与特征。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无损、高效和快速等,但受其检测原理和隧道衬砌表面的不平整性等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地质雷达主要通过观察物质介电常数的变化来判断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病害,若在一定区域内混凝土结构内部都存在不密实的情况,此时区域的介电常数基本一致,几乎观察不到雷达信号的变化;(2)对于内部存在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钢筋会严重阻隔电磁波的传递,也会对反射的信号造成严重干扰,小范围的脱空病害难以被发现,且此时极易出现误判情况,导致最终增加了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3)当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平整时,会导致采集数据的质量严重下降,有效信号不突出,容易造成误判或漏检;(4)由于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介电常数与粒料的质量、含水率和致密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地质雷达检测前,都要钻孔取芯或在已知的地质体厚度的前提下进行介电常数的标定,费时费力。(5)地质雷达属于接触式测量,在进行检测时地质雷达需要贴近待测结构表面,在使用场景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其检测效率也受接触式测量的限制。
[0006]人工敲击也是目前混凝土结构内部空洞较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主要原理是通过人工手持敲击锤敲击结构表面,当回声清脆,说明混凝土结构比较密实;反之,如果敲击声音沉闷,则说明混凝土内部存在空洞病害。人工敲击不需要复杂的精密设备,操作简便,但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人工敲击检测速度受到作业人员熟练程度和检查环境的影响,作业效率低且作业速度难以量化估计;(2)根据敲击回声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脱空病害主要根据操作者的经验,极易出现误判漏判;(3)在作业过程中,发现疑似脱空病害需要人工标记记录,随着检测里程的增加,大量数据逐渐积累,查阅整理复杂,数字化智能化程
度低。(4)人工敲击力量有限,一般只能发现浅层的脱空,局限性大。(5)人工敲击同样属于接触式测量,在使用场景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7]因此,如何准确高效的对混凝土内部空洞病害进行全面检测是保障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空洞缺陷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检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激光脉冲对一些特定建筑结构(隧道、水坝、桥梁)的内部空洞进行检测,检测方便,且提高了检测效率。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测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选择一点作为冲击点,在距离冲击点L c
m处选择一点作为测量点;利用脉冲激光器向冲击点发射激光脉冲,激光脉冲会在冲击点处激发出应力波;使用激光测振装置对测量点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对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信号的单边频谱S(f);在低频段对|S(f)|2进行积分求和,得到测量点的振动能量E1;当E0<αE1时,判断测量点下方存在空洞缺陷,其中,E0为正常区域的振动能量,0<α<1为灵敏度参数。
[0010]优选地,所述振动信号为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信号的至少一种;对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目的是去掉所提取的振动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0011]优选地,所述振动能量其中,f1为积分上限频率,f1在0

15kHz范围内选择。
[0012]优选地,所述冲击点的选取方法为:在待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网格划分,网格交点为冲击点;根据网格交点对应的测量点的振动能量进行空洞成像实现空洞缺陷检测。
[0013]优选地,所述空洞成像实现空洞缺陷检测的方法为:根据所划分网格在水平x轴方向的格点数m与竖直
y
轴方向的格点数n建立一个m
×
n的矩阵;根据每个测量点的位置将其振动能量记为E
mn
,利用对振动能量E
mn
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值T
mn
;将归一化值T
mn
分别存入矩阵的对应位置;以网格横纵编号为云图横纵坐标,绘制(m,n,G
mn
)构成的云图,G
mn
为对应坐标处的灰度值且G
mn
=T
mn
×
256,不同的灰度值G
mn
对应不同的RGB颜色;通过颜色与正常区域的对比,对内部存在空洞缺陷的区域进行识别。
[0014]优选地,所述归一化值T
mn
的计算方法为:
[0015]其中0<T
mn
<1。
[0016]优选地,所述激光测振装置固定在支撑机械臂II上,脉冲激光器固定在支撑机械臂I上,支撑机械臂II和支撑机械臂I均设置在可移动检测平台的前部,激光测振装置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数据采集卡与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与显示器相连接,数据采集卡、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器均设置在可移动检测平台上。
[0017]优选地,所述激光测振装置上设有CCD相机,CCD相机与激光测振装置同轴设置,CCD相机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相比与钻芯法,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损检测,可以在不损害混凝土力学结构的前提下对内部空洞进行检测,因此可以对待测混凝土进行全面
的检测,对待测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相比于地质雷达与人工敲击,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接触式检测,对于一些接触式检测技术难以实施的场景,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快捷高效的混凝土内部空洞检测。本专利技术利用激光的特性可以在远距离上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非接触的检测,对于传统接触式检测技术难以实施的一些应用场景,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检测作业。光学测量手段可以精确测量远距离物体表面的微小振动,相比传统方法在辨识精度上具有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测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选择一点作为冲击点,在距离冲击点L cm处选择一点作为测量点;利用脉冲激光器向冲击点发射激光脉冲,激光脉冲会在冲击点处激发出应力波;使用激光测振装置对测量点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对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信号的单边频谱S(f);在低频段对|S(f)|2进行积分求和,得到测量点的振动能量E1;当E0<αE1时,判断测量点下方存在空洞缺陷,其中,E0为正常区域的振动能量,0<α<1为灵敏度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信号为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信号的至少一种;对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目的是去掉所提取的振动信号中的直流分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能量其中,f1为积分上限频率,f1在0

15kHz范围内选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点的选取方法为:在待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网格划分,网格交点为冲击点;根据网格交点对应的测量点的振动能量进行空洞成像实现空洞缺陷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内部空洞缺陷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洞成像实现空洞缺陷检测的方法为:根据所划分网格在水平x轴方向的格点数m与竖直y轴方向的格点数n建立一个m
×
n的矩阵;根据每个测量点的位置将其振动能量记为E
mn
,利用对振动能量E
m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铨邹锦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