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检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49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类检测装置及系统,其中肉类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舱,包括:舱体,内部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通道;X光发射源,设置在通道的一侧上;以及射线探测器,设置在通道内,射线探测器与X光发射源相对设置;传送带,在X光发射源和射线探测器之间贯穿通道;悬挂支架,挂设在传送带上,悬挂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适用于固定待检测肉类的钩子;以及导向杆,沿传送带方向设置在检测舱内,导向杆设置在X光发射源与射线探测器之间,被构造成滑动地支撑待检测肉类以防止待检测肉类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检测仓内沿行进方向设置导向杆,导向杆能够滑动地支撑待检测肉类,使得待检测肉类在X光成像时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能够为后续肉类分割提供准确的图像。后续肉类分割提供准确的图像。后续肉类分割提供准确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肉类检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肉类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分辨肉类的内部构造的肉类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日常食用的均为分割肉,以猪肉为例,猪肉可按胴度体的肌肉发达程度以及脂肪的厚薄和按胴体不同部位肌肉的组织结构、食用价值和加工用途知两种方法分级,均有三个等级。猪胴体道可切割为前腿肉、大排肉、方肉、奶脯、后腿版肉和蹄膀等6个部位肉。
[0003]传统的分割肉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依靠工人的经验对肉类进行分割,工作效率地,对公认的经验要求较高。现在屠宰行业常采用自动化分割的设备,其中,在分割前需要对肉类进行拍照,对肉类进行肉质分析,分辨出扫描肉的肥肉、瘦肉、骨头比例,并定位肋骨的位置,以便于后续的切割作业。
[0004]目前的做法是在流水线上设置检测室,对待检测肉类进行X光成像,其中,悬挂的待检测肉类在进入检测室后会发生晃动、转动,导致待检测肉类拍照时处于非正常的姿态,进而导致分辨出的肥肉、瘦肉位置,骨头比例,肋骨的位置等信息不准确,影响分割肉的品质。尤其是为了防止X 光泄露,需要在检测室的进口出会设置“门帘”。当待检测肉类在进入检测室成相时需要从两个“门帘”之间“挤”入,在待检测肉类在进入检测室后会发生不定向的晃动、旋转,从而影响到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肉类检测装置及系统,能够提高待检测肉类在进行X光成像时的稳定性,为后续肉类切割提供更准确的X光图像。
[0006]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肉类检测装置,包括:
[0007]检测舱,包括:
[0008]舱体,内部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通道;
[0009]X光发射源,设置在所述通道的一侧上;以及
[0010]射线探测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射线探测器与所述X光发射源相对设置;
[0011]传送带,在所述X光发射源和所述射线探测器之间贯穿所述通道;
[0012]悬挂支架,挂设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悬挂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适用于固定待检测肉类的钩子;以及
[0013]导向杆,沿所述传送带方向设置在所述检测舱内,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X光发射源与所述射线探测器之间,被构造成滑动地支撑所述待检测肉类以防止所述待检测肉类转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舱还包括:
[0015]图像生成装置,与所述射线探测器连接,用于生成所述待检测肉类的 X光图像。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肉类检测装置还包括:
[0017]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检测舱内,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肉类的图像;以及
[0018]补光灯,设置在所述检测舱内。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挂支架包括:
[0020]挂钩,用于勾挂在所述传送带上;
[0021]旋转柱,一端与所述挂钩转动连接;
[0022]横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钩子,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旋转柱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0023]扭簧,套设在所述旋转柱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挂钩的底部和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扭簧被构造成驱动所述横杆转动至初始位置。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杆包括:
[0025]挡杆,设置在所述舱体的内,所述挡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平行,所述挡杆被构造为滑动地支撑所述待检测肉类的侧部以防止所述待检测肉类转动;以及
[0026]延伸部,从所述挡杆的两端相对于所述行进方向倾斜延伸,以引导所述待检测肉类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挡杆。
[002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行进方向的夹角的范围包括1
°
~60
°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杆还包括:
[0029]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检测舱内;
[0030]两个套管,分别水平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0031]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连接所述挡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滑动地穿设在所述两个套管内;以及
[0032]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套管上,用于锁定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管的相对位置。
[003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检测舱的内侧壁上、所述检测舱的顶部上或所述检测舱的底部上。
[003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接并抵靠所述支撑杆。
[003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杆的两端设置有条形孔407,所述挡杆与所述延伸部铰接,所述导向杆还包括:
[0036]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延伸部的远端铰接;
[0037]紧固螺栓,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紧固螺栓配合所述条形孔固定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挡杆;
[0038]其中,所述连接杆被构造成根据调整与所述挡杆的连接位置调整所述夹角的角度。
[003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舱还包括屏蔽门帘,设置在所述通道的两端,用于屏蔽X光射线。
[0040]根据本技术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肉类检测系统,包括如前述的肉类检测装置。
[0041]根据本技术的肉类检测装置,通过在检测仓内沿行进方向设置导向杆,导向
杆能够滑动地支撑待检测肉类,使得待检测肉类在X光成像时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待检测肉类朝向的角度可控,能够为后续肉类分割提供更准确的图像。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肉类检测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图1所示的肉类检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44]图3是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5]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肉类检测装置的成像原理示意图;
[0046]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肉类检测装置的悬挂支架的正视图;
[0047]图6是图5所示的悬挂支架的侧视图;
[0048]图7是图5所示的悬挂支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49]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肉类检测装置的悬挂支架的俯视图;以及
[0050]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肉类检测装置的固定支架的正视图。
[0051]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0052]1‑
检测舱;
[0053]101

舱体;102

X光发射源;103

射线探测器103;104

屏蔽门帘;
[0054]2‑
传送带;
[0055]3‑
悬挂支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舱,包括:舱体,内部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通道;X光发射源,设置在所述通道的一侧上;以及射线探测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射线探测器与所述X光发射源相对设置;传送带,在所述X光发射源和所述射线探测器之间贯穿所述通道;悬挂支架,挂设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悬挂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适用于固定待检测肉类的钩子;以及导向杆,沿所述传送带方向设置在所述检测舱内,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X光发射源与所述射线探测器之间,被构造成滑动地支撑所述待检测肉类以防止所述待检测肉类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舱还包括:图像生成装置,与所述射线探测器连接,用于生成所述待检测肉类的X光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肉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检测舱内,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肉类的图像;以及补光灯,设置在所述检测舱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架包括:挂钩,用于勾挂在所述传送带上;旋转柱,一端与所述挂钩转动连接;横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钩子,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旋转柱的另一端连接;以及扭簧,套设在所述旋转柱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挂钩的底部和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扭簧被构造成驱动所述横杆转动至初始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包括:挡杆,设置在所述舱体的内,所述挡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平行,所述挡杆被构造为滑动地支撑所述待检测肉类的侧部以防止所述待检测肉类转动;以及延伸部,从所述挡杆的两端相对于所述行进方向倾斜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佳为王勤忏王建辉孙洪波张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