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35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及装置,属于余热利用系统领域;包括:循环模块、通风模块、换热模块和核心模块;当需要对物料蒸发浓缩时,物料通过循环模块持续经过换热模块进行升温,升温后的物料与风在核心模块处进行气液交互,物料中的水和风被带走,达到浓缩物料的目的;当需要对物料冷凝吸收时,循环水通过循环模块持续经过换热模块进行降温,通风模块带来的物料与降温后的水在核心模块处进行气液交互,物料的热量被水带走,冷凝后和水流入水箱,且换热模块内设有温控单元;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变温蒸发,运行温度可控、可调,且简单易行,且应用于更广泛的物料中,不但能应用于液体物料,也能应用于气体物料。也能应用于气体物料。也能应用于气体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及装置,属于余热利用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内的余热资源,特别是高温和中温余热资源利用取得显着效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业领域内的低温余热资源(低品味余热资源)利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且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也很不均衡。随着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日益成为节能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0003]现在工业企业中品味较高的高温和中温余热资源绝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对低品位余热资源的利用也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是总的来说,低品位余热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低品位余热利用的难点在于热量低,且不稳定,市面上的蒸发器很难利用此热源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及装置,解决上述提到低品位余热利用热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包括:循环模块、通风模块、换热模块和核心模块;
[0007]所述通风模块与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核心模块的液体输入端与所述换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模块包括: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核心模块连接。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的液体输入端连接。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模块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的气体输入端连接。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上设有一组进水管和一组出水管。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上设有温控单元;
[0013]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电热器R1、电容C1、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滤波电容C2、稳压二极管D2、可控硅U1、电阻R3、LED二极管D3、稳压源U2、热敏电阻RT1、电阻R4和电位器RV1;
[0014]所述电热器R1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输入电压,所
述电热器R1的另一端与所述可控硅U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2 的一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稳压源U2的2 号引脚和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1的控制端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LED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LED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稳压源U2的3号引进连接,所述稳压源U2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热敏电阻 RT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稳压管D2的正极、所述可控硅U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位器RV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控制端与另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U1的另一端输入电压。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阻R2组成降压电路;
[0016]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二极管D2组成整理电路;
[0017]所述热敏电阻RT1、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位器RV1组成分压电路。
[00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稳压源U2的型号为TL431。
[0019]第二方面,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装置,包括上述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
[0020]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及装置,属于余热利用系统领域,采用本技术可实现以下效果:
[0021]1.本技术采用变温蒸发,运行温度可控、可调,且简单易行,现有蒸发器,一般利用调整真空度控制运行温度,此种方式不但耗能大,而且真空度并不好控制。
[0022]2.本技术利用气液同时传质和传热特性,使得系统可从低品位余热获得热源运行,现有蒸发器,一般利用的余热都是废蒸汽或高温烟道气,无法对低品位余热进行利用。
[0023]3.本技术运行过程,采用了低品位余热,运行能耗低,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由于节省了蒸汽用量,相应的也节省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0024]4.本技术为常压运行,系统属于非压力系统安全性更高,现有蒸发器一般为真空运行,属于压力容器,安全性不高。
[0025]5.本技术为非沸腾蒸发,对于某些特殊物料,不但可以避免物料蒸发过程中随气体流失,而且可以避免物料变质变性。
[0026]6.本技术设备应用于更广泛的物料中,不但能应用于液体物料,也能应用于气体物料。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0029]图3是本技术的温控单元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循环模块1、通风模块2、换热模块3、核心模块4、风机5、水箱6、循环水泵7、换热器8、进水管9、出水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包括:循环模块1、通风模块2、换热模块3 和核心模块4。
[00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模块2与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4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核心模块4的液体输入端与所述换热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模块3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模块1包括:水箱6和循环水泵7;所述水箱6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水泵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7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箱6与所述核心模块4连接。
[003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模块3包括换热器8,所述换热器8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水泵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8的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4的液体输入端连接。
[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模块2包括风机5,所述风机5的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4的气体输入端连接。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8上设有一组进水管9和一组出水管10。
[003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8上设有温控单元;
[0040]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电热器R1、电容C1、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模块、通风模块、换热模块和核心模块;所述通风模块与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的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核心模块的液体输入端与所述换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块包括: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核心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的液体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模块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核心模块的气体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上设有一组进水管和一组出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上设有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电热器R1、电容C1、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2、滤波电容C2、稳压二极管D2、可控硅U1、电阻R3、LED二极管D3、稳压源U2、热敏电阻RT1、电阻R4和电位器RV1;所述电热器R1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逸清吕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格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