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891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液压系统、转向器、转向桥体和两梯形臂,两所述梯形臂之间连接有转向横拉杆,所述转向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所述液压系统和转向器之间连通有转向进油管路和转向回油管路,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与转向桥体之间连接有助力油缸;所述转向器与助力油缸之间连通有助力进油管路和助力回油管路,所述转向进油管路连通助力进油管路,所述转向回油管路连通助力回油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双助力转向,提升了转向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了整车左右转向角度的一致性,提高了转向精度。提高了转向精度。提高了转向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汽车的转向操纵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长途轻、中型卡车,以及大吨小标产品治理,对汽车的承载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转向系统的助力要求也大大提高。目前该类汽车转向系统多采用单桥液压循环球结构,单侧输出转向器结构助力模式单一,其结构多为通过和转向桥两端轮毂连接的转向节来连接梯形臂,两梯形臂之间连接转向横拉杆,转向器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一侧转向节。工作时转向器通过传动结构传动一侧转向节实现该侧轮毂转向,同时该侧的梯形臂通过转向横拉杆、另侧的梯形臂和转向节实现另侧轮毂的同步转向。但是随着目前前桥满载前轴荷加大,上述转向系统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转向系统易出现助力不足,转向沉重,转向器高负荷工作易损坏等现象,影响整车承载能力以及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缩短转向器三包周期;另一方面,因单侧助力加大,使得转向横拉杆易出现刚性变形导致整车左右转向不一致的问题,加大左右转弯半径差值,影响整车转向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整车转向助力,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转向精度的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液压系统、转向器、转向桥体和两梯形臂,两所述梯形臂之间连接有转向横拉杆,所述转向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所述液压系统和转向器之间连通有转向进油管路和转向回油管路,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与转向桥体之间连接有助力油缸;所述转向器与助力油缸之间连通有助力进油管路和助力回油管路,所述转向进油管路连通助力进油管路,所述转向回油管路连通助力回油管路。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梯形臂包括左梯形臂和右梯形臂,所述转向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左梯形臂,所述右梯形臂与所述转向桥体之间连接所述助力油缸。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转向器输出端的转向垂臂,所述转向垂臂通过球销连接有转向直拉杆,所述转向直拉杆通过球销连接有转向摇臂。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转向油泵和转向油罐,所述转向油泵的输入端通过进油管连通转向油罐,所述转向油泵的输出端连通转向进油管路,所述转向油罐连通转向回油管路。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液压系统、转向器、转向桥体和两梯形臂,两所述梯形臂之间连接有转向横拉杆,所述转向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所述液压系统和转向器之间连通有转向进油管路和转向回油管路,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与转向桥体之间连接有助力油缸;所述转向器
与助力油缸之间连通有助力进油管路和助力回油管路,所述转向进油管路连通助力进油管路,所述转向回油管路连通助力回油管路。本技术通过转向液压系统、转向器和助力油缸构成单桥液压转向器与助力油缸集成式转向系统,实现了双助力转向,具有如下优点:一、通过增加转向助力油缸,加大了整车转向助力,提升了整车承载能力,转向性能提升。二、通过增加转向助力油缸,可缩小转向器缸径,同时延长转向器使用寿命,一方面延长转向器三包周期,实现整车降本目标;另一方面单侧转向助力减小,降低了因转向横拉杆受力过大而产生刚性变形对整车转向精度的影响,保证了整车左右转向角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0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

转向桥体;2

转向器;3

转向节;4

轮毂;5

转向横拉杆;6

转向油泵;7

转向油罐;8

转向进油管路;9

转向回油管路;10

助力进油管路;11

助力回油管路;12

助力油缸;13

左梯形臂;14

右梯形臂;15

转向垂臂;16

转向直拉杆;17

转向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3]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液压系统、转向器2、转向桥体1和两梯形臂,转向桥体1两端分别安装有转向节3和轮毂4,两梯形臂分别连接两转向节3,液压系统和转向器2设置在车架上,两所述梯形臂之间连接有转向横拉杆5,所述转向器2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所述液压系统和转向器2之间连通有转向进油管路8和转向回油管路9,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与转向桥体1之间连接有助力油缸12;所述转向器2与助力油缸12之间连通有助力进油管路10和助力回油管路11,所述转向进油管路8连通助力进油管路10,所述转向回油管路9连通助力回油管路11。这样转向器2就设置有两组进出油口,一组连接转向进油管路8和转向回油管路9,另一组连接助力进油管路10和助力回油管路11。所述助力油缸12可分别通过球销连接转向桥体1和与其连接的梯形臂,且助力油缸12可设置行程限位,来提高整车左右转向角度一致性。本技术构成一单桥液压转向器2与助力油缸12构成的集成式转向系统,能够使整车承载力加大、转向性能提升。
[0014]如图1所示,所述梯形臂包括左梯形臂13和右梯形臂14,所述转向器2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左梯形臂13,所述右梯形臂14与转向桥体1之间连接所述助力油缸12。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转向器2输出端的转向垂臂15,所述转向垂臂15通过球销连接有转向直拉杆16,所述转向直拉杆16通过球销连接有转向摇臂17,转向摇臂17连接左侧的转向节3。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转向油泵6和转向油罐7,所述转向油泵6的输入端通过进油管连通转向油罐7,所
述转向油泵6的输出端连通转向进油管路8,所述转向油罐7连通转向回油管路9。
[0015]当整车左右转向时,转向油泵6将转向油罐7内的低压油转化为高压油,通过转向进油管路8输送给转向器2,转向器2通过液压助力输出由转向垂臂15带动转向直拉杆16前后摆动,转向直拉杆16通过转向摇臂17带动左侧转向节3驱动左侧轮毂4左右摆动,左侧转向节3通过左梯形臂13带动转向横拉杆5推动右梯形臂14和右侧转向节3驱动右侧轮毂4摆动;同时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液压系统、转向器、转向桥体和两梯形臂,两所述梯形臂之间连接有转向横拉杆,所述转向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所述液压系统和转向器之间连通有转向进油管路和转向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梯形臂中的一梯形臂与转向桥体之间连接有助力油缸;所述转向器与助力油缸之间连通有助力进油管路和助力回油管路,所述转向进油管路连通助力进油管路,所述转向回油管路连通助力回油管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臂包括左梯形臂和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兰贾友辉种昆杜艳丽刘琳董凤娟张成瑞焦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