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88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属于水帘窗领域,解决了目前水帘窗并不能够很好的降低能耗损失的问题。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围合形成气体腔。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围合形成内部液体腔。第三玻璃层和第四玻璃层围合形成外部液体腔。第一水泵的进水口和市政供水管道连通。外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和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均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外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和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均与保温水箱连通。保温水箱和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和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水泵的进水口和低温热源供水管道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和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连通。本申请能够大幅降低窗户损失的能耗。失的能耗。失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帘窗
,尤其涉及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窗户是建筑围护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由窗户损失掉的采暖和制冷能耗可达建筑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所以需要对窗户进行改造,以减少窗户对室内造成的热扰动。目前,通过在玻璃内添加水,形成水帘窗以降低窗户的能耗损失,然而现有的水帘窗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当夏季太阳光照强烈时,会有大量的能量散失;在冬季太阳光照较弱时,水帘窗不能及时得到能量补给,因而仅仅依靠水帘窗并不能够很好的降低能耗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解决了目前水帘窗并不能够很好的降低能耗损失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该水帘窗蓄热系统包括水帘窗、保温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水帘窗包括窗框和由室内向室外依次设置在所述窗框内的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所述第一窗体和所述第二窗体围合形成气体腔;所述第一窗体包括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围合形成内部液体腔;所述第二窗体包括第三玻璃层和第四玻璃层;所述第三玻璃层和所述第四玻璃层围合形成外部液体腔;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和市政供水管道连通;所述外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均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外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保温水箱连通;所述保温水箱和所述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和低温热源供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和低温热源回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和所述低温热源供水管道之间。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水帘窗蓄热系统还包括踢脚线散热器;所述踢脚线散热器沿踢脚线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踢脚线的外壁;所述踢脚线散热器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踢脚线散热器的出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连通。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水帘窗蓄热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踢脚线散热器的出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之间。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水帘窗蓄热系统还包括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踢脚线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用于对从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流出的水进行过滤。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软化过滤器。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水帘窗蓄热系统还包括室内加湿结构;所述室内加湿结构包括蓄水箱、震荡片和多个出水孔;所述蓄水箱固定在所述踢脚线和墙体之间;所述蓄水箱的进水口和所述过滤结构的出水孔连通;所述震荡片设置在所述蓄水箱内;多个所述出水口沿所述踢脚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踢脚线的顶端。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水帘窗蓄热系统还包括换气结构;所述换气结构包括第一新风机、第二新风机、第一排风机和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一新风机固定在所述第二窗体的底端和所述窗框之间;所述第二新风机固定在所述第一窗体的顶端和所述窗框之间;所述第一排风机固定在所述第一窗体的底端和所述窗框之间;所述第二排风机固定在所述第二窗体的顶端和所述窗框之间。
[001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该水帘窗蓄热系统包括水帘窗、保温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水帘窗包括窗框和由室内向室外依次设置在窗框内的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围合形成气体腔。第一窗体包括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围合形成内部液体腔。第二窗体包括第三玻璃层和第四玻璃层。第三玻璃层和第四玻璃层围合形成外部液体腔。第一水泵的进水口和市政供水管道连通。外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和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均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外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和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均与保温水箱连通。保温水箱和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和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水泵的进水口和低温热源供水管道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和内部液体腔的进水口连通。内部液体腔的出水口和低温热源回水管道连通。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水泵的进水口和低温热源供水管道之间。具体地,在夏季时,打开第一水泵、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市政供水管道内的水通过第一水泵流入内部液体腔和外部液体腔,第三玻璃层和第四玻璃层收集太阳能的热量,以对外部液体腔内的水加热,加热后的水进入保温水箱内进行储存,储存的水可以供给用户日常使用,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避免了太阳能的大量散失,另外,内部液体腔内的水能够吸收热量,避免室外热源进入室内;在冬季时,关闭第一水泵、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第二阀门,低温热源供水管道内的水通过第二水泵进入内部液体腔,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减少室内热量散失,从而减少建筑能耗损失。本申请能够大幅降低窗户损失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帘窗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加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加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标:1

水帘窗;1a

窗框;1b

第一窗体;1b1

第一玻璃层;1b2

第二玻璃层;1c


二窗体;1c1

第三玻璃层;1c2

第四玻璃层;1d

内部液体腔;1e

气体腔;1f

外部液体腔;2

保温水箱;3

第一水泵;4

第二水泵;5

第一阀门;6

第二阀门;7

第三阀门;8

踢脚线散热器;9

流量调节阀;10

过滤结构;11

市政供水管道;12

低温热源供水管道;13

低温热源回水管道;14

换气结构;141

第一新风机;142

第二新风机;143

第一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帘窗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帘窗(1)、保温水箱(2)、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和第三阀门(7);所述水帘窗(1)包括窗框(1a)和由室内向室外依次设置在所述窗框(1a)内的第一窗体(1b)和第二窗体(1c);所述第一窗体(1b)和所述第二窗体(1c)围合形成气体腔(1e);所述第一窗体(1b)包括第一玻璃层(1b1)和第二玻璃层(1b2);所述第一玻璃层(1b1)和所述第二玻璃层(1b2)围合形成内部液体腔(1d);所述第二窗体(1c)包括第三玻璃层(1c1)和第四玻璃层(1c2);所述第三玻璃层(1c1)和所述第四玻璃层(1c2)围合形成外部液体腔(1f);所述第一水泵(3)的进水口和市政供水管道(11)连通;所述外部液体腔(1f)的进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1d)的进水口均与所述第一水泵(3)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外部液体腔(1f)的出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1d)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保温水箱(2)连通;所述保温水箱(2)和所述内部液体腔(1d)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7);所述内部液体腔(1d)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水泵(3)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水泵(4)的进水口和低温热源供水管道(12)连通,所述第二水泵(4)的出水口和所述内部液体腔(1d)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内部液体腔(1d)的出水口和低温热源回水管道(13)连通;所述第二阀门(6)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泵(4)的进水口和所述低温热源供水管道(1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帘窗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踢脚线散热器(8);所述踢脚线散热器(8)沿踢脚线(16)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踢脚线(16)的外壁;所述踢脚线散热器(8)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水泵(4)的出水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杜昭赵凤霞阳康韦攀胡汝坤杨肖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