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88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偏氟乙烯、醋酸和氧气充分混合后,在非均相催化剂A催化下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2)使化合物与氟化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3)将化合物和水混合,在非均相催化剂B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三氟乙醇。该方法的工艺路线安全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品选择性高,同时所用催化剂均为非均相催化剂,也易于与反应体系分离,适于工业化生产。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氟乙醇(TFEA)为无色、无毒、无腐蚀、有醇气味的液体,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任意互溶,是一种重要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应用相当广泛。它是含氟医药、农药合成的关键中间体,还是一些高分子材料的高级溶剂,也是一种优良的热力工质,用于废热回收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之中。
[0003]关于三氟乙醇的合成,国内外的研究较多,根据反应类型不同可分为氧化法、还原法和水解法三类;根据反应原料的不同,可分为三氟乙酸氢化还原法、三氟乙酸衍生物氢化还原法、三氟乙烷氧化法和三氟氯乙烷的水解法等。目前行业内采用的主流方法为三氟乙烷水解法,但该方法仅能得到80%左右的总收率,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三废,原子经济性不高。
[0004]专利IN247629B公开了由1,1,1

三氟
‑2‑
氯乙烷制备三氟乙醇的改进工艺。该工艺采用1,1,1

三氟
‑2‑
氯乙烷为原料,与羧酸盐在均相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三氟乙醇酯类产物,然后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再水解得到三氟乙醇。但该法采用的原料1,1,1

三氟
‑2‑
氯乙烷属于3类致癌物,且对臭氧层有消耗作用,受到严格的化学管制,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其两步反应均采用均相催化剂,无法进行分离回收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0005]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具有原子经济的三氟乙醇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三废产生量,并提高工艺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该方法的工艺路线安全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品选择性高,同时所用催化剂均为非均相催化剂,也易于与反应体系分离,适于工业化生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将偏氟乙烯、醋酸和氧气充分混合后,在非均相催化剂A催化下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I;
[0010]2)使化合物I与氟化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II;
[0011]3)将化合物II和水混合,在非均相催化剂B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III,即三氟乙醇;
[0012]反应表达式如下:
[0013][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为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其中,载体为SiO2,双金属为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的组合,贵金属为Pd或Au,非贵金属为Bi、Ni、Cu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选自Pd

Bi/SiO2催化剂、Pd

Ni/SiO2催化剂、Au

Cu/SiO2催化剂、Pd

Cu/SiO2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非均相催化剂B为强酸性树脂DA

330、DNW

II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中,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

2wt%,以金属原子的质量计;
[0017]优选地,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中,贵金属与非贵金属的摩尔比为(0.5

2):1。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20

160℃,反应压力为1

2bar。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醋酸、偏氟乙烯和氧气的气相体积比为(3

4):(2

4):1;
[0020]优选地,步骤1)中偏氟乙烯的进料量相对于非均相催化剂A的体积空速为100

300mL/(mL
cat
.h)。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50

150℃,反应压力为0.5

1.5Mpa;
[0022]优选地,步骤2)中反应停留时间为20

50min。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化合物I与氟化氢的质量比为(0.5

2):1。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60

90℃,反应压力为1.5

3.0bar。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化合物II和水的质量比为(0.5

2):1。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一项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化合物II的进料量相对于非均相催
化剂B的体积空速为10

30g/(mL
cat
.h)。
[0027]需要说明书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指的反应压力均指“表压”。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1)反应路线安全环保、原子经济性高,基本不产生三废,环保处理压力较小;
[0030]2)反应产物容易分离,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且产品选择性高,未反应的原料可循环套用以提高总的反应收率;
[0031]3)整个反应流程均可在非均相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易于催化剂的回收分离,可实现连续化生产,适宜于工业化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实施例只是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3]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原料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获得。
[0034]其中,偏氟乙烯购自大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强酸性树脂DA

330、DNW

II购自丹东明珠,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均由西安凯立定制合成:Pd

Bi/SiO2(负载量1wt%),其中Pd、Bi的摩尔比为1:1;Pd

Ni/SiO2(负载量1.5wt%),其中Pd、Ni的摩尔比为0.5:1;Au

Cu/SiO2(负载量1.5wt%),其中Au、Cu的摩尔比为2:1;Pd

Cu/SiO2(负载量2wt%),其中Pd、Cu的摩尔比为1.5:1。
[0035]以下工艺反应中涉及的组分均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分析仪器为岛津GC

2010气相色谱仪,色谱分析条件如表1所示:
[0036]表1、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0037]载气高纯氮气氢气流量40mL/min氧气流量400mL/min补充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偏氟乙烯、醋酸和氧气充分混合后,在非均相催化剂A催化下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I;2)使化合物I与氟化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II;3)将化合物II和水混合,在非均相催化剂B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III,即三氟乙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为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其中,载体为SiO2,双金属为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的组合,贵金属为Pd或Au,非贵金属为Bi、Ni、Cu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选自Pd

Bi/SiO2催化剂、Pd

Ni/SiO2催化剂、Au

Cu/SiO2催化剂、Pd

Cu/SiO2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均相催化剂B为强酸性树脂DA

330、DNW

II中的一种或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中,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

2wt%,以金属原子的质量计;优选地,所述非均相催化剂A中,贵金属与非贵金属的摩尔比为(0.5

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三氟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20

160℃,反应压力为1

2bar。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偏氟乙烯为原料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振友郭云峰蔺海政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