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86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3
一种模芯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模芯、内模芯和模芯座,所述模芯套装于所述模芯座外侧,所述内模芯插装于所述模芯座内部,所述模芯座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一通气间隙,所述模芯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二通气间隙,所述第一通气间隙与所述第二通气间隙连通,所述模芯座设置连通所述第一通气间隙与所述模芯座外部的第一通气通道,在脱模时,外部气源通过第一通气通道、第一通气间隙和第二通气间隙向制品吹气,以辅助制品脱模。以辅助制品脱模。以辅助制品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主要是用于批量生产一些形状复杂的产品,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模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制造业中的产品成形加工,大多数都需要使用模具来完成,而为了做出好的产品,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逐渐变高,制造业中产品的加工方式是,人们通过将受热熔化的塑料由注塑机注入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再通过其自然脱落或是人工对成品进行脱膜,从而得到成品,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脱膜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模芯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模芯、内模芯和模芯座,所述模芯套装于所述模芯座外侧,所述内模芯插装于所述模芯座内部,所述模芯座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一通气间隙,所述模芯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二通气间隙,所述第一通气间隙与所述第二通气间隙连通,所述模芯座设置连通所述第一通气间隙与所述模芯座外部的第一通气通道。
[0006]在本技术中,所述模芯座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阻气密封结构,所述第一通气通道与所述第一通气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阻气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通气间隙之间。
[0007]在本技术中,所述内模芯设有位于所述内模芯中心空腔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端部与所述中心空腔顶壁之间具有冷却间隙。
[0008]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却管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冷却间隙以及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内模芯的间隙连通形成内模芯冷却通道。
[0009]在本技术中,所述冷却管的外端部设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设有轴向的阶梯孔和径向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阶梯孔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外端部插装于所述阶梯孔的大端,所述阶梯孔的小端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中心孔直径。
[0010]在本技术中,所述模芯座的两端与所述模芯之间均设有阻水密封结构,以构成所述模芯座与所述模芯之间密封区间,所述密封区间经配置形成模芯冷却通道。
[0011]在本技术中,所述模芯座设有流入弧面凹槽和流出弧面凹槽,所述流入弧面凹槽和所述流出弧面凹槽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流入弧面凹槽与所述模芯的部分内壁构成流入区,所述流出弧面凹槽与所述模芯的部分内壁构成流出区;所述模芯座还设有多个抵接于模芯内壁的凸筋,相邻凸筋之间间隔形成冷却槽,部分所述冷却槽与所述模芯的部分内壁构成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另一部分所述冷却槽与所述模芯的部分内壁构成若干条流出冷却流道;所述流入冷却流道与所述流入区连通,所述流出冷却流道与所述流出区连通。
[0012]在本技术中,所述密封区间远离所述流入区和所述流出区的一端为环流冷却区,所述流入冷却流道构成流入冷却区,所述流出冷却流道构成流出冷却区,所述环流冷却区与所述流入冷却区以及所述流出冷却区连通。
[0013]基于上述提供的一种模芯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同轴安装的模腔底以及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包括模腔结构、推套及上述的模芯结构,所述推套、模芯结构、模腔结构和模腔底经配置共同限定制品的表面。
[0014]在本技术中,所述模腔底设有连通所述模腔底外部的第二通气通道,所述模腔底与所述模腔结构之间设有第三通气间隙,所述第三通气间隙与所述第二通气通道连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模芯座与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一通气间隙,模芯与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二通气间隙,模芯座设置连接第一通气间隙与外部的第一通气通道,在脱模时,外部气源通过第一通气通道、第一通气间隙和第二通气间隙向制品吹气,以辅助制品脱模;另外,通过在模腔底设置第二通气通道,模腔底与模腔之间设置第三通气间隙,在开模时,外部气源通过第二通气通道和第三通气间隙向制品吹气,以辅助制品脱膜,向制品吹气与推套共同作用,能够更快速顺畅地完成脱膜工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模芯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模芯与模芯座的分解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安装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芯结构,包括模芯1、内模芯2、模芯座3和冷却管4,模芯1套装于模芯座3外侧,内模芯2插装于模芯座3内部,冷却管4装于内模芯2的中心空腔,冷却管4、内模芯2、模芯座3和模芯1同轴设置,模芯座3与内模芯2之间设置第一通气间隙5,模芯1与内模芯2之间设置第二通气间隙6,第一通气间隙5与第二通气间隙6连通,模芯座3设置连通第一通气间隙5与模芯座3外部的第一通气通道7,在脱模时,外部气源通过第一通气通道7、第一通气间隙5和第二通气间隙6向制品吹气,以辅助制品脱模。
[0024]在本实施例中,模芯座3与内模芯2之间设置阻气密封结构8,所述第一通气通道7与第一通气间隙5的连通处位于阻气密封结构8与第二通气间隙6之间,阻气密封结构8对第一通气通道7通入到第一通气间隙5的气体起阻隔封闭作用,迫使气体通过第一通气间隙5向第二通气间隙6方向流动,防止气体从第一通气间隙5反向逸出。所述阻气密封结构8可以为密封圈。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模芯2设有可装入冷却管4的中心空腔21,所述冷却管4内端
部与所述中心空腔21顶壁之间具有冷却间隙22;所述冷却管4设有中心孔41,所述中心孔41、冷却间隙22以及所述冷却管4与所述内模芯2的间隙连通形成内模芯冷却通道;所述冷却管4的外端部设有安装头42,所述安装头42设有轴向的阶梯孔421和径向的连通孔422,所述连通孔422与所述阶梯孔421连通,所述冷却管4的外端部插装于所述阶梯孔421的大端,所述阶梯孔421的小端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中心孔41直径。
[0026]在本实施例中,模芯座3的两端均与模芯1之间设有阻水密封结构9,以构成模芯座3与模芯1之间密封区间,该密封区间经配置形成模芯1冷却通道。模芯座3设有流入弧面凹槽31和流出弧面凹槽32,流入弧面凹槽31和流出弧面凹槽32之间通过隔板33间隔;流入弧面凹槽31与模芯1的部分内壁构成流入区100,流出弧面凹槽32与模芯1的部分内壁构成流出区10。模芯座3还设有多个抵接于模芯1内壁的凸筋34,模芯座3对模芯1产生一定的预压力,可以抵抗注塑压力,增加模芯1的寿命,同时模芯1的壁厚可以相应变薄,加强冷却效果;相邻凸筋34之间间隔形成冷却槽35,部分冷却槽35与模芯1的部分内壁构成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20,另一部分冷却槽35与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模芯、内模芯和模芯座,所述模芯套装于所述模芯座外侧,所述内模芯插装于所述模芯座内部,所述模芯座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一通气间隙,所述模芯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第二通气间隙,所述第一通气间隙与所述第二通气间隙连通,所述模芯座设置连通所述第一通气间隙与所述模芯座外部的第一通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座与所述内模芯之间设置阻气密封结构,所述第一通气通道与所述第一通气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阻气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通气间隙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芯设有位于所述内模芯中心空腔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端部与所述中心空腔顶壁之间具有冷却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冷却间隙以及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内模芯的间隙连通形成内模芯冷却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的外端部设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设有轴向的阶梯孔和径向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阶梯孔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外端部插装于所述阶梯孔的大端,所述阶梯孔的小端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中心孔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座的两端与所述模芯之间均设有阻水密封结构,以构成所述模芯座与所述模芯之间密封区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基姜晓平林昌武涂小庭成俊燊卢佳杨建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