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42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包括钻头和钻杆,所述钻头固装在所述钻杆底端部,所述钻杆为中空结构并构成高压气腔,所述高压气腔内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浆管;所述钻杆顶部制有进气管;所述钻杆底部径向制有至少一个排气管口,所述排气管口与所述高压气腔连通,每个所述排浆管端部均固装有排浆喷嘴,所述排浆喷嘴同轴位于所述排气管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通道的结构通过高压气体对喷浆进一步加压,充分挤压、切割周边土体,增大了扩浆面积,确保浆液与周边土体充分均匀混合,在缩短钻进和提升钻杆时间的同时,仍能提升注浆质量,节约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注浆加固
,尤其是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旋喷桩在工程领域常用作工程地基加固处理和止水围封墙,高压旋喷桩钻机在指定位置下钻至设计孔底标高后,通过高压输送管道,将水泥浆输送桩底,钻杆旋转、提升,高压浆液形成的高速喷射流冲击、切割、破坏土体,并以水泥浆液充填、掺混其中,形成桩柱的凝结体,用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或形成防渗墙。
[0003]传统的施工方法中通常采用高压注浆机进行注浆,通过浆液自身压力挤压周边土体,渗透形成加固桩体,为确保桩体的直径和桩体质量,往往需要慢速旋转提升钻杆,施工效率低,耗时较长,费用高,且因各地层的地质不同,往往桩径很难保证,在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方面造成较大的损失。在采用吹填膜袋填筑的水中围堰上施工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时,凭借浆液自身压力难以实现对尼龙膜袋的切割,往往会因为围堰中的尼龙膜袋影响高压旋喷桩的浆液喷射,造成浆液喷射不均匀、膜袋将桩体浆液分离等质量隐患,从而影响成桩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包括钻头和钻杆,所述钻头固装在所述钻杆底端部,所述钻杆为中空结构并构成高压气腔,所述高压气腔内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浆管;所述钻杆顶部制有进气管;
[0006]所述钻杆底部径向制有至少一个排气管口,所述排气管口与所述高压气腔连通,每个所述排浆管端部均固装有排浆喷嘴,所述排浆喷嘴同轴位于所述排气管口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排浆管与所述排浆喷嘴之间径向固装若干支撑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浆管为两个,两个所述排浆管的底部之间连接水平支撑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底部固装有若干钻齿。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和所述钻杆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钻杆水平截面为方形,所述钻头顶部为正方体结构,底部为棱锥体结构。
[0012]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3]1、本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采用双通道的结构通过高压气体对喷浆进一步加压,高压气体穿过排浆喷嘴与排浆管口的空隙喷射而出,形成环状高压气流,充分挤压、切割周边土体,增大了扩浆面积,确保浆液与周边土体充分均匀混合,在缩短钻进和提升钻杆时间的同时,仍能提升注浆质量,节约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本装置利用钻杆的中空结构形成高压气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
[0014]2、本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中,钻头上设置有钻齿,钻进过程中钻齿可快速切割、破坏围堰内部的尼龙膜袋,为后续注浆提供良好的土体环境,确保施工在采用吹填膜袋填筑的水中围堰上仍能顺利进行,确保了施工质量,杜绝了因尼龙膜袋影响高压旋喷桩的浆液喷射造成的浆液喷射不均匀、膜袋将桩体浆液分离等质量隐患。
[0015]3、本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中,排浆管和排气管口之间设置有支撑杆,相邻排浆管之间设置有水平支撑杆,可牢固固定排浆管,避免施工过程中排浆管在浆液压力下受挤压变形,确保注浆过程顺利进行。
[0016]4、本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中,钻杆和钻头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防止浆液或土体进入高压气腔影响施工。
[0017]5、本技术注浆效率高,喷射作用范围广,浆液扩散范围大,成桩质量显著提高,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制作成本低廉,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A向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C向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图2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为进气管,2为排浆管,3为钻杆,4为高压气腔,5为排气管口,6为排浆喷嘴,7为密封圈,8为钻头,9为钻齿,10为水平支撑杆,11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包括钻头8和钻杆3,所述钻头8固装在所述钻杆3底端部;所述钻头8和所述钻杆3之间采用法兰螺栓连接。所述钻头8和所述钻杆3之间安装有两个密封圈7,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防止浆液或土体进入钻杆3内影响施工。优选的,所述密封圈7为橡胶材质。所述钻杆3为中空结构并构成高压气腔4,所述高压气腔4内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浆管2,优选的,所述排浆管2有两个。所述钻杆3顶部制有进气管1。所述钻杆3底部径向制有至少一个排气管口5,所述排气管口5与所述高压气腔4连通,每个所述排浆管2端部均固装有排浆喷嘴6,所述排浆喷嘴6同轴位于所述排气管口5内。所述排浆喷嘴6与所述排浆管2螺纹连接。所述钻杆3水平截面为方形,所述钻头8顶部为正方体结构,底部为棱锥体结构。所述钻头8采用合金钢材焊接而成。所述钻头8直径为24cm,钻杆3截面为边长12.5cm的正方形。所述钻头8底部固装有若干钻齿9,钻进过程中钻齿9可快速切割、破坏围堰内部的尼龙膜袋,为后续注浆提供良好的土体环境,确保施工在采用吹填膜袋填筑的水中围堰上仍能顺利进行,确保了施工质量,杜绝了因尼龙膜袋影响高压旋喷桩的浆液喷射造成的浆液喷射不均匀、膜袋将桩体浆液分离等质量隐患。优选的,所述钻齿9焊接在所述钻头8底部,所述钻齿9为合金钢刀片式钻齿9。施工时,浆液注入注浆管从排浆喷嘴6喷出,同时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腔4从排气管口5和注浆管的空隙喷出,形成环状高压气流,为浆液进一步加压,确保浆液更加充分地冲击、切割周边土体,扩大浆液扩
散范围,增大成桩面积,使桩体质量显著提高。
[0026]所述排气管口5为圆柱结构;所述排浆管2为L型结构,所述排浆管2底部的水平段端部伸入所述排气管口5;所述排浆管2端部与所述排气管口5之间固装有若干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径向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撑杆11为三个。相邻所述排浆管2的竖直段底部之间制有水平支撑杆10。通过设置支撑杆11牢固固定排浆管2,避免施工过程中排浆管2在浆液压力下受挤压变形,确保注浆过程顺利进行。
[0027]本技术注浆效率高,喷射作用范围广,浆液扩散范围大,成桩质量显著提高,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制作成本低廉,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包括钻头(8)和钻杆(3),所述钻头(8)固装在所述钻杆(3)底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3)为中空结构并构成高压气腔(4),所述高压气腔(4)内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浆管(2);所述钻杆(3)顶部制有进气管(1);所述钻杆(3)底部径向制有至少一个排气管口(5),所述排气管口(5)与所述高压气腔(4)连通,每个所述排浆管(2)端部均固装有排浆喷嘴(6),所述排浆喷嘴(6)同轴位于所述排气管口(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高压旋喷桩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浆管(2)与所述排浆喷嘴(6)之间径向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荣朱有志耿国营李昊张森邵光宁刘凯杨林高国帅万鲁标穆永双杨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