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812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包,其中,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板、进液管道、出液管道,所述液冷板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多个且内部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具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采用上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包,通过多个液冷板的成组式设计,能够减小单个液冷板的尺寸,便于加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当车用动力电池需要增加或减少电池模组的情况下可以灵活的增加或者减少液冷板的数量,有很强的通用性以及拓展性,此外在单个液冷板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直接更换,便于车用液冷系统的维修。便于车用液冷系统的维修。便于车用液冷系统的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发热是影响电池寿命一大主要因素,有效地对电池散热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主要是将呈平板状的液冷板置于电池包底部或采用电池包内液体管路冷却,然而前者中液冷板的零件料厚相对较薄,又采用铝质板材制造,在控制整个液冷板平面度的质量方面非常困难,且在运输,装配上都会对其面平整度有相当大的影响,在不平整的状态下装配可能会导致散热不均而影响电池包的热扩散性能;后者在电池包内部布置大量错综复杂的管路流道来实现电池内部热量的扩散,这样在电池模组设计上需要留出大量的空间开布置管路,对于整体的能量密度来说也很难实现高密度的能量,使得整个电池包显得不够紧凑。
[0003]现有的电池包冷却系统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
[0004]1、板件体量大,生产质量控制成本高,通用性,拓展性不强;
[0005]2、空间布置复杂,占据大量的空间,装配复杂,影响电池包的整体能量密度,且散热效果一般;
[0006]3、零件不通用,没有拓展性导致一种产品对应一套生产线,造成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布置合理、生产成本低且散热均匀的车用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包。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板、进液管道、出液管道,所述液冷板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多个且内部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具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流道进口端、出口端以形成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流通;
[0010]其中,所述进液管道与多个所述液冷板连接位置处的管径沿冷却液流入方向分别递增。
[0011]进一步限定,上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中,所述液冷板包括上板以及与所述上板连接的下板,所述冷却流道设置于所述上板、下板之间,所述冷却流道进口端、出口端分别与所述上板贯通且贯通位置设有进液接口、出液接口。
[0012]进一步限定,上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中,所述液冷板在同一平面内对称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液冷板包括线性阵列的六个,所述进液管道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两组所述冷却流道进口端,所述出液管道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两组所述冷却流道出口端。
[0013]进一步限定,上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中,两个所述进液管道的冷却液流入端连接汇总为一个,两个所述出液管道的冷却液流出端连接汇总为一个。
[0014]进一步限定,上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中,所述进液管道与对应位置六个所述液冷板连接位置处的管径沿冷却液流入方向分别为4.5mm、5mm、6mm、7mm、9mm、10mm。
[0015]进一步限定,上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中,还包括液泵,所述液泵连接所述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以实现冷却液循环。
[001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还包括电池模块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托盘,所述液冷板安装在所述电池托盘底部。
[0017]进一步限定,上述的车用动力电池包,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冷板顶部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的散热胶层。
[0018]进一步限定,上述的车用动力电池包,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冷板底部的连接胶层,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托盘底部通过所述连接胶层连接。
[0019]进一步限定,上述的车用动力电池包,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托盘侧壁上的管路支架,所述管路支架用于对所述进液管道、出液管道进行支撑固定。
[0020]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通过多个液冷板的成组式设计,能够减小单个液冷板的尺寸,便于加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当车用动力电池需要增加或减少电池模组的情况下可以灵活的增加或者减少液冷板的数量,有很强的通用性以及拓展性,此外在单个液冷板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直接更换,便于车用液冷系统的维修。
[0022]2、进液管道与多个液冷板连接位置处的管径沿冷却液流入方向分别递增,从而通过管径的变化平衡冷却液的流通压降,使得在冷却液流通方向上的多个液冷板获得均匀的流量,从而提高散热的均匀性。
[0023]3、液冷板平铺在电池模组下方,进液管道、出液管道通过设置在电池托盘侧壁上的管路支架固定,更合理的利用了电池包内的有限空间,有效提高紧凑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液冷系统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液冷系统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液冷系统“液冷板10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液冷系统“接口150”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动力电池包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动力电池包隐去“盖板310”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动力电池包“管路支架330”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动力电池包“电池托盘

320”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用动力电池包“散热胶层410、连接胶层42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液冷板

100、下板

110、冷却流道

120、上板

130、开孔

140、接口

150、进液管道

210、出液管道

220、盖板

310、电池托盘

320、管路支架

330、散热胶层

410、连接胶层

4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6]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7]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进液管道、出液管道,所述液冷板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多个且内部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具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流道进口端、出口端以形成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流通;其中,所述进液管道与多个所述液冷板连接位置处的管径沿冷却液流入方向分别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上板以及与所述上板连接的下板,所述冷却流道设置于所述上板、下板之间,所述冷却流道进口端、出口端分别与所述上板贯通且贯通位置设有进液接口、出液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在同一平面内对称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液冷板包括线性阵列的六个,所述进液管道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两组所述冷却流道进口端,所述出液管道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两组所述冷却流道出口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液管道的冷却液流入端连接汇总为一个,两个所述出液管道的冷却液流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亚运乾超群于红丞徐海军徐福涛李强张美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