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干系统及烘干工艺,该系统用电力加空气能热泵为热源,特别环保,在烘干中无废水、废汽和废渣排出;该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一机多用,除鲜花、辣椒、木耳类不能烘干外,其余农产品都能大吨位烘干;该系统结构紧凑,热风反复循环利用,该烘干粮食系统比目前国内塔式烘干装置用柴油节能70%,比用天然气节能50%以上,该系统的三仓烘干比四仓烘干多装物料效率提高,还要多节能15%,整体翻动物料不损伤物料,干燥热风,使烘干物料同时受热,整体穿透物料;烘干粮食不再设置“苏醒期”的烘干工艺标准,提高了烘干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系统及烘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产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烘干系统及烘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自然干燥法沿袭至今,我国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高梁、泽泻、川芎、三七、生姜、槟榔等多种农副产品。这些农产品中均喊有水分,为避免农产品潮湿发霉,需要人工对农产品晾晒,在晾晒过程中全靠人工翻动,且需人工分散和收敛农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干燥成本,但这种干燥方法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全靠人工晾晒,消耗大量的劳动力。
[0003]对块状的川芎、泽泻、生姜也有采用烧煤方式进行烘干农产品的,即将农产品盛放到钢板上面网状料架上,工人在钢板的下方燃烧煤炭,烧煤所释放的热量经钢板上面网状料架传导到农产品上,实现农产品的烘干,然而在烘干过程中仍然需要工人翻料,同样也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燃煤所耗成本高,增大了成本。燃煤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燃煤容易烧伤农产品。也有采用烘干塔用提升斗至上而下提升粮食,利用特定坠落点,热风吹干,但是这种烘干方式只能烘干颗粒状的农产品,而无法烘干大尺寸的农产品,如泽泻、槟榔、生姜等,目前的塔式烘干装置,烘干粮食需要设置“苏醒期”的烘干工艺标准,塔式烘干装置利用粮食自上而下在下落的过程中,热风在下部瞬间穿过物料,再提升至上部,等待下落的这个等待期就叫“苏醒期”,且在至上而下过程和至下而上的过程中,其机械摩擦会导致物料的磨损,烘干稻谷时,爆腰增高,整精米率下降。
[0004]在专利CN201710872605.3中,公开了一种烘干物料的转筒式烘干装置,它包括内筒体(1)和外筒体(2),内筒体(1)与外筒体(2)固连为一体,内筒体(1)的左右端部延伸于外筒体(2)外,所述内筒体(1)的左端部封闭,内筒体(1)的右端部开设有进风口(3),进风口(3)处连接有热能鼓风机,内筒体(1)内且位于进风口(3)左侧设置有沿筒体轴向布置的送风管(4),内筒体(1)柱面上分布有数个排风孔(5);外筒体(2)外壁上设置有仓门(6),外筒体(2)柱面上分布有数个排水孔(7)。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机多用、结构紧凑、减轻劳动强度、节能环保、均匀快速烘干农作物、不损伤农作物、同时能够烘干不同尺寸种类的农作物、操作简单,但该装置的仓门是开在每个烘干仓的中部的,在打开装物料时,存在过多的死角,不利于快速装仓和多装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烘干系统及烘干工艺,该系统将横切面4仓室变3仓室,仓门由正中改变在仓室侧,结构更加紧凑,仓室死角由4仓室16个或8仓室32个减少为6个或12个,同机型可多装物料约1.4
‑
3吨粮食,单位时间内三仓室比四仓室多节能15%,同时进出仓缩短60
‑
80分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烘干系统,包括横向设置的烘干转筒;
所述烘干转筒套设于内筒上,所述内筒的左右端分别延伸至烘干转筒外;所述烘干转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烘干腔通过隔板等分成第一烘干仓、第二烘干仓和第三烘干仓,所述烘干转筒上设置有若干仓门,若干所述仓门分别对应第一烘干仓、第二烘干仓和第三烘干仓,所述仓门临近于隔板;所述烘干转筒通过转动机构进行驱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筒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烘干腔内;所述烘干转筒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内筒的开口端连接有热能鼓风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转筒与内筒设置于矩形保温体内,所述内筒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矩形保温体外,所述内筒的开口端和闭口端贯穿矩形保温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开口端与热能鼓风机相连,所述内筒的封闭端与驱动装置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热能鼓风机的外侧端通过管道连接除湿机的出热端,所述除湿机放置于水汽分离室内,所述水汽分离室位于矩形保温体的外侧,所述除湿机的吸气端与矩形保温体的内腔以及导风管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矩形保温体外还设置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地面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矩形保温体上;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烘干转筒与仓门的下端,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出料端延伸至矩形保温体外。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保温体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出固定有料斗,所述料斗与仓门相对应。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保温体下侧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其中一段位于贯穿开口,所述第二输送带的的进料段与仓门相对应。
[0014]一种烘干系统的烘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物料放在第一输送带(12)的进料端上,然后通过第一输送带(12)进行输送到矩形保温体(10)上,然后转动机构驱动烘干转筒(1)进行转动,将第一烘干仓(4)的仓门(7)与料斗(14)相对应,然后打开该仓门(7),然后通过人工或外部配套机械将物料送至料斗(14)内,当检测到第一烘干仓(4)满料后,仓门(7)进行关闭,然后转动机构再次驱动烘干转筒(1)进行转动,按照上述步骤将第二烘干仓(5)和第三烘干仓(6)也装满;步骤二、通过转动机构对烘干转筒(1)进行定时均匀的转动,整体翻动物料的同时通过热能鼓风机对内筒(2)持续均匀输送热空气,整体物料同时受热,热空气通过第一通孔分别进入到第一烘干仓(4)、第二烘干仓(5)和第三烘干仓(6)内,然后第一烘干仓(4)、第二烘干仓(5)和第三烘干仓(6)内产生的湿气通过第二通孔排到矩形保温体(10)内,再通过除湿机对湿气进行吸取并进行除湿和干燥过程,再把干燥空气输送到内筒(2)进行循环;步骤三、根据物料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烘干时间,以得到烘干要求,到预定烘干时间后,转动机构驱动烘干转筒(1)转动到相应位置,使得第一烘干仓(4)的仓门(7)与第二输送带(13)相对应,然后打开相应仓门(7),通过第二输送带(13)输送到运输工具上;按照上述步骤将第二烘干仓(5)和第三烘干仓(6)内烘干好的物料进行向外输送。。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该烘干系统能一机多用,能够烘干80%种类的农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即除烘干(粮食)小麦、玉米、水稻、蚕豆外,还可烘干各类块,根状的药材,如三七、黄姜、泽泻、川芎等,以及花生、核桃、山楂、大枣等农产品;2、节能;该烘干系统与目前国内塔式烘干装置比,烘干粮食塔式装置热源用燃油需110
‑
120元/吨,天然气70
‑
75元/吨,而本系统只需30
‑
35元/吨的热源电费;3、本系统结构紧凑,干燥热风可同时均匀穿透全部烘干物料,通过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而得到节能;4、本系统的烘干转筒由原先的横切面4仓室变3仓室,仓门由正中改变在仓室侧,结构更加紧凑,仓室死角由4仓室16个或8仓室32个分别减少为6个或12个,同机型可多装物料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系统,包括横向设置的烘干转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转筒(1)套设于内筒(2)上,所述内筒(2)的左右端分别延伸至烘干转筒(1)和矩形保温体(10)外;所述烘干转筒(1)与内筒(2)之间形成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内设置有隔板(3),所述烘干腔通过隔板(3)等分成第一烘干仓(4)、第二烘干仓(5)和第三烘干仓(6),所述烘干转筒(1)上设置有若干仓门(7),若干所述仓门(7)分别对应第一烘干仓(4)、第二烘干仓(5)和第三烘干仓(6),所述仓门(7)临近于隔板(3);所述烘干转筒(1)通过转动机构进行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筒(2)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烘干腔内;所述烘干转筒(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内筒(2)的开口端连接有热能鼓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转筒(1)与内筒(2)设置于矩形保温体(10)内,所述内筒(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矩形保温体(10)外,所述内筒(2)的开口端和闭口端贯穿矩形保温体(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开口端与热能鼓风机(15)相连,所述内筒(2)的封闭端与驱动装置(17)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鼓风机(15)的外侧端通过管道连接除湿机的出热端,所述除湿机放置于水汽分离室(11)内,所述水汽分离室(11)位于矩形保温体(10)的外侧,所述除湿机的吸气端与矩形保温体(10)的内腔以及导风管(18)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保温体(10)外还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2)和第二输送带(13),所述第一输送带(12)的进料端位于地面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输送带(12)的出料端位于矩形保温体(10)上;所述第二输送带(13)的进料端位于烘干转筒(1)与仓门(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啸,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星吉空气能热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