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02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还包括两根吊杆,所述吊杆的顶端设置有横担锁头,两根吊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所述吊杆的下端设置有遮挡板支撑件,所述吊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同轴安装有手持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整体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尤其是装拆较为便捷,有效提高了检修效率,并且成本较低。并且成本较低。并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型配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不停电安装柱上智能装备工作量剧增,目前市县公司的配网带电作业承载力有限,难以全面支撑配网工程的需求,利用非带电作业人员完成前期的安装工作可大大降低不停电作业的工作量,有效解决不停电作业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0003]按照规定,与10kV带电体距离不足0.7m时,在做好相关的安全遮蔽措施后非带电作业人员才能开展工作。而现有的绝缘隔板十分笨重(重达10kg以上),很多情况并不适用,即使能适用也需要2人登杆,1人地面配合,费时3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安装和拆除工作,这样会造成配网工程中不停电作业资源投入和工程的作业时长的大幅增加,工程造价也将大幅提升。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非带电作业人员安装柱上开关局限性很大,并且时有施工人员与带电体安全距离不足施工造成违章被通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0005]现有技术中配网检修绝缘隔板使用不便,造成检修用时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一种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还包括两根吊杆,所述吊杆的顶端设置有横担锁头,两根吊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所述吊杆的下端设置有遮挡板支撑件,所述吊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同轴安装有手持杆。
[0008]本技术中的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将吊杆以及手持杆穿入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然后在吊杆下端安装遮挡板支撑件,安装完成后,可通过吊绳等将两根吊杆连同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等部件吊升至电线杆横担下方安装位置,然后杆上操作人员握住手持杆,并将横担锁头挂在电线杆横担上,调整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相对于电线杆的位置以及横担锁头在电线杆横担上所处的位置,并通过横担锁头将吊杆吊装锁定在电线杆横担上,按照同样方式将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均安装到位,然后将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连接在一起,二者分别位于电线杆的两侧,连接完成后,上下调节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所处的高度,确保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位于安全位置以下,调节至合适位置后,调整遮挡板支撑件的上下位置,确保遮挡板支撑件能够支撑住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调节完成后,拧掉手持杆,避免对下方作业空间造成干涉,作业空间更大,相对于现有技术,在进行配网检修时,该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整体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尤其是装拆较为便捷,有效提高了检修效率,并且成本较低。实际应用时可以由非带电作业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自行拆装,1个人在较短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全部操作;
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节省宝贵的带电作业资源投入和时间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009]优化的,所述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内侧相对的边缘处分别设置一弧形豁口,两弧形豁口相对设置,所述弧形豁口边缘处设置有软质绝缘板。
[0010]实际安装时,两弧形豁口会分别卡在电线杆的两侧,并且通过软质绝缘板与电线杆之间紧贴接触,软质绝缘板可适应不同直径的电杆,使遮挡板在电杆的不同高度、不同外径的位置,两弧形豁口形成的遮挡板中心孔均能与电杆紧密贴合,形成无缝的安全保护结构。
[0011]优化的,所述第一遮挡板内侧边缘顶部设置有拼接限位板,所述第二遮挡板的内侧边缘位于所述拼接限位板下方。
[0012]拼接限位板的设置方便两遮挡板的拼接,安装较为便捷。
[0013]优化的,所述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上分别设置一导套,所述吊杆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套中。
[0014]导套的设置方便遮挡板与吊杆之间的滑动,使用较为方便。
[0015]优化的,所述横担锁头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底部设置有竖直的螺纹孔,所述吊杆的顶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中。
[0016]实际应用中,将挂钩挂在电线杆横担上,拧动吊杆,吊杆顶端即可顶在横担底部,进而实现横担锁头的锁紧安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7]优化的,所述吊杆的顶端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挂钩内侧,所述顶块与所述吊杆顶端之间转动连接。
[0018]实际拧紧时,所述顶块顶在横担底部,由于顶块与所述吊杆顶端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吊杆旋拧更为顺畅。
[0019]优化的,所述遮挡板支撑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吊杆下端上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通过支撑套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吊杆上。
[0020]实际应用中,通过支撑套固定螺栓的松紧即可实现支撑套的松紧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21]优化的,所述遮挡板支撑件上设置有卡槽,从吊杆下端拆卸下的手持杆能够水平卡在所述卡槽中。
[0022]实际应用中,拧掉的手持杆可水平卡在遮挡板支撑件的卡槽中,进而为手持杆提供放置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3]优化的,所述手持杆与吊杆直径相等。
[0024]手持杆与吊杆等粗,在实际应用中可将遮挡板支撑件安装在手持杆与吊杆交界处,进而将二者之间进行稳固连接。
[0025]优化的,所述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内侧相对的边缘处的两个固定钩,两个固定钩上套装有弹性拉环。
[0026]实际安装时,两遮挡板拼接后,将弹性拉环套在两固定钩上,即可实现两遮挡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连接可靠。
[002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8]1.本技术中的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将吊杆以及手持杆穿入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然后在吊杆下端安装遮挡板支撑件,安装完成后,可通过吊绳等将两根吊杆连同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等部件吊升至电线杆横担下方安装位置,然后杆上操作人员握住手持杆,并将横担锁头挂在电线杆横担上,调整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相对于电线杆的位置以及横担锁头在电线杆横担上所处的位置,并通过横担锁头将吊杆吊装锁定在电线杆横担上,按照同样方式将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均安装到位,然后将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连接在一起,二者分别位于电线杆的两侧,连接完成后,上下调节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所处的高度,确保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位于安全位置以下,调节至合适位置后,调整遮挡板支撑件的上下位置,确保遮挡板支撑件能够支撑住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调节完成后,拧掉手持杆,避免对下方作业空间造成干涉,作业空间更大,相对于现有技术,在进行配网检修时,该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整体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尤其是装拆较为便捷,有效提高了检修效率,并且成本较低。实际应用时可以由非带电作业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自行拆装,1个人在较短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全部操作;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节省宝贵的带电作业资源投入和时间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029]2.实际安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遮挡板(1)、第二遮挡板(2),还包括两根吊杆(3),所述吊杆(3)的顶端设置有横担锁头(4),两根吊杆(3)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遮挡板(1)、第二遮挡板(2),所述吊杆(3)的下端设置有遮挡板支撑件(5),所述吊杆(3)的下端通过螺纹同轴安装有手持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1)、第二遮挡板(2)内侧相对的边缘处分别设置一弧形豁口(7),两弧形豁口(7)相对设置,所述弧形豁口(7)边缘处设置有软质绝缘板(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1)内侧边缘顶部设置有拼接限位板(11),所述第二遮挡板(2)的内侧边缘位于所述拼接限位板(11)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1)、第二遮挡板(2)上分别设置一导套(8),所述吊杆(3)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套(8)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拧式配网检修保护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锁头(4)包括挂钩(41),所述挂钩(41)底部设置有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雷詹斌冯玉李君吴凯戚振彪秦浩陈诚魏秀宾李懿鲁佼骆晨张征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